門頭招牌是城市品質中處處可見、鮮活生動的組成元素,事關營商環境,是企業商鋪的“臉面”。近年來,青島市城陽區立足實際、更新理念、突出特色、體現個性,做好“當下治”與“長遠管”兩手齊抓,全面提升門頭招牌設置品質,為商鋪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著力讓門頭招牌設施成為展示商業魅力、景觀品質、城市活力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青島市城陽區地處嶗山西麓、膠州灣北岸,攬山擁海,“五水”繞城,山水林田湖交相輝映,是青島市最年輕的主城區。城陽區起源于秦代的不其城,因處在不其城以南,即城之陽而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作為青島市最年輕的主城區和交通樞紐區,城陽區商鋪林立,門頭招牌數不勝數,多為附屬式設置。近年來,城陽區深入做好違規及存在安全隱患門頭招牌清理整治,落實區、街道、執法中隊三級長效巡查管控機制,已拆除各類違規及存在安全隱患門頭招牌1909處共2.1萬平方米。通過深入清理整治,城陽區努力改善城市的視覺環境,有效消除門頭招牌存在的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市民“頭頂上的安全”。
對全區主干道路開展違規及陳舊破損門頭招牌進行深入治理,積極開展了停業歇業門店招牌專項整治行動、陳舊破損門頭招牌專項整治行動等10多項專項整治行動,對新增違設門頭招牌每月“一督、一派、一清、一考”,實現閉環管理,做到問題不反彈、不回潮。對破損、劣質、雜亂等影響市容的門頭招牌第一時間督促整改拆除,確保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善。近年來,已拆除違規門頭招牌1683處共1.87萬平方米,已全部納入智慧廣告管理系統,實施全周期、閉環監管。
將違規及陳舊破損門頭招牌整治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按照“一條街一條街清、一個巷子一個巷子治”的工作原則,全面排查、逐街逐巷整治,徹底清理拆除。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發放《全員治理廣告招牌 共創序美景觀環境——致廣大業主的一封信》5000余份,呼吁市民發揮城市主人翁作用,對身邊的違設門頭招牌及時制止舉報,讓背街小巷變得整潔有序。近年來,拆除背街小巷違規門頭招牌136處共1341平方米,清理櫥窗亂貼1663處,完成了39條背街小巷門頭招牌的清理整治。
持續組織開展門頭招牌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針對各地區典型事故、安全態勢、氣象變化等情況,深入分析研判廣告招牌安全形勢,深入查找戶外廣告招牌設施的不安全隱患和風險點,重點突出擋窗門頭招牌和影響消防安全門頭招牌的排查整治,壓緊壓實設置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加強日常維護管理,將安全隱患遏制在萌芽狀態。近年來,拆除存在安全隱患門頭招牌90處共932平方米。
近年來,城陽區整體打造道路17條(段),改造提升門頭招牌600余個,面積1.2萬余平方米。通過門頭招牌樣板街區的打造,形成了典型示范引領效應,讓市民切實感受到個性、特色的門頭招牌帶來的城市景觀新變化,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滿意度。
選取正陽中路、重慶路、錦宏東路、岙東路等7條主要道路(段),充分運用新理念、新設計、新材料,結合周邊區域商業業態,注重考慮門頭招牌與建筑的關系,摒棄以前的“千篇一律、千店一面”設置思想,秉持“保證安全、融入建筑、突出個性、體現特色”的理念,剛性控制,彈性引導,增強商家的自主性和參與度,為商家提供足夠的發揮空間,使之既符合技術規范相關要求,又兼具個性化、煙火氣,彰顯城市美學思維,實現門頭招牌的錯落有致、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按照新理念,以社會化投資為主導,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全程參與指導,萬象匯、萬達廣場、城中城、水悅城、魯邦風情街等8個商圈形成了立面造型、門頭招牌、LED大型顯示屏、景觀小品等形態相輔相成的精品特色街區,將招牌與建筑、區域環境、夜景亮化巧妙融合,實現了以門頭招牌扮靚城市夜景、以夜景亮化提升招牌檔次,變“一條線、一張臉”為“一處景、一幅畫”,讓“目之所及,皆為美好”成為可能,達到百花齊放、引人注目的效果和目的。
在背街小巷綜合整治中,緊緊扭住“提升”抓手,用美學思維開展整治,用藝術眼光提升品位,向“里子”要形象,做好門頭招牌的提質升級。與老舊小區改造、市容秩序示范路創建相結合,對阜城路、繡城路、青特小鎮內部路等10余條背街小巷中存在高矮不齊、低端劣質、內容雜亂、顏色失調、褪色陳舊等問題的門頭招牌,以安全、規范、美觀、特色為標準,因地制宜、存優去劣,逐個進行整治提升,使其整齊有序、美觀特色,對其他背街小巷起到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近年來,城陽區為做好門頭招牌設置管理工作,突出詳細規劃引領,做好全民共治共管,建立了高效便捷的前置指導服務機制,已為2800余家店鋪進行了門頭招牌設置指導服務。通過有效的指導服務,在保證安全和市容美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商戶個性化需求,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和街區的商業品質。
在全市率先完成《城陽區中心城區及街道駐地等重點區域戶外廣告和門頭牌匾詳細規劃》,突出門頭招牌分區管理、分類施策的思路,并對新開發網點門頭招牌做到提前介入、源頭管控,切實發揮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同時,積極進行理念更新,增強商家的自主性和參與度,鼓勵商家結合自身店面的建筑風貌、業態特征對門頭招牌造型、文字等的個性化創意設計,使門頭招牌有序、有趣,讓“目之所及,皆為美好”成為可能。
結合城管進社區制度,建立完善“執法局+街道+物業公司+商戶代表”四位一體的互動管理模式,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督導考核,街道辦事處負責日常巡查檢查,物業公司負責轄區的規范告知,商戶代表負責提出建議,變“單打獨斗”為“聯合作戰”,實現門頭招牌的精細管理。落實長效管控,通過建立微信群、召開工作會等方式,多方協同聯動,共同研究解決各種戶外廣告招牌管理難題,從而實現發現問題、解決訴求,達到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實現共贏的目的,形成工作閉環。
積極依托“愛山東”微信小程序的“點靚青島—門頭招牌前置服務”模塊,積極打造了“線上服務、線下保障、科技支撐、智慧管理”門頭招牌服務管理新模式,變“事后監管”為“事前服務”,讓想要設置門頭招牌的市民的“操心事”變為“暖心事”,減少了因門頭招牌設置不規范引起的管理問題。微信小程序啟用以來,已為2800余家商戶提供了前置指導服務,使其享受到方便、快捷、專業的“一對一”貼心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商戶個性化需求,促進了門頭招牌品質的持續提升。
下一步,城陽區將繼續把門頭招牌設置管理抓在日常、重在精細、旨在長效,推進門頭招牌品質不斷提升,按照“因地制宜、因店制宜”的原則,打造“一店一品”,讓店面“整齊規范”與“特色個性”兩者兼顧,努力讓門頭招牌做到晝醒夜明、遠觀為景、近觀興商,營造更加精美、靚麗的市容景觀環境,不斷推動門頭招牌設置管理落到實處和細處,切實增強企業商鋪經營者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責任編輯: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