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親友、子女像燕子歸巢一樣從四面八方聚到老人身邊,節后,他們又像外出覓食一樣,紛紛從老人身邊“飛走”。喜慶、熱鬧的家庭氛圍突然消失,一些老年人在情緒和心理上一時適應不了這種巨大的落差,于是便出現了情緒低落、疲憊無力、失眠煩躁等癥狀。那么,如何才能使老年人盡快擺脫“年后空巢征”呢?我們不妨從六個方面開出“藥方”。
1.“作息淡化丸”。春節是大團圓的日子,老年人在節前就要做好心理準備。過完年,節日期間熱鬧、歡快的場面和氣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馬上回歸到以前的生活狀態,按照以往的作息,有條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你挑水來我澆園,也可以飯后遛彎逛超市。作息規律的回歸,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穩心緒,淡化節日氛圍,走出“空巢”的陰影。
2.“感情替換膏”。少年夫妻老來伴。節后家里只有老兩口的家庭,更應關心自己的伴侶,兩人不僅要常溝通、常交流,還要更加關注生活細節,飲食起居要相互照顧好,家里家外最好能做到對進對出、形影不離——身邊有個伴陪著,心里就會踏實許多。尤為重要的是,當一方外出活動時,要盡量帶上老伴,我扭秧歌你當觀眾,我打門球你來計分,避免一方外出活動另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方產生“孤雁難支”的感覺。
3.“愛好轉移散”。節后重拾生活愛好,或培養新的興趣愛好,使自己沉浸其中,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自療法”。平時喜歡釣魚、畫畫、棋牌、養花、養魚、打太極拳等的老年人,春節因為享受和親友歡聚的時光而中斷了這些愛好,節后可盡快地拾起來,以轉移子女走后家里空寂的孤獨感。一些平時生活單調的老年人,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培養一些新的愛好,如爬山、打保齡球等,或參加一些常組織社會活動的團體,以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了愛好,就不會覺得日子空虛無聊,每天都很充實。
4.“出游放松貼”。面對著親人奔赴征程、家中空空蕩蕩的情景,老人心里難免會產生一種失落、寂寞感。但不能一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相約外出旅游不失為一種調劑的好方法。約上幾位知心老友,或者與老伴攜手,一同踏上旅程,在游山玩水、飽覽風光古跡中,稀釋節后產生的失落、寂寞感。尤其是一周時間以上的旅游,會使老年人進入另一種生活環境,心境也將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而變化。
5.“社交填充丹”。節后,老年人要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在社交中沖淡節后的心理孤獨感??赏獬鎏酵恍├吓笥眩瑓⒓由鐓^聯誼會、鄉村秧歌隊等,用豐富有趣的生活內容來減輕節后的寂寞和孤獨感。尤其是多年未見的戰友、師友、同學、親戚,趁著節后家中都“空巢”的時機,相互間走一走、訪一訪、坐一坐、聊一聊,慰藉彼此心靈的同時,也為彼此間送去心理上的關懷。
6.“節后釋念劑”。節后,老人可以跟子女、親友多通過微信、視頻、電話等方式聊聊天,詢問和了解一下他們在節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溝通感情。尤其是家有遠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子女,通過溝通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們的情況,了卻心中的一份牽掛和惦念。
(摘編自《家庭醫學》? ?作者:錢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