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榕榕 唐雅淇
由于在朋友圈曬出海娜手繪圖案,十三常被誤認為是文身師。雖然都是在人體上作畫,海娜手繪,其實是用海娜花為原料的膏狀植物顏料在皮膚上作畫,流行于中東、印度一帶,一般只在皮膚上保留兩周左右,之后就會自然消退。
“不是文的,不是貼的,畫的!不疼!”十三特意在攤位上掛上顯眼的標語。
高中畢業后,十三輾轉于不同城市,她在朋友介紹下嘗試海娜手繪,四天賺了2000 元。練習得最瘋狂時,她把自己身上能畫的地方幾乎都畫滿了。
現在,十三成為一名全職海娜師已經五年了。每晚在深圳的市集,她埋頭作畫,不過十幾分鐘,一個融合著藤蔓、花朵等意象的海娜圖案便呈現在顧客手背上。對她來說,最難的是控制膏體擠出的量,量不合適,線條就不夠流暢好看。
一位做外貿的上班族客人,要求十三畫在衣服能遮擋的地方。她的工作場合要求正式,下班后才能做回另一個自己,露出身上的圖案。
偶爾也會遇到異樣的眼光,一位陌生大爺指著她脖子上的“蝦線”圖案,直呼恐怖。十三并不在意,“我不可能因為他們的個人審美去改變我自己”。

彩妝修復師劉程的工作臺如同一個實驗室,消毒柜、口紅模具、粉餅壓盤、薄膜、燒杯等應有盡有。他入行純屬偶然。疫情期間閑著無事,他發現妻子有些化妝品壞了,但扔了可惜,便試著修復了幾次,效果不錯。幾個月前,妻子開始在網上替他接單。
這份工作相當精細。早些時候修復某個粉餅時,劉程按既定的步驟進行,效果卻不好,后來他才發現,質地、工藝不同,方法并不通用。
在各大社交平臺,彩妝修復博主不算稀有,業務覆蓋范圍很廣,包括粉餅修復、彩妝的分裝與合裝、口紅改色等。據劉程觀察,顧客大多是年輕的大學生,光顧彩妝修復的人,有些是勤儉節約,還有些是因為物品為親朋好友相贈,不舍它承載的情感意義。
作為一名寵物經紀人,雙雙的工作是對接品牌方和寵物模特,還要通過各種渠道找不同品種的寵物,挖掘合作模特。
有一次逛商場,她見到一個女生牽著一只漂亮的邊牧路過,立刻追上去,跑了整整三層樓才順利要到主人的聯系方式。事實證明,雙雙這個星探眼光不錯。拍攝那天,這只邊牧表現出了極高的配合度,只用13 分鐘便完成了七個不同角度和姿勢的拍攝,而一般寵物平均的模卡拍攝時長是半小時到一小時。
想做好寵物經紀人,雙雙需要盡可能搜集更多品種的寵物,同一品種也需要不同的顏色和體形。拍攝時,雙雙會變身助理,隨時跟在寵物模特身邊進行照看、引導和安撫。每天圍著寵物打轉,雙雙覺得幸福。心情低落時,狗狗伸出爪子摸摸她,就讓她感到治愈,“每一個瞬間都是感動的”。
任夢音喜歡動物,她從學生時期就開始養寵物,工作后陪伴它們的時間銳減。她發現,這也是大多數上班族的現狀,他們早出晚歸,寵物只能自己待在家中。
她和朋友共同開了一家狗狗日托店,面向的就是這些上班族,白天他們上班前,就把小狗寄放在店里,“就像小朋友上幼兒園一樣”。
早上,他們用“校車”上門接來狗狗,晚上再送回家。每天“上學”的日程滿滿當當,比如下午茶環節,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形式,有時用漏食玩具喂食,或是把點心放在草坪上,讓它們自己去尋找著吃。傍晚時,他們會帶著狗狗去店外的溪邊散步。正如每個班有不同性格的同學一樣,狗狗中也有“i 狗”和“e 狗”,他們也會“因材施教”。每個月日托店會組織秋游的活動,帶狗狗去海邊或草地,玩一些巡回游戲或拔河游戲。對于這份工作,任夢音很有成就感,“它們滿足了,好像你也沒有什么其他所求了”。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摘自《南方周末》,李雅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