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夢華
摘要:消防安全管理及其監督體系應當秉承“消防工作社會化、監督管理綜合化、執法程序規范化、隱患治理精準化”的原則,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精準發現并消除所有影響消防安全的風險隱患。鑒于此,著重分析研究了消防監督管理的目標、消防監督管理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實際提出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的具體方法,同時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1-0064-03
消防救援機構承擔著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使命和任務,通過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治理,消除消防安全隱患,使火災發生率大幅降低,進而實現消防監管的總體目標。近年來,消防救援機構越來越重視消防監管體系的構建,并不斷優化調整消防安全監管體系[1]。隨著改革后各項監管配套制度不斷完善,消防監管體系更加成熟和完善,這對于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水平、確保火災形勢平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充分體現了消防監督體系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的重要實踐價值。
1 消防監督管理目標
1.1? 保證生命財產安全
如果發生重大火災,勢必會讓受災群眾承受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生命安全也受到極大威脅。消防監督管理旨在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并將火災危害降到最低程度[2]。因此,行之有效地開展消防安全監管,對于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以及消除火災誘發因素和降低火災危害程度而言意義重大。
1.2? 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消防監督員在消防監督管理實施過程中,應當以現行消防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為準繩,精準發現和識別火災隱患,并正確研判火災風險因素,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消除,防止火災隱患進一步擴散或升級,甚至發展為重大火災隱患[3]。就消防監管實踐層面而言,全面查找并精準判別火情隱患是徹底消除安全隱患、保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
2 消防監督管理現狀
2.1? 消防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消防監管工作要想取得更好成效,其制度體系的健全完善至關重要,消防監管在實踐中往往會面臨較為復雜的情況,此時如果消防監管體系的規范化程度不夠,勢必會導致消防監管在實踐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同時其時效性也無法得到保證[4]。現階段消防監管相關制度體系存在一定的不足,這會導致消防監管工作在實踐中的效果難以達到預期,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現行法律法規尚未完全明確消防部門履行綜合監管職責,導致部分行業監管部門責任不清晰,沒有形成合力。其次,消防部門權責邊界需要更加明晰。一方面,消防監管涉及的行業和領域非常廣泛,現行的消防法律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另一方面,基層監督員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存在能力素質待提升的問題,在對社會單位進行監管時存在過度監督的問題。再次,聯合執法機制建設不夠完善。目前未能進一步深化聯勤聯動機制,尚未實現有效建立違法移交、聯合執法、信息通報及共享的工作機制。同時,在聯合執法檢查、加強分析研判、推行彈性管理、強化督促教育等方面,尚未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最后,消防安全委員會運行機制有待完善,實體化運行有待加強。目前雖然建立了消防安全委員會,成立了組織機構,明確了工作職責,但尚未實現實體化運行。主要原因:一是工作制度不完善,沒有制定完善的會議協商、隱患督辦、聯合檢查、定期通報和督導考評等工作機制;二是各級消防安全委員會未能時時統籌推進工作,將消防安全網格化、平安區創建、市域治理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三是上級部門和同級消防救援部門對基層消防安全委員會工作的指導力度不足,難以及時掌握和解決實體化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4-5]。
2.2? 消防宣傳力度有待加強
消防宣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且必要的,并要實現全面覆蓋,這樣才能保證廣大民眾消防安全意識的提升。但是當前實際做法還存在一定不足,消防救援機構對消防安全宣傳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覆蓋面不夠廣,宣傳形式不夠豐富。缺乏與當地宣傳部、文聯、共青團等單位的溝通聯系、共同宣傳。
由此可見,消防監管是一項綜合性和全面性的工作,消防救援機構要不斷健全優化消防監管制度體系,規范消防監管程序,拓寬消防安全宣傳面,并不斷改進創新消防監管技術手段,這樣才能確保消防監管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并提升消防監管的質效。
3 消防安全綜合監管模式的創新點
近年來,消防監管制度體系逐步完善,綜合監管是我國在探索消防監管領域中的一項重要成果。
3.1? 綜合監管的優勢
綜合監管是把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工作組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整體,從全局和宏觀上實施監督性管理[6-7]。傳統監管模式是監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實施監督管理,屬于單打獨斗行為。消防安全綜合監督管理負責解決各行業消防安全工作中的普遍性、共性問題,專項監督管理負責解決某一方面或者行業消防安全工作中的特殊性、個性問題。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對專項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不取代具體工作。
3.2? 實施綜合監管的意義
一是適應當前消防安全形勢需要,厘清職權邊界。通常發生火災后,地方政府和廣大民眾會發出“消防部門檢查了嗎”“為何消防審批了還會發生火災”的責問,普遍認為只要消防部門檢查過的場所就是安全的,但是他們卻忽視了消防安全監管是政府職能部門協同監管和社會單位自主管理的事實。二是實施消防安全綜合監管有利于突出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將社會單位的職責歸還他們,糾正消防部門在安全監管過程中只查找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的觀點,樹立消防部門是負責監督行業部門履行消防管理責任的“監督員”,由查隱患向查責任轉變。
4 實施消防安全綜合監管的建議
在研究消防安全綜合監管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消防領域發展現狀和工作經驗,提出以下針對性的具體建議:
4.1? 完善綜合監管機制
第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尚未完全明確消防部門的綜合監管職責之前,消防部門可以根據《消防救援隊伍總隊及以下單位機構編制方案》規定,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的要求實現消防工作的“三個轉變”,理順政府、部門、社會單位三個層次綜合監管工作模式[8]。第二,加強頂層設計,結合鄉鎮綜合執法改革工作,把消防安全監管職責納入鄉鎮綜合執法改革范疇,明確鄉鎮綜合執法機構在消防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采取賦權或者委托的方式明確鄉鎮綜合執法機構消防執法內容,打牢基層監督執法基礎,筑牢最后一公里防線。第三,理順與相關部門監管邊界的銜接,形成多元共治、聯合監管的模式。加強消防安全委員會實體化運作,最大化發揮其統籌、協調、調度、督導、考核等組織作用,落實長效監管機制,夯實基層消防安全基礎。第四,健全部門監管聯動、信息共享機制,消除部門間信息壁壘。消防救援機構和各行業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聯合執法,采取聯合懲戒措施,切實履職盡責,同時要進一步打破信息壁壘,實現違法行為和處理情況的信息共享,在工作中發現消防違法行為且執法遇阻時,部門之間應及時聯動響應,嚴懲違法行為。建立“防、滅、調、宣”一體化機制,整體推進防火、滅火、火災調查、宣傳教育工作,實現人員一次上門,一并完成消防監督檢查、預案信息收集、消防宣教培訓,最大限度提升工作質效。
4.2? 精準防范治理火情風險隱患
第一,以市消防安全委員會名義組建常態化、專家式的消防安全督察組,聘請固定專家組(安全、消防、電氣等領域)共同參與。編制《消防安全督察標準化工作手冊》,指導消防安全督察工作正規化、標準化運行,切實由單一監管向綜合監管轉變,由“查隱患”向“查責任”轉變。第二,摸索基層治理經驗,加強基層消防末端治理。探索消防救援部門干部掛職鄉鎮班子成員機制,定期聽取地方黨委政府意見。掛職鄉鎮以后,參與鄉鎮消防工作,有利于督促成立鄉鎮消防安全委員會,進一步下發文件,明確職責,把鄉鎮一級基層消防工作組織建實做強,確保不失控、不漏管[9]。第三,依托政務服務熱線(“鄉呼縣應”)建立火災隱患響應平臺,鄉鎮、街道可通過熱線對無法獨立解決的復雜隱患事項或突發事件向職能部門“呼叫”。平臺受理后結合職責劃分,立即派發到市直相關部門,市直部門快速響應并與鄉鎮、街道聯動,限時消除隱患,實現精準處理,聯合處置。第四,參照市場監管局正在實施的“6+4”綜合監管模式,“6”指實施風險監管、信用監管、分級分類監管、協同監管、科技監管、共治監管等六項基本制度,“4”項場景化措施指在涉及多部門監管的行業領域,建立健全一個場景由一個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統籌、相關部門共同監管的工作機制,包括“一業一冊”“一業一單”“一業一查”“一業一評”。“一業一冊”即針對一個場景,整合各方面監管要求和標準制定綜合監管合規手冊;“一業一單”即整合相關部門檢查要求,制定統一檢查單;“一業一查”是對同一類市場主體統籌開展檢查;“一業一評”是針對每個場景中市場主體開展“風險+信用”綜合評價,共享應用。
4.3? 實現消防安全監管全局閉環
第一,通過消防安全委員會制訂下發行政執法檢查工作計劃。明確下級政府和監管部門及單位職責,規定執法檢查的目的和范圍,檢查組人員要求和工作職責,工作的方法、程序,檢查結果應用等,并對檢查步驟和內容進行了具體規定。第二,成立專家檢查組。根據檢查對象行業、生產特點聘請相關專家成立檢查組,充分發揮專家組在工作中的作用,使檢查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第三,嚴密設計安全檢查表。在深入分析檢查對象風險特點及危險因素基礎上,根據行業特點來分類,設計有針對性的檢查表,檢查表內容涵蓋消防設施、安全管理責任各個環節。第四,嚴肅認真開展現場檢查。認真按照《檢查表》所列出的項目逐項填寫,真實反映社會單位的安全狀況,記錄檢查情況并上傳或保存相應的佐證材料,力求整個檢查過程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均要在檢查表上簽字確認。第五,認真做好檢查結果反饋。檢查結束后,就檢查情況形成書面反饋材料。若現場存在嚴重危險隱患或者違法行為,依據各行業部門法律法規給予臨時查封或者停止使用。對存在的其他問題當場發出《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并要求被檢單位制訂出整改計劃,到期予以復查[10]。第六,實現檢查的閉環管理。嚴格實行行業部門安全隱患整改銷號制度,按照“誰檢查誰負責”原則,對前期排查出的到整改期限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回頭看”,對照隱患逐條進行仔細復查。一律要求整改到位方可從檢查臺賬中銷案;對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一律依法進行行政處罰或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絕不姑息容忍。
5 結語
當前消防監督管理體系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要不斷加強對消防安全監管制度體系的健全和優化,并在消防安全綜合監管方面持續用力,確保消防救援機構能夠更加及時高效地發現并處置火災隱患。本文圍繞如何實施消防安全監管提出針對性的具體建議,旨在為后續的消防安全監管實施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穎玲.我國消防監督管理改革發展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8):84-86.
[2]李志浩.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中網格化管理的應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6):99-101.
[3]易嬋娟,高校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創新研究[J].智富時代,2019(1):91.
[4]趙雪峰.城市老舊小區消防安全現狀及防火對策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1(10):57-58.
[5]王康男.淺談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監督管理[J].化工管理,2018(14):155.
[6]劉忠孝.網格化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9):126-128.
[7]潘晨.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管理標準體系的完善措施[J].大眾標準化,2022(18):19-21.
[8]顧濤.消防監督執法改革發展研究[J].今日消防,2021,6
(6):123-124.
[9]范建華.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分析[J].今日消防,2021,6(4):70-71.
[10]謝濟濤.智慧消防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0,7(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