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珍君 巴依爾策策克 陳志 于海玲 王勇 陳輝 張進軍 計玉容



【摘 要】 目的 了解我國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標準化意識現狀,為推動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工作提供參考。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于2023年1月-3月采用便利抽樣方法對北京、河南、浙江、湖北、新疆5省市912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標準化意識進行調查,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化相關知識非常了解的比例均未超過20%,95.83%的從業人員認為標準化對推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有作用,19.85%的從業人員參與過院前醫療急救標準起草工作,57.57%的從業人員愿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制修訂工作。結論?我國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不高。有必要加強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標準、規范化知識的宣傳、推廣和普及,增強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標準化意識,從而推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標準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R192;197.3????? 文獻標識碼:A
Investigation on Standardization Awareness among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Practitioners in China/XIANG Zhenjun,BA Yierceceke,CHEN Zhi,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24,31(1):07-11,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awareness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practitioners in China,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Methods A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ndardization awareness of 912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Beijing, Henan, Zhejiang, Hubei and Xinjiang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23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SPSS 20.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practitioners who were very familiar with standardization related knowledge was not more than 20%, 95.83% believed that standardization had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cause, 19.85%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drafting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standards, and 57.57% we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vision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standards. Conclusion?The knowledge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standard is not high among the practitioners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ed knowledge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awareness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practition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cause.
Key words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Practitioners;Standardization Awareness
院前醫療急救是急救醫療服務的首要環節,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緊急救治和公共安全保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院前醫療急救領域需要標準化[1-2],標準化可促進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是合理配置急救資源的有效途徑[3]。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發布了多個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在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效率和能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研究[4-5]顯示,我國醫療服務標準化工作起步晚,覆蓋面窄,從業人員對相關標準的認知、貫徹與執行存在不足,大部分從業人員缺少標準化意識。標準化意識是人們對標準化的認識程度以及應用標準化知識的自覺性[6]。有研究[7]指出,從業人員對標準的認識與態度是影響標準實施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之一。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是執行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標準的主體,其標準化意識關系著院前醫療急救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對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有著重要影響。目前,國內尚無關于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標準化意識的研究。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北京、河南、浙江、湖北、新疆5省市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標準化意識,找出了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為推進我國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23年1月-3月,采用便利抽樣方法,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和醫療水平,在北京、河南、浙江、湖北、新疆5省市抽取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在5省市隨機抽取兩個市級院前醫療機構,由該機構管理人員在微信工作群中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包括急救醫生、急救護士、救護車司機、行政管理人員;(2)工作時間≥1 a;(3)愿意參與本調查。排除標準:存在認知或文字閱讀理解障礙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設計 ????參考文獻[5],結合研究目的,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為確保問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問卷初步設計完成后選取30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進行預調查,并向急救醫生、急救護士、行政管理人員等進行咨詢,對問卷進行修訂,增加了“對地方標準制修訂流程的了解程度”,還對部分問題選項進行了調整,最終形成“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標準化意識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2)對標準化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3)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知識來源;(4)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作用認知及標準需求;(5)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制修訂參與情況及意愿。對問卷進行信效度分析,經驗證,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9,效度為0.80,說明問卷信效度較好。
1.2.2 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星平臺進行線上調查,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并提交。對回收問卷進行雙人交叉核對,以確保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以下問卷判定為無效問卷:(1)漏答題數超過總題數的1/5;(2)選項呈一定規律性;(3)陷阱題答案不一致。共回收952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912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為95.80%。
1.3 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19軟件錄入數據,利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率或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若不符合卡方檢驗要求則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若組間有差異采用Bonferroni調整法進行多組間兩兩比較,檢驗水準為α=0.05(雙側)。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912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中:男性占49.23%,女性占50.77%;年齡以26歲~<46歲占比最高,為72.59%;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為59.43%;臨床醫學人員占比最高,為38.49%;急救護士和急救醫生較多,分別占30.70%、30.04%;衛生技術人員占比最高,為77.85%;初級及以下職稱占比最高,為53.95%;工作時長方面,<6 a占比最高,為46.16%;急救中心及急救中心站(急救工作站)人員占比最高,為86.73%。見表1。
2.2 對標準化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
由表 2可知,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化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不高,各條目中非常了解的比例均未超過20%,對《災難檢傷分類技術規范》內容非常了解的比例最高(15.35%),對標準化非常了解的比例最低(11.73%);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一般了解的比例高達46.49%,僅次于對標準化一般了解的比例(47.15%)。
運用卡方檢驗進一步比較行政管理人員(n=181)和急救一線人員(急救醫生、急救護士、救護車司機)(n=731)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行政管理人員和急救一線人員對標準和《急救工作站配置規范》內容的了解程度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后結果顯示,行政管理人員對標準非常了解的比例高于急救一線人員,急救一線人員對《急救工作站配置規范》內容一般了解的比例高于行政管理人員。見表3。
2.3 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知識來源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獲取標準化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參加單位和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標準化宣貫培訓,分別占88.71%、71.38%,也有部分從業人員通過新聞媒體(45.61%)和研究課題(28.73%)來獲取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相關知識,僅少數(3.84%)通過其他途徑了解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相關知識。
2.4 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作用認知及標準需求
在912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中,有38人(4.17%)認為標準化對推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沒有作用,認為標準化對推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有作用的為874人(95.83%)。認同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能夠起到合理配置急救資源作用的占比最高(94.05%),其次是提高院前醫療救治效率(91.76%),接下來依次為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質量(86.61%)、滿足公眾急救基本需求(86.50%)、促進醫療服務同質化(86.04%)、減少醫患糾紛(79.06%)、其他(1.72%)。
在912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中,絕大多數人(658人,72.15%)認為目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能夠滿足發展需要,認為當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不能滿足發展需要的人員占27.85%,且其對標準制定提出了需求(圖1)。由圖1可知,急救設施、院前急救人員、設備配置相關標準需求占比較高,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員認為服務規范、車輛配置、應急物資、信息化建設、社會急救能力建設、質量控制等方面需要制定標準。
2.5 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制修訂參與情況及意愿
在912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中,僅181人(19.85%)參與過院前醫療急救標準的起草,未參與過標準起草工作的人員占比為80.15%(731人);有525人(57.57%)愿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愿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制修訂工作的人員占比高達42.43%(387人)。
3 討論
3.1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化知識了解程度不高,知識來源單一從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可以看出,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化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并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我國醫務人員標準理論知識掌握不充分的研究結果[8]。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與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工作任務繁重、精力有限等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機構對相關標準的宣傳培訓不足,宣傳途徑單一。本研究也顯示,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獲取標準化相關知識渠道相對單一,對標準化宣傳培訓的依賴性較高。有研究[9]表明,醫務人員標準知曉途徑少,學習時間短,且大部分人員工作時間長、任務重,對標準化知識的了解主要依賴培訓,但機構開展培訓的間隔期長、頻率低,急救人員由于工作時長等限制較少接受系統化的標準知識和理論操作培訓,導致其對標準化知識了解不充分。
3.2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認可度高但需求度低
本研究顯示,超過95%的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認為標準化對推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有作用,72.15%認為目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能夠滿足發展需要,這表明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的認可度較高但需求度較低。這與崔婧瑤等[10]的醫療標準需求度高,標準認可程度與標準需求呈正相關的結論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調查中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相關標準知識及內容了解不充分,所以對標準是否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的判定出現了偏差。有部分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認為當前標準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并提出了需求,這提示當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并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分析原因:我國院前醫療急救領域涉及面廣,但現有標準覆蓋范圍窄、數量少;部分標準更新不及時,缺乏靈活性,內容不明確,實操性欠佳[11]。標準不能滿足院前醫療急救實際工作需求,會對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質量及效率產生影響。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行為、過程、人員配置、行業管理等標準缺失,會導致急救資源配置不合理。此外,醫療急救缺乏國家及行業的信息標準,不利于信息的共享與資源的整合,會對急救醫療救援質量管理與衛生行政機構管理決策造成影響[12]。
3.3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標準修訂參與度和意愿不高
本研究顯示,只有少數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19.85%)參與過標準制修訂工作,這反映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制修訂工作參與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有關單位或部門在制修訂標準時,納入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較少;另一方面是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自身參與標準制修訂意愿較低。本研究還顯示,不愿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制修訂工作的人員占比高達42.43%。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工作中存在著人才儲備不足、參與意識不強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是標準制修訂流程復雜,耗時較長[13],而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時間長、任務重,較少有人員愿意主動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二是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既需要熟悉業務流程,掌握一定知識和實踐經驗[14],又需要具備標準化知識和管理學知識,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雖對急救業務流程比較熟悉,但對標準體例格式和書寫規范知之甚少;三是機構對人員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經費支持及鼓勵不足。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建設離不開院前急救從業人員的參與。從事急救醫療救治的醫護人員和救護車司機對院前醫療急救的醫療服務、建筑功能需求、出診等比較了解,在制修訂相關標準時,需要他們提供意見。若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對標準制修訂工作參與度較低,會對標準的適應性、科學性、協調性及實用性造成影響,不利于標準質量的提高。
4 建議
4.1 加強標準化知識宣傳與普及,拓寬知識獲取途徑
目前,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獲取標準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單位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標準化宣貫與培訓,院前醫療機構需采取多種手段加強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標準的培訓與宣貫,以保證標準的正確理解與應用[15]。國外研究[16]表明,培訓課程、知識共享和跨專業合作有利于普及標準知識,促進標準實施。對此,提出建議如下:一是建立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和院前醫療機構聯動機制,共享標準知識,加大標準化工作宣傳力度,分層次開展標準化知識課程培訓,提高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標準化意識;二是邀請相關專家開展講座,通過報告會、座談會等促使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了解標準化相關知識;三是在機構內設置標準宣傳區,通過宣傳海報、展板等向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普及院前醫療急救標準化相關知識,機構也可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設置院前醫療急救標準知識專欄,供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學習。
4.2 及時更新院前醫療急救標準,滿足實際需求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與設備配置的更新,目前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標準中的內容與實際已不符合,院前醫療機構需要根據實際對標準內容進行修訂與更新,使標準滿足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實際需求。針對當前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標準覆蓋面窄、數量少的問題,院前醫療機構應當重視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意見及標準需求,增加急救設施、設備配置、服務規范、車輛配置、應急物資、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標準,擴大標準覆蓋范圍,提高標準的適用性。同時,標準制修訂過程中需要大量經費支持,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為標準的更新補充提供保障。
4.3 提高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的標準制修訂參與度
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參與到標準制修訂工作中,不僅有利于提高標準的適用性,還可以使其深入理解標準內涵,提高其解讀和執行標準的能力,培育其標準化意識,從而促進標準實施。因此,相關單位和機構在制修訂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標準時,應考慮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實際需要,納入更多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增加其參與度,提高標準的適用性[17]。各機構還要鼓勵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對其進行動員;也可以對參與標準制修訂的院前醫療急救從業人員給予一定物質與精神獎勵,提高其積極性[5];還可以邀請標準化專家對其進行標準編寫培訓,提高其標準編寫能力。
5 本研究局限
本研究局限性有二:一是采用便利抽樣方法而不是隨機抽樣方法;二是調查對象來自我國5個行政區域,但參與者人數相對于目標人群的規模沒有進行評估,
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1] CHUCK CC,MARTIN TJ,KALAGARA R,et al.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protocols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United States:a call for standardization[J].Injury,2021,52(5):1145-1150.
[2] FRANSEN B,HOSMAN A,VAN MIDDENDORP J,et al.Pre-hospital and acut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e Netherlands:survey results urge the need for standardisation[J].Spinal Cord,2016,54(1):34-38.
[3] 郭凌,董剛,劉慧,等.德州市院前急救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實踐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9):749-752.
[4] 孫 ?輝,賈怡蓓,唐清蓉,等.上海市醫療服務地方標準實施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1,28(8):55-58.
[5] 王景慧,王 ?強,黃 ?超,等.中國醫療標準需求度、認可度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7):11-13.
[6] 張 ?然,劉秀紅,姜 ?瑤.基于某地方高校的大學生標準化意識對比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22):30-37.
[7] IVANOVA A,GRAY J,SINHA K.Towards a unifying theory of management standard implementation:the case of ISO 9001/ISO14001[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4, 34(10):1269-1306.
[8] 馮 ?嵐,宋 ?彬,李衛國,等.我國公共衛生領域衛生標準不協調之初探[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5):601-604.
[9] 李 瑩.三省市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對醫療服務標準認知與標準執行現況調查[D].鄭州:鄭州大學,2021.
[10] 崔婧瑤,劉國棟,王景慧,等.護理人員的醫療標準認可度、需求與執行現況及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6):2138-2141.
[11] 李麗珊.醫療服務標準化現狀及相關問題探析[J].中國標準化,2019(8):255-256.
[12] 湯學軍,董方杰,張黎黎,等.我國醫療健康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實踐與思考[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6,13(1):31-36.
[13] 呂蘭婷,張子墨.我國醫療衛生標準管理的現狀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9,36(4):258-260.
[14] 王曉宇.標準化人才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標準化,2023(9):73-75.
[15] 劉 ?拓,魯 ?洋,朱秋鴻.基于文獻計量的職業衛生標準應用情況分析[J].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9,37(1):49-52.
[16] KELLY Y, O'ROURKE N, FLYNN R, et 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 nationally endorsed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tandar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summary[J]. BMJ Quality & Safety, 2023,32(12):750-762.
[17] 王 ?巍,馬麗平,李 ?瑩,等.蘇、滬、粵三省市醫療服務標準實施現狀調查[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2,29(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