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利用檔案資料創新宣傳機關事業單位文化,深入挖掘檔案史料的文化元素教育職工,開發利用檔案史料服務文化建設等方面,探究了新時代檔案工作服務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路徑。
機關事業單位在履職盡責過程中形成的檔案史料,鮮活記錄了單位發展的光輝歷程及工作做法、經驗與成效,是弘揚優良傳統文化、凝聚文化自信的寶貴財富。實踐證明,挖掘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并進行開發利用,讓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從一件件泛黃的檔案材料中“走”出來,有效展示機關事業單位在發揚優良傳統、踐行為民宗旨、為經濟社會建功立業、砥礪奮進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獨特的機關文化、行業文化,對于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基于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檔案服務路徑進行探索。
1 挖掘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展示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形象
1.1 利用檔案素材編制微視頻和宣傳冊
(1)精心設計腳本。從檔案資料中提煉有宣傳價值的文化素材、有情感溫度的感人內容,設計微視頻拍攝提綱、宣傳冊版式,做到圖文并茂、音畫同步,構建起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使檔案中沉寂的文化“活”起來。
(2)挖掘文化元素。從歷年的工作簡報、大事記、照片、錄音、錄像等檔案史料中,遴選反映本單位發展歷程中重要節點、關鍵環節的代表性資料,揭示一段歷史、一位名人、一件文物背后的動人故事,通過精心選取檔案史料的文化素材,彰顯本單位的歷史文化積淀。
(3)創新表現形式。綜合運用全景相機等拍攝設備,通過特寫、剪輯、配樂等藝術化處理手段,以新穎的視角,呈現檔案史料中的文化資料,如先進人物三維立體動畫、單位和個人任務受表彰事跡介紹、重大活動照片,以沉浸式的體驗,讓大家感受到單位文化積淀的厚重。
(4)注重傳播渠道建設。充分利用單位門戶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內部電子顯示屏等宣傳陣地,將利用檔案文化元素制作而成的短視頻、宣傳畫冊進行播放,擴大文化宣傳的影響力。機關事業單位就可以利用檔案中辦公樓建設的工程設計圖紙、施工過程影像資料,以及后續工作開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效、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個人集體受到表彰等文化素材,制作系列微視頻,在單位門戶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內部電子顯示屏等宣傳陣地滾動播放,生動再現單位辦公樓建設歷程、單位發展經歷和取得的成績和榮譽。
1.2 挖掘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開發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是提升文化軟實力、傳播文化價值理念的重要媒介。機關事業單位可依托本單位檔案中的文化特色史料,開發制作富有文化內涵的檔案文創產品。
(1)要提煉文化元素。圍繞本單位的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行業特色,從檔案中提煉凝練了本單位精神內涵的視覺元素、文字內容,并固化成為契合時代審美、貼近受眾需求的文創產品,如用檔案照片元素設計制作具有紀念意義的單位臺歷、掛歷等;用檔案史料中具有號召性的語句(行業精神)制作出文化墻、宣傳畫等;開發蘊含行業發展脈絡、專業精神內核的檔案郵冊、檔案書簽等。
(2)要拓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等時機,展示文創產品,提高單位文化底蘊和知名度,如住建系統就可以利用檔案中反映不同時期城鄉建設變遷的照片,設計寓意本系統傳承創新、再鑄輝煌的系列文化衫,在參與布置重大活動中統一穿著,使其成為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獨特的文化宣傳名片[1]。
1.3 打造富有文化內涵的檔案陳列展覽,講好本單位故事
(1)要突出展覽主題。緊扣本單位的核心使命、重點業務,圍繞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事件,提煉檔案展覽文化主題,明確展示檔案的內容要點、情感基調,增強展覽的思想性、藝術性,要精心遴選檔案,圍繞展覽主題,多角度搜集反映本單位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性檔案,優中選優、去粗取精,力求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檔案,系統再現本單位的發展脈絡,彰顯鮮明的文化內涵。
(2)要創新展覽形式。綜合運用實物展示、多媒體播放、虛擬現實等手段,并借助舞臺劇、情景劇、互動游戲等藝術表現形式,突破傳統檔案展覽靜態呈現的局限,營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要拓展教育功能,積極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檔案展覽,并通過講解員、語音導覽、網上虛擬展廳等方式,拓展檔案展覽的受眾面,讓更多民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機關文化、行業文化的熏陶[2]。
2 挖掘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開展形式多樣檔案文化教育活動
2.1 將檔案文化元素納入單位業務培訓,強化職工歷史文化認同
將檔案文化元素納入機關事業單位的日常教育培訓,是提升干部職工歷史文化素養、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要將檔案中蘊含的本行業本領域的發展歷史、專業發展規律等內容有機融入業務培訓教材,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歷史使命感,要創新檔案培訓形式,綜合運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模擬等方式,設置檔案接龍、檔案猜猜看、檔案尋寶等互動環節,在寓教于樂中加深對檔案文化內容的理解和認同。
2.2 組織開展主題文化教育,弘揚單位主流精神
發掘檔案蘊含的文化元素,精心設計主題鮮明的精神文化教育活動,對于激發愛崗敬業情懷、凝聚奮進力量具有重要意義。要突出主題引領,緊密結合本單位的中心工作、階段性任務,提煉檔案文化教育主題,引導檔案利用與單位發展同向同行。圍繞主題,精心遴選思想性強、故事性強的檔案文化素材,通過剖析檔案中的歷史事件、先進典型,彰顯本單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創新開展檔案征文、檔案演講、檔案誦讀、檔案情景劇等特色活動,組織開展走進檔案、手抄檔案等體驗式活動,引導干部職工在參與互動中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增強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的使命感。可充分利用本單位的黨員活動室、職工之家等文化陣地,建設檔案主題櫥窗、檔案文化走廊等載體,并積極向社會開放,擴大檔案中文化元素的教育輻射力 [3]。
2.3 依托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檔案文化宣傳
重要歷史時間節點承載著機關事業單位發展的集體記憶,是加強檔案文化宣傳的重要契機,圍繞本單位成立紀念日、行業紀念日和重大節日等時間節點,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檔案文化宣傳月、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對于展現本單位的輝煌歷程,激發干部職工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具有獨特意義。要科學謀劃主題內容,系統梳理單位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要文化元素史料,特別是要聚焦體現重大歷史轉折、關鍵發展節點、核心使命等文化類檔案資料,提煉鮮明的宣傳主題,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吸引力。要創新宣傳形式,綜合運用圖片展、專題片、公開課、互動問答等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宣傳活動,提升受眾對檔案文化的認知度和參與度。要拓展社會影響,面向社會各界開放檔案,講述檔案背后的感人故事,傳播檔案蘊含的寶貴文化財富,讓干部職工在親身體驗中感悟檔案文化元素的獨特魅力,增強大家的歷史文化認同感。
3 挖掘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助力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建設
3.1 將檔案文化元素融入單位形象設計,彰顯文化內涵
單位標識、宣傳畫等視覺形象,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體現了單位的價值理念,是單位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可從本單位檔案中提煉機關文化、行業文化的核心元素,融入單位整體視覺形象設計,這對于提升文化品位、彰顯文化內涵具有重要作用。要系統梳理本單位檔案資源,特別是反映單位成立初心、凸顯行業特色的重要檔案,從中提煉單位精神內核的視覺化元素,發揮檔案文化元素的價值,將單位標識設計與檔案內容的歷史文化內涵融合。如住房和建設系統的視覺形象設計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檔案資料中的標志性建筑等元素,彰顯住建部門在城鄉建設、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責使命。在單位辦公場所、對外宣傳中,可以充分運用檔案史料提煉出來的精煉語句鐫刻在文化石上,擺放在辦公區。還可拓展檔案文化元素的應用場景,如設計制作住建部門的標識,就可充分借鑒檔案中標志性建筑、雕塑、公共設施等元素,制作出寓意住建事業蓬勃發展、凸顯行業特色的圖案,展示住建系統與時俱進的獨特魅力與全新形象 [4]。
3.2 在單位重大活動中融入檔案文化史料,增強人文厚重感
重大活動是展示機關事業單位形象、凝聚發展共識的重要契機。在本單位的重要會議、重大慶典、開放日等活動中,充分利用本單位特色檔案資料,融入活動主題設計,對于彰顯悠久歷史、厚重文化底蘊,增進社會各界對本單位的了解和認同具有重要意義。可精心遴選能夠體現本單位光榮歷史、凸顯核心職能、彰顯行業特色的檔案資料,凝練宣傳口號,增強檔案文化元素利用的主題性,綜合利用實物展示、情境再現、互動體驗等手段,將檔案文化內容與活動形式巧妙融合,在潛移默化中將優秀文化傳遞給每一位參與者。如在活動會場布置大型檔案圖片,舉辦沉浸式檔案展,營造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邀請親歷者現場講述檔案背后的感人故事,組織互動問答、檔案接力等參與式體驗,拉近檔案與受眾的距離。
3.3 用檔案為單位重要成就作證,提升單位公信力
機關事業單位在推進中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是展現國家治理效能、提升公信力的關鍵所在,因此,要加強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開發與利用,系統梳理本單位圍繞中心工作、打造品牌項目形成的檔案,提煉檔案中記載的亮點成效,講好單位發展故事。如縣級住建部門可定期公開服務“城市建設”檔案展示專題,通過圖文視頻等生動形式,集中展現各地在推進縣城規劃、建設、完善服務設施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為推動縣城發展、塑造城市形象,營造良好輿論氛圍[5]。要創新成果展示方式,借助電子圖表、動畫、展板、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表現手法,將發展成就和檔案內容有機融合,制作易讀易懂、通俗生動的宣傳產品,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用具體事例闡釋發展規律與成就。
4 結語
綜上所述,檔案承載歷史,見證發展,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寶貴資源,機關事業單位要站在推進國家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發揮檔案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創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務領域,用活用好本單位特色檔案資源,為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建設注入歷史底蘊和時代動力。要發揮機關事業單位的文化帶頭作用,深入挖掘檔案史料中的文化元素,有效服務機關事業單位的現代文化建設。■
引用
[1] 劉曉蘇,趙美霞.探討事業單位檔案管理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社會科學,2024 (5):149-152.
[2] 張曉嫄.關于新時期事業單位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探討[J].蘭臺內外,2023(19):34-36.
[3] 黃思民.新時期機關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黑龍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21 (14):85-87.
[4] 吳清越.農業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廣西農學報,2010,25(1):102-103.
[5] 吳小會.業務檔案管理服務史志編寫的實踐與探索[J].黑龍江史志,2023(8):92-94.
作者簡介:吳剛(1973—),男,四川巴中人,本科,就職于通江縣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