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風景園林的社區消防規劃與應急響應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新型建筑的涌現,火災等災害事故的復雜性與不可預測性日益增加,給城市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這些事故不僅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還會對經濟、社會秩序以及城市基礎設施造成重大損害。因此,確保風景園林的社區消防規劃的科學性與前瞻性以及建立高效、靈敏的應急響應體系,是維持城市正常運行、保障民眾福祉的關鍵。
關鍵詞:風景園林;社區消防;規劃研究
引言
近年來,園林景觀在社區消防空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通過園林綠化,增加場地的綠化面積、改善消防空間濕度、溫度及空氣質量,從而為建筑用戶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園林景觀在社區消防空間中的應用,同時為抗震、防火和節能提供了有效支持。一方面,綠色景觀可以從抗震的角度減少消防空間受到的振動。另一方面,不可燃材料的應用可以降低消防空間發生火災的概率,同時綠色植物還有助于節約能源。此外,園林景觀還可以提高消防空間的美觀性,為社區營造出一種自然、優美的環境,彰顯建筑的靈活性、美觀性、功能統一性和趣味性[1]。
總之,園林景觀在社區消防空間中的應用有利于營造建筑消防空間,提升消防空間的抗震、防火和節能能力以及增強消防空間的美觀度。只有把握好綠化規劃的實施方案,掌握植物栽種技術,才能實現有效利用消防空間的綠化資源,有效促進建筑節能,提升美觀度。
一、基于風景園林的社區消防規劃問題
(一)功能空間聯系不足
社區景觀空間零碎化,各功能空間相對獨立,缺少連續性,社區活力減弱。社區對火災應急避難場地的需求增加,社區缺乏對空間利用的前瞻性,應急避難能力低下。
(二)自然生態景觀單一
社區綠地的空間布局不合理,利用率偏低,降低了社區景觀的觀賞價值。同時,社區內部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導致生態環境變得脆弱,無法維持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
二、基于風景園林的社區消防規劃方法
(一)消防主題社區
通過在社區內設置消防主題造型、消防員形象、垃圾桶等元素,結合實物、宣傳展板、卡通人物等主題裝飾,普及防火、逃生、報警等消防安全常識。這種設計不僅豐富了市民的休閑娛樂生活,還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二)互動設施設計
社區在園林景觀中設置互動翻牌、消防標語提示牌、拍照人偶等設施,讓市民在游玩中學習消防知識,提高火災防護能力[2]。
(三)教育性設計
設計以紅色為主色調,增設極具消防特色的板塊區域,內部主要以消防知識宣傳欄的形式呈現,內容涉及消防安全常識、火災疏散逃生、滅火器的使用等知識。這種設計使得市民在茶余飯后、晨練、散步等閑暇時間,能夠輕松學習消防知識。
(四)社區園林景觀設計
生態園林景觀不僅能夠維持生態平衡,還能有效調節城市氣候,保護自然景觀,為企業和居民創造更多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種設計理念同樣適用于社區消防空間,通過合理的園林設計,提升社區的整體安全性和居住環境[3]。生態園林消防景觀設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布局。在生態園林設計中,應合理布局,確保消防通道的暢通。消防車道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包括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轉彎半徑、坡度等具體參數。
2.消防設施配置。在社區園林景觀中,應配置適當的消防設施,如消防栓和滅火器。消防栓應確保水源充足,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滅火器應根據不同場所選擇合適的類型,并定期檢查其狀態。
3.防火隔離措施。對于大面積的林地,應考慮設置防火隔離帶或使用較寬的社區主路或草坪帶分割連續林地,以避免林地間相互引燃。
4.應急預案。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火災發生時的疏散路線和滅火措施。應急預案應包括人員疏散、滅火救援等具體操作步驟。
通過這些應用方式,園林景觀在社區消防空間中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提高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實現了環境與安全的雙重提升。
三、基于風景園林的社區消防規劃創新策略
(一)突出重點,加大社會化宣傳教育力度
為了促進社區消防宣傳工作,要加大力度開展消防宣傳進家庭、進社區活動。開展消防社會化宣傳教育活動時,應在張貼海報的基礎上制定居民防火方面的公約,建立社區義務消防組織,除了開展常規的檢查、維護與保養社區公共消防設施之外,還要了解階段檢查的工作重點,審時度勢地開展專項方面的宣傳工作,如針對老年人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工作、針對居民電瓶車火災進行專題宣傳、針對兒童寒暑假開展防溺水宣傳。在火災高發期,要通過組織宣傳隊、廣播、新媒體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家庭逃生自救、火災撲救與安全疏散方面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演練活動,制作并發放居民家庭火災預防與個人自護手冊,確保居民可以接受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4]。
(二)綜合居住人群的需求,從功能入手
社區住宅小區居住人口眾多,各個年齡階層的都有,每個年齡段對小區環境的需求點都不一樣,這就要求小區環境在保證綠量的同時,能提供多種不同功能的空間。消防場地的設置會出現大面積硬化場地,平時利用率較低,在景觀設計時應優先考慮在不影響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從社區的功能需求出發,將這些場地利用起來,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消防車道的利用。利用消防車道的通達性,結合成環的消防車道設置全齡化健康跑道,設置12米—15米寬的彩色慢跑道,同時利用車道轉彎處的一些較為開敞的空間設置休息區。停留空間作為跑道的補充,將生硬的消防車道賦予新的功能,與小區的整體環境能更好地融合,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2.消防撲救場地與回車場。撲救場地占地面積大,場地平整,視野開闊。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些開闊空間,將小區的功能性需求與之結合,對不同位置的撲救場地或回車場進行不同的功能規劃。兒童活動區:視線開闊,場地平整,便于看護,可以將兒童活動與之結合,同時增設一些可移動的兒童游樂設施,地面增設字母、跑道、數字等趣味性內容。城市會客廳:滿足青年人及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只需要改變地面鋪裝材質來劃分功能分區,增設部分可移動的太陽傘、花箱、坐凳等。室外健身場地:滿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設置一些可移動的健身器材,通過鋪裝分割出太極場地、廣場舞場地等不同的活動類型空間。運動場地:可采用地面劃線的方式設置羽毛球場,結合回車場地設置半場籃球場,同時放置活動的乒乓球臺。景觀節點、集散空間:處于景觀軸線或中間景觀節點位置附近的撲救場地應結合周邊景觀的形態,設置成花箱綠化廣場、特色鋪裝廣場,并在周邊設置坐凳等休閑停留設施,使得生硬的場地與景觀軸線和節點相互協調統一,形成整體[5]。功能區規劃做好后,通過環形健康跑道自然地串聯,形成一個功能豐富、步移景異的閉合環形功能帶,既利用了場地,又保證了綠化空間。
(三)結合小區景觀結構,從形態入手
在設計中,應打破消防場地的固有形態束縛,在保證滿足規范的同時對邊緣進行改造,可以通過變形、擴大、增加連接等手法,讓其形態與整體的景觀結構更加融合和呼應,成為小區景觀結構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通過改變其鋪裝形式,與整個小區的形態保持一致,如折線、曲線、直線等不同的構圖方式。從海綿城市的設計要求來說,大面積的硬化場地會造成地表徑流過大,“透水地面”是海綿城市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消防場地在消防驗收時必須為全硬化場地,占地面積較大,在景觀設計中應充分滿足海綿城市的設計要求,采用透水面層材料。目前,市場上透水仿石材鋪裝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且產品多樣,顏色豐富,相對傳統石材來說,采用透水仿石材鋪裝能保證鋪裝顏色無色差,規格統一,干凈清爽,能進一步提高消防場地的視覺感官[6]。
(四)加強防火巡查,及時整改火災隱患
日常防火巡查時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筑信息模型等前沿科學技術和建筑內部設置的視頻監控系統,結合每棟建筑特點及特殊消防安全措施,加大防火檢查和巡查力度。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立即改正,并跟蹤落實是否整改到位。此外,還應加強社區消防安全避難場所指向牌的設計,指向牌應設置在避難場所的醒目位置或主入口處,用于明確和指示應急避難場所的主入口,主標志應采用綠底白字,標識為“應急避難場所”。
結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風景園林景觀在社區消防規劃與建設中的作用愈發凸顯。通過加強風景園林規劃、提升市民安全意識以及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可靠的城市環境,為市民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白占勇,連曉飛.現場施工管理規劃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核心探尋[J].磚瓦世界.2021,(10).122,124.
[2]杜紅兵.試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現場施工管理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8,(24).188.
[3]曾和平.基于物互聯技術的智慧消防在高鐵站段管理中的應用探索[J].今日消防,2023,8(8):9-12.
[4]何鋒,秦文岸.淺談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減災,2023(07):38-41.
[5]王彩煥.如何開展社區消防宣傳教育[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0):121-123.
[6]孫杰.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網格化模式應用的幾點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8):124-126.
作者簡介:胡梅梅(1990— ),女,漢族,江西新余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