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舟
清晨5點,尚未天明,咸俊就已搭乘接駁車來到機場就位。她穿著深藍色工作服,扎著干練的高馬尾,背著一只手電筒,正蹲在停機坪上對一架經停飛機做全方位“體檢”。她時不時瞄一眼檢修清單,仔細檢查每個按鍵、開關是否歸位,指示燈是否正常工作……直到“把脈”結束,她目送飛機平安起飛后,又迅速奔向另一架飛機。
1997年出生的咸俊是地道的廣西柳州人。她生性活潑,也喜歡挑戰,從高中時就向往著有技術性和挑戰性的工作。大學畢業后,她選擇進入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分公司工作,成為一個飛機維修師。父母有些擔心地說道:“這是要在戶外工作的,無論嚴寒酷暑,還是白天黑夜,很辛苦的!”的確,一線的女性飛機維修師并不多,在維修分部的112人中,咸俊是唯一的女性。她笑著對父母解釋道:“女性的優勢是比較細致、耐心,相信我一定能勝任飛機維修的工作!”
第一次踏進停機坪,炎熱的天氣、刺鼻的機油味、嘈雜的環境,讓原本信心滿滿的咸俊一時有些不適應。深吸一口氣后,她迅速調整狀態,暗自打氣:“既然選擇了挑戰,就沒有后退的路可走。我一定要堅持下來,邁過這道坎。”從那天起,她就成了師父孫瑤的“小跟班”,聽師父細致講解每個環節的注意事項,觀察師父如何靈活運轉接送飛機的指揮棒、耳機、轉彎銷……下班后,她繼續學習檢修知識,查資料研究不同型號的飛機的維修技能,遇到難題就向師父請教。每當望著一架架飛機經過師父的檢修后飛上藍天,她都滿懷憧憬地說道:“我也要早日像師父一樣, 為飛機‘把脈治病!”
憑借這股鉆勁兒,咸俊很快熟悉了飛機維修的各個步驟,并逐漸開始負責飛機航前、過站、航后的檢查及日常排查故障的工作。等真正獨自操作時,她才體會到師父的辛苦,感覺似乎怎么填每天的工卡都填不完。面對這份辛苦的工作,她沒有退縮,反而有了更多挑戰自我的動力。
每到客機航前保障時分,咸俊都會雙手提著工具箱對飛機進行“日常問診”,檢查發動機,查看輪胎氣壓,判斷有無異常油液滲漏……其中,測量飛機輪胎氣壓是最讓她緊張的一步,因為她要用到九個小工具,稍有不慎就會把小工具掉落到輪胎外殼里,只有拆掉外殼,才能把小工具拿出來。每到這時,她都屏氣凝神,旋出防塵帽之后,又快速把輪胎氣壓表接上,再仔細檢查工具是否齊全。面對這項工作,她說道:“如果發現零件少了,就必須找到,不然飛機是不能放行的。我們的放行是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承諾,一次也不能出錯。”
除了當“飛機醫生”,從接機、檢修到送機,都屬于飛機維修師的工作內容。對咸俊來說,夜班也是個不小的挑戰。深夜十一二點的航班格外多,而復雜的深夜航后檢查每次要持續半個多小時。有時,她還會面臨一些需要重體力的工作,如拆卸、安裝機輪等。她和同事配合,打著手電筒進行拆卸和安裝,一忙就是十多個小時。
每年暑運期間,機場停機坪的地表溫度最高可達五六十攝氏度。檢修飛機時,咸俊的衣服總是被汗水打濕,又很快被曬干。汗水大顆大顆地砸在地上,她恍若未覺,對照檢修清單,里里外外細致地檢查完,確認無誤了,才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她直起身,和同事一起向機組人員送上充滿儀式感的“拜拜”手勢,目送飛機滑向跑道,沖向云霄。
在與飛機相伴日子里,咸俊迅速從一個飛機維修學員成長為成熟的維修師,還逐漸擔任起新員工的導師。她把自己的心得盡數傳授給新員工:“這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的工作,畢竟飛機不會照著書本出故障。”隨著航班越來越多,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但她總能從工作里找到樂趣,把檢查工作當成升級打怪。每完成一架飛機的檢修,每守護一架飛機平穩起落,每守護每一個旅客平安出行,都讓她成就感滿滿。
這個為挑戰而生的“95后”女孩,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高度的專注力、強烈的責任感來完成“飛機醫生”的職責,把每一天看似單調重復的工作做成夢想中的職業。咸俊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飛機安全,為藍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