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知許
高考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夢想,隨之而來的是積壓多日即將爆發(fā)的壓力。離校日,同學們聚在一起,不愿意看書,緊張、不舍、失落,五味雜陳。為了紀念高中的生活,我們打算放飛紙飛機。折紙飛機的步驟并不復雜,我卻折得很慢,一邊和朋友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一邊手指在對折的紙張上慢慢起舞。
趁著暮色四合,我們偷偷往教室窗外扔紙飛機,仿佛可以一眼望見它飛向裝滿無限未知的自由未來。當然,在發(fā)泄完這股沖動以后,我們還是會拉回理智,手拉著手跑出去撿起散落一地的紙飛機,并承諾紙飛機只會在我們的心底飛越黑暗。
對成功通過高考的我們來說,大學是一片嶄新的曠野,每個人在這片曠野上都有向各個方向奔跑的自由。但同時,大學讓習慣了固定軌道的我感到迷茫,不知道之后的路該怎么走。
面對迷茫,我只能慢慢學習如何在大學生活里、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規(guī)劃未來的生活。但很遺憾,最初的我選擇了一個極端錯誤的方向。我花了許多時間觀察別人,總是想知道別人在談論什么,在做什么。一段時間內,我過著“復制粘貼式”生活,就像一艘輪船行駛在風平浪靜的海面。
事實證明這只是假象,我沒看見遠處姍姍來遲的冰山,或者說,冰山冒出了頭,而我享受著舒適的航行,忽略了它。矛盾的爆發(fā)不是偶然事件,這要從我的一個高中同學說起。這個高中同學考入一所較好的高校,在朋友圈積極“曬照”,體驗新活動,加入志愿者行列,參觀古建筑等。這一樁一件都是在黑暗中的我窺見的別人身上的微光,我不無嫉妒地在宿舍中提及以他為代表的同學,艷羨他完美地融入了高校。
我實在是太關心別人的好生活了,能夠清楚地說出他們的周末活動。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不良心態(tài),就想從舍友身上找到豐富的活動痕跡,從學習到生活一件件對標她們,以此證明自己未曾泯然于眾人。同時,我又希望自己光風霽月,擁有一如既往的好人緣,于是積極參與宿舍中的任何話題,理所當然地“翻車”了。
那天下午,我本來在專心地看電影,畫面正巧卡頓了,便隔著耳機聽到舍友的對話。她們兩個談得興致勃勃,我不由好奇地追問細節(jié):“你們在說什么?”我摘下耳機,發(fā)現(xiàn)她們沒有答復我,我難免感到受傷,問她們?yōu)槭裁床焕砦摇?/p>
其中一個舍友隨口答道:“你怎么總是那么搞笑,不懂的你就不要問了,老是慢半拍。”我一下子愣住了,恍然意識到,原來在舍友眼中,我的一些行為很可笑。我感覺被刺傷了,同時開始反思自己,才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以來,我的生活狀態(tài)可謂嚴重偏航,猛烈地撞上迎面而來的冰山。
與其過度關注別人的生活,不如專心享受自己的生活。我慢慢地戒掉了一天刷三次朋友圈的習慣,在看完感興趣的圖文后點個贊,便將它拋擲腦后。在這個城市里,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航行路線,有伙伴一起玩很高興,一個人去逛博物館也能自得其樂。像高中扔出的那架紙飛機一樣,我依靠隱形的翅膀飛越了虛幻的黑夜,走進自己的微光中。
我經常想起八月長安在微博上發(fā)布的一段話:“日復一日平凡的每一天,都是連續(xù)不斷發(fā)生的奇跡。我們曾是讀歷史書的孩子,現(xiàn)在已是歷史中的人,付出了很多代價的、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我們感恩被幸運擊中,更愿意付諸行動,勇敢熱情地,去促成下一天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