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培海 崔秀峰 彭 斌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建筑工程施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然而,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傳統建筑工程施工方式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如成本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等。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則注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有更大的推廣優勢與應用價值。深入研究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具體措施,有助于推動建筑行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建筑工程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筑物的建造過程,將設計圖紙上的各種線條在指定的地點變成實物的過程。施工作業的場所稱為“建筑施工現場”或“施工現場”,也是俗稱的工地。建筑工程施工的特點包含以下5 點:
1)綜合性。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個領域和學科,包括建筑學、結構工程、電氣工程、給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等。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包括設計、施工、材料、設備等。
2)復雜性。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個環節和步驟,包括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作業、施工后的驗收和維護等。各環節都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以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和完成[1]。
3)多樣性。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工程類型和規模各不相同,包括住宅、商業、工業、交通等各個領域。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針對不同的工程類型和規模,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以及措施。
4)長期性。建筑工程施工往往需經歷較長的周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不等。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需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條件、人員素質、材料供應等,才能合理安排工期和保證工程質量。
5)創新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建筑工程施工需不斷更新和完善。新的施工技術和方法不斷涌現,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相關人員也需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方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是指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的管理,節約資源并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旨在實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四節一環保”目標,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與具體體現。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應遵循一系列原則,確保施工過程環保、高效,具體為:第1,節約資源是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原則。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規劃和利用各種資源,包括水資源、能源和土地等。通過優化施工方案,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第2,保護環境是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原則。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如設置合理的揚塵控制措施,避免揚塵的產生和擴散;采用低噪聲設備和技術,降低施工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對施工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2]。第3,提高效率是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重點關注的原則之一。通過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縮短施工周期和成本。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還可提高經濟效益。第4,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應遵循可持續性的原則。施工過程中應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環保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可以確保建筑物的長期環保性能和使用壽命,同時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第5,人性化也是綠色施工的重要原則之一。應關注施工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綠色建筑施工應注重人性化設計,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和宜居性,使建筑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傳統建筑工程施工往往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第1,傳統施工管理方法不夠成熟,效率低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導致施工周期延長,成本增加。第2,傳統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多的浪費現象,如材料浪費、能源浪費等,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傳統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例如,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粉塵、廢水等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此外,傳統施工中使用的某些建筑材料也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對環境造成潛在威脅。
傳統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難度相對較大:第1,傳統施工方法和技術相對落后,難以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容易出現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第2,傳統施工過程中涉及的人員、設備、材料等資源類型較多,協調管理難度較大,容易出現資源浪費和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在環境友好與資源節約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第1,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強調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和環保的建筑材料,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和消耗。促進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第2,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注重減少建筑廢棄物的產生,通過優化施工流程、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和排放。這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還降低了處理建筑垃圾的成本。第3,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還注重節能和減排,通過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和設備,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3]。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注重工程質量與安全保護:第1,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第2,綠色施工強調使用高品質的建筑材料和先進的施工技術,不僅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和穩定性,還增強了建筑的安全性能。第3,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注重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從而進一步保障工程質量。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在推動建筑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以下重要作用:第1,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促進了環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應用與推廣,為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方向。通過采用環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不僅降低了自身對環境的影響,還為整個建筑產業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典范。第2,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注重優化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過程,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性能。不僅有助于降低建筑的運營成本和維護費用,還有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回報率[4]。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第1,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提高了人們的居住質量和生活環境。通過提供舒適、健康、安全的居住環境,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促進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第2,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雖然初期投資可能較高,但是在長期運營過程中,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通過節能、減排等措施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投資回報率。此外,隨著消費者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給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和競爭優勢。第3,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的和諧進步。
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選擇高效節能設備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關鍵措施之一。這些設備通常具有更高的能效比,能夠在施工過程中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例如,可以選擇使用高效電動機等節能設備,以減少照明和動力設備的能耗。
優化施工流程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重要途徑。通過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時間,可以減少重復工作和能源浪費。例如,在減少能源消耗前進行詳細設計和規劃,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修改,從而減少能源消耗。此外,還可以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在建筑設計階段,注重建筑的保溫和隔熱性能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合理設計建筑的外墻、屋頂、窗戶等部位,可有效減少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例如,采用保溫材料和隔熱材料增強建筑的保溫性能;使用遮陽窗簾、百葉窗等遮陽設備減少建筑的熱損失;合理設計建筑的通風系統,利用自然風力進行通風換氣,減少機械通風的能耗[5]。
減少揚塵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灑水、覆蓋等措施減少揚塵的產生。例如,在施工現場設置灑水設備,定期對施工區域進行灑水;對于易產生揚塵的施工環節,如土方開挖、運輸等,可采取覆蓋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揚塵的擴散。
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應注意噪聲控制,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免在夜間或早晨進行噪聲較大的施工活動。同時,使用低噪聲設備,采取隔音措施等,減少施工噪聲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
廢棄物的處理也是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分類收集和處理施工廢棄物,確保廢棄物得到妥善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例如,對可回收的廢棄物,應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廢棄物,應進行安全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同時,應建立廢棄物管理制度,明確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和責任人,確保廢棄物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水資源管理制度是實現節水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制訂用水計劃和用水標準,合理使用和分配水資源,有效避免水資源浪費。同時,建立用水計量和統計制度,對施工過程中的用水量進行實時監測和記錄,及時發現和糾正浪費行為。
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收集雨水用于施工和清洗等用途是實現節水目標的有效途徑。可通過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起來并儲存起來,用于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養護、清洗設備、沖洗廁所等,減少對市政供水的依賴,降低用水成本,同時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
使用節水型設備和器具是實現節水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可使用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節水型衛生器具,以降低用水量。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噴淋式澆水、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此外,還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技術,對用水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和調節,確保用水量得到合理控制。
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節地的關鍵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應根據施工需求和現場條件合理規劃場地,盡量避免對土地的過度占用和破壞。在施工前,應進行詳細的現場調查和規劃設計,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合理布置施工設備和材料堆放區域,減少對臨時用地的需求。同時,應考慮施工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靈活調整場地布局。
2)優化土方開挖和回填方案。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土方的開挖和運輸,減少對土地的擾動。通過精確的土方計算和合理的開挖順序,減少不必要的土方開挖和回填量。同時,對于開挖出的土方,還應盡量進行回填和再利用,減少土方的外運和處理成本。此外,應采用先進的土方施工技術,如逆作法、蓋挖法等,減少對土地的占用和破壞。
3)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建設一些臨時設施,如辦公區、生活區、材料堆放區等。這些設施的建設盡量減少對土地的占用和破壞,在選擇臨時設施的位置時,應重復考慮周邊環境和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盡量選擇閑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進行建設。在臨時設施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也應注重環保和節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施工完成后,及時拆除臨時設施并將土地恢復原狀,確保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6]。
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中,應選擇環保、無毒、低污染的建筑材料。這些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環保性能,能夠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例如,選擇使用環保涂料、環保板材等綠色建筑材料,減少甲醛等有害物質的釋放。同時,在選擇材料時,應考慮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以促進材料的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
盡可能利用可再生材料是實現環保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可再生材料具有可持續性和低資源消耗的優點,可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例如,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選擇使用竹子、再生塑料等可再生材料替代傳統的木材和塑料材料。此外,還可對廢棄物資源進行再利用,如利用廢棄磚石制作再生混凝土等。
對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剩余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也是實現環保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建立材料回收體系,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材料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可以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和減少浪費。例如,將廢棄混凝土塊進行破碎、篩分和再利用,制作成再生骨料用于新的混凝土結構中;將廢棄木材進行再加工和利用,制作成新的家具或建筑材料等。
與傳統建筑工程施工相比,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有諸多優勢,并逐漸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為了更好地推廣和應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領域可以從節能、環保、節水等多個方面入手,加強相關研究和實踐,從而在未來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注入更多的綠色元素,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宜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