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霽云

加利福尼亞州白人騎手,1957年


在紐約,哈斯拍攝了大量彩色街拍,嘗試了當時令人耳目一新的長曝光,模糊、抽象、氛圍氤氳,勾勒了都市里車水馬龍、行人匆匆的流動圖景。哈斯自己將這種創作解釋為“由運動構筑起來的流動的色彩”。

彩色紐約,1952—1962年

彩色紐約,1952—1962年

第三大道的反思,1952年

彩色紐約,1952—1962年

加利福尼亞州,1977年

彩色紐約,1952—1962年

66號公路,1969年

多巴哥,1968年,選自《創世紀》

新英格蘭,1973年,選自《創世紀》

馴馬,哈斯的動感照片十分出色,就像流動時間拉出的幻影,與印象派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冰島附近的蘇爾采火山,1965年,選自《創世紀》
恩斯特·哈斯(ErnstHaas,1921—1986),生于奧地利,一生致力于攝影探索,被美國《大眾攝影》雜志評為世界上最有創作思想的10位頂級攝影大師之一。他是老一輩攝影家中將彩色攝影推向一個高峰的大師,他的作品改變了很多人對彩色攝影的創作觀念。
哈斯走上攝影的道路,始于一次偶然的發現。那天,他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看到了一張拍攝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玻璃底片。哈斯后來回憶說:“它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的那間小暗房,他在里面沖洗照片時的情景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此時,我覺得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自己?!?/p>
父親留下的玻璃底片,引起了哈斯對攝影濃厚的興趣。后來,當哥哥問他將來靠什么為生時,連一臺像樣的相機都沒有的哈斯脫口而出:“照相機。”于是,哥哥分給哈斯一塊20磅重的人造黃油。當時,剛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奧地利糧油奇缺,哈斯用這塊黃油,從黑市上換來了平生擁有的第一部相機——Rolleiflex(相機品牌,祿來福來)。他用它拍攝黑白照片,后期又轉用徠卡相機,并將徠卡持續用了一輩子。
1947年,當羅伯特·卡帕看見哈斯的關于遣返奧地利戰俘的照片時,他邀請哈斯到巴黎加入新成立的馬格南圖片社。這是哈斯事業中一個非常成功的開端,后來他成了同時代最有影響的攝影家之一。此后,他的照片被廣泛地刊登在世界各國一些主要雜志上,如《生活》《假日》《國家地理》《巴黎競賽》等。
1951年,哈斯漂洋過海來到美國。他開始彩色攝影實踐,很快便有了成果,兩年之后,《生活》雜志連續兩期用24個版面刊出了他的紐約城彩色照片《一個魔幻城市》,這在黑白占據主導的年代是罕見的。雜志主編這樣解釋:“紐約已經被大量的各種藝術表現方法所描繪,但新的探索者總是在尋找更新的奇跡。哈斯用彩色構成的圖案,微微晃動的反光板為神奇的紐約注入了新的藝術生命?!?/p>
每一個時代都有奇跡發生,但機會總是屬于那些樂于嘗試新事物的人。正如哈斯所說,自己從黑白轉彩色沒什么特殊原因,只是因為彩色膠片已經技術成熟。當新事物來臨,我們害怕失敗,作繭自縛,而探險者卻從不斷失敗中屹立起來,獲得新生。
1962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為他舉辦“彩色攝影”展覽,這是該博物館第一個彩色攝影作品展覽,時隔14年后,才展出第二個彩色攝影展覽。可見,哈斯被譽為“色彩魔術師”“彩色攝影先驅”,名副其實。
其中,哈斯的動感照片尤為出色,《斗牛》《野馬》《馴馬》等作品,就像流動時間拉出的幻影,與印象派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哈斯在拍攝這些動感作品的時候,仔細地觀察和研究各種動態,力求使自己身體的動作與動體的活動協調,并決定自己在快門開啟的那段時間里所采取的行動。
他沒有什么固定不變的快門速度。他說:“我喜歡隨機應變,這樣可以給我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更加豐富多樣的視覺組合?!惫沟膭痈姓掌焉?、時間和造型一起加入到拍攝的“決定性瞬間”之中,美到令人窒息。
功成名就并不構成哈斯探索止步的條件,1971年他出版《創世紀》,發行30萬冊,創美國畫冊銷售最高水平?!秳撌兰o》(TheCreation)是哈斯用12年時間拍下的宏大主題,表現地球的誕生、地球上各種原始動力和繁衍在地球上的動物、植物等“蕓蕓眾生”及四季變化。《創世紀》以新生的視角,用彩色攝影表達人類開眼看世界的新奇。
1986年,恩斯特·哈斯獲得了哈蘇攝影獎(HasselbladAward),這是對他為攝影藝術貢獻了重大成就的肯定。同年,他在紐約死于中風,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