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越
(北京城建華威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24)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區域經濟發展。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新建、改建、擴建市政道路工程數量增多,其中包括一些跨越既有線路的情況。此類工程對既有線路的交通影響較大,是施工重難點。轉體橋是采用轉體法施工的橋梁,先在非設計軸線位置處對橋梁結構進行澆筑或拼接成形,然后轉體就位,既保證了施工安全,又提高了施工效率,還能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水平。以下結合實踐,探討市政道路工程上跨繞城高速公路的施工組織方法,以供參考。
某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全線約37.5km,采用雙向4 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60km/h。該道路施工期間,DK27+198.818~DK29+387.968 段是一座橋梁,全橋長2 189.15m,其中,18#~21#墩為上跨繞城高速公路。該繞城高速公路通行時速為100km/h,道路寬度為48m,采用雙向10 車道設計。新建道路與既有線路的夾角為99°,凈空為7.9m。本工程施工期間,為最大限度地減小對繞城高速公路的影響,采用轉體施工方案。
(1)橋梁轉體施工,需在高速公路封閉交通的天窗點內進行,施工前與相關單位對接,針對轉體中可能影響線路的風險源,制定有效的防護措施。
(2)連續梁轉體前,全面檢查連續梁,清除梁面所有材料,并對梁端進行封閉,轉體過程中,嚴禁人員上橋,防止物體掉落至下方路線。
(3)中跨合龍段施工和橋面系施工要在高速公路天窗點內進行,時間緊、任務重,對施工組織和質量安全管理要求較高。
(1)施工準備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編制、審批施工方案、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提報施工計劃、轉體前技術準備和物資準備、懸臂梁稱重、配重等。
(2)試轉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預緊鋼絞線、試轉數據測試、試轉監測參數、試轉后轉盤臨時固定等。
(3)正式轉體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線路封鎖與防護、梁面防護與轉體設備確認、轉體勻速轉動、梁端精準對位、過程監測及測量、轉盤固定、梁面照明設備拆除、檢查人員撤離線路等。
(4)合龍段施工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中跨合龍段鋼殼安裝、鋼筋綁扎、模板支設、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預應力管道壓漿、遮板混凝土澆筑、護欄安裝等。
(5)收尾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永久柵欄恢復施工、臨時柵欄拆除施工、承臺基坑回填等。
轉體結構是橋梁轉體施工的關鍵,由下轉盤、球鉸、上轉盤、轉動牽引系統組成,轉體總重量達9 000t。其中,球鉸結構組成見圖1,它是轉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轉體作業中起到結構骨架的作用,為轉體提供必要的支撐。轉動牽引系統提供動力,由計算機進行操控,精準控制變頻器頻率、上下頂壓力、油缸實際位置、油箱溫度等參數,以保證19#、20#墩轉體同步。

圖1 球鉸結構組成示意圖
準備工作完成后對橋梁試轉體,技術要點包括以下內容:
(1)預緊鋼絞線。先用千斤頂逐根預緊鋼絞線,再用牽引千斤頂整體預緊,對稱、重復多次進行,確保鋼絞線均勻受力,水平纏在轉盤上。
(2)啟動泵站。在主控臺上,控制2 臺千斤頂同時施力試轉,若不能轉動,需增加助推千斤頂,以克服靜摩擦力。
(3)試轉過程中,監測每分鐘轉速、點動位移、慣性位移、應力、牽引力等參數變化,為正式轉體提供依據。
(4)試轉完成后,臨時固定上、下盤,利用預留的螺紋鋼交叉固定,使用鋼楔塊填塞撐腳部位,正式轉體時,直接切斷即可。
正式轉體施工時,先確認外部條件,包括現場、技術、機械、人員的準備情況,同時,各項監測項目必須達標。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轉體前監測項目及檢驗方法
正式轉體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分析試轉時的數據,整理控制轉體的詳細數據。接到轉體指令后,啟動動力系統,按照預設參數控制油表壓力,實現自動轉體。
(2)19#墩梁轉體98°,利用天窗點一次完成;20#墩梁轉體81°,利用天窗點一次完成。
(3)轉體過程中,監控系統設備和轉體部位的運行情況,出現異常時,需停機處理,排除隱患后,繼續轉體。
(4)加強對懸臂端位置、懸臂端梁頂標高的觀測,為精確就位提供依據。其中,使用千斤頂點動控制、調整軸線偏差,將中線偏差控制在15mm 以內;使用千斤頂在上、下盤之間起拱,調整高程,將誤差控制在10mm 以內。
(5)轉體調整就位后,對上、下轉盤封固處理。焊好預留鋼筋,外側支模澆筑混凝土,在上轉盤接口處預埋壓漿管。待混凝土凝固后,對空隙進行灌漿處理,以確保上、下盤混凝土密實。
中跨合龍段施工工藝流程:預埋鋼殼→臨時鎖定→合龍鋼殼安裝→鋼筋安裝→澆筑混凝土→養護→張拉壓漿。本工程中,為保證合龍時鋼殼的搭接長度,降低因轉體施工梁體位置偏差增加的合龍難度,鋼殼邊段、中段接口采用斜邊設計。施工技術要點包括以下內容:
(1)轉體前,在梁端梁體內預埋鋼殼N1 塊,預埋長度為0.97m,與懸臂梁混凝土牢固連接。轉體完成后,梁間空隙用N4 塊、N1 塊鋼殼焊接封閉。
(2)在20#墩施工范圍外,采用汽車吊將合龍段鋼殼吊至墩頂處,在天窗點分塊運輸至合龍段。安裝時,在每塊板上焊接2 個吊耳,用吊葫蘆進行吊裝。
(3)待邊、中塊鋼殼焊接牢固后,在鋼殼內部綁扎跨中合龍段鋼筋,使用微膨脹混凝土澆筑,初凝后,涂刷養護劑保濕養護。
(1)19#墩基坑現狀坑底距離原地面1m,在轉體施工完成后,基坑回填時,安裝永久防護柵欄,基坑兩側柵欄基礎采用人工開挖,安裝柵欄時,與既有防護柵欄順接。
(2)柵欄安裝過程中要預留通道,在天窗點內人工拆除柵欄內側臨時防護柵欄,并封閉通道。
(3)永久防護柵欄基礎采用混凝土基礎,尺寸為20cm×20cm;防護網采用浸塑鐵絲網,尺寸為1.8m×2.8m,上部是50cm 的刺絲滾籠,形式與原有柵欄保持一致。
轉體施工中,需要識別風險源,并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突然停電,表現為電路破損、停電計劃未及時掌握。控制措施:施工前由項目部安全總監組織作業隊負責人、電工整體排查轉體施工的電路、設備,與供電局聯系,掌握一周內的停電計劃,現場配備移動式發電機。
(2)梁體不穩,表現為梁體滑移、墜落、傾覆等。控制措施:嚴格按照配重方案中的材料和位置進行配重,在垂直于橋梁縱向方向上,采取防滑移措施,轉體前檢查應急通道,以確保順暢,備齊應急救援物資。
(3)轉體異常,表現為轉體不能正常啟動、牽引系統故障、梁端標高突變、轉動突然加速等。控制措施:將滑道上的雜物清理干凈,檢查牽引設備性能,按照計算的牽引速度設置油泵流量,轉體過程中安排專人進行數據輸入及監控。
(4)機械故障,主要表現為牽引設備損壞。控制措施:進場設備及時送檢,送檢合格后試運行,轉體前檢查設備連接情況,確保各部件連接穩固,接觸良好,配備機械構件的備件。
轉體施工中,為避免受轉體作業、梁體撓度、溫濕度、傾斜度影響,應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轉體參數控制。詳細計算懸臂梁轉動角度、轉盤及梁端轉動水平弧線距離、牽引索行程。在計算機自動控制界面上,輸入數據進行交叉檢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試轉時,詳細記錄轉體角速度、梁端線速度,判斷是否滿足轉體時間要求。測量人員需測量10mm、5mm 和3mm 三級點動時懸臂端轉動水平弦線距離數據。正式轉體時,根據轉臺標識的轉角刻度和梁面軸線進行雙控,避免欠轉或超轉。
(2)梁體撓度控制。轉體過程中監測梁體撓度變化,若撓度過大,可提高配筋率或增加張拉預應力鋼筋,以適當增大梁高,減小撓度。
(3)溫濕度控制。溫度、濕度會影響轉體施工質量,必須加強自然環境考察,分析、記錄溫濕度變化,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因素的干擾。轉體前,需要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掌握天氣變化并準備好物資。遇到大雨、大霧或風力>4 級以上的天氣時,不進行轉體作業。本工程中,轉體施工是在風力≤4 級的氣象條件下進行。
(4)傾斜度控制。轉體作業中,所有重力集中在球鉸上,受外力作用,梁體可能發生傾斜。對此,可安裝千斤頂設備,準確計算結構的重心位置,通過調整千斤頂來控制傾斜度。
隨著市政道路工程增多,上跨繞城高速公路較為常見,只有合理制訂施工組織方案,優化配置人、機、料等資源,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才能保證現場作業有序進行。本研究可為類似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管理提供參考,以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