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楓,孟 沛,魏旭文
(濱海縣動物衛生服務站,江蘇 鹽城 224500)
隨著非洲豬瘟病毒進入我國,給生豬養殖帶來極大危害,各生豬養殖企業為應對非洲豬瘟病毒的侵入,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上了一個臺階。同時也給企業防控其他疫病提供了好的基礎。2020年濱海縣一規模豬場(公司)在成功創建了國家級無非洲豬瘟疫病小區后,2021年又對該場豬偽狂犬病進行了凈化,取得明顯成效。現將該豬場對豬偽狂犬病凈化工作做法及效益評估介紹如下。
該豬場是一集團全資子公司下的一個分場,于2010年建場,占地面積11.13 hm2(167畝),目前飼養杜洛克、長白豬和大約克三個品種,共有種豬1 500頭,年出欄種母豬10 000多頭。。
非洲豬瘟肆虐下,整個公司不斷升級生物安全防疫設備與生物安全體系,并取得了優秀的成績,2020年成功創建了國家級無非洲豬瘟小區。在完善的配套設施與成熟的體系下,根據豬偽狂犬疾病凈化示范創建場的凈化工作要求,開始對豬偽狂犬開展專項凈化工作,成立了豬偽狂犬凈化專項工作組,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安全制度和嚴格的疫苗免疫、疾病監測、生產管理操作規程,并開展效果評估工作,同時不斷完善場內外豬偽狂犬凈化工作方案。持續開展豬偽狂犬病凈化維持工作:2020年至2021年公司新建洗消烘干中心一座;建設人員隔離中心和物料倉儲靜置中心等。通過將場內飼料運輸車輛中轉改成場邊中央料塔中轉,降低了車輛流動頻率,減小了風險,不斷地完善了生物安全體系,確保豬群凈化工作的落實。
為全力保障豬偽狂犬陰性場創建成功,該公司專門成立了偽狂犬陰性場創建工作專項小組,公司負責人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結合生產、行政、種豬場場長、畜牧獸醫技術主管、財務、后勤保障等各方面人員參加,各單位各部門分工精細、職責明確、凝心聚力,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豬偽狂犬病陰性場創建工作。
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豬的繁殖障礙性傳染病。該病可引起妊娠母豬流產、死胎,公豬不育,新生仔豬大量死亡,育肥豬呼吸困難、生長停滯等,并且豬場偽狂犬凈化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工作,為此該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持續開展凈化,落實各項凈化措施。凈化措施包括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種源管理、疫苗免疫、疾病監測、生產管理等5個大方面。
2.2.1 建立并完善各項生物安全體系
生物安全是一個豬場生產穩定的基石,公司內制定了以“臟凈分開,單項流通,小區域管理、內防交叉”為基本原則的生物安全制度,對門衛、生活區、生產區、棟舍、生物坑、醫療廢棄物、售豬房等不同崗位、不同區域均制定了詳細的生物安全操作規范。
場外配套建立相應的“外防病源輸入”生物安全體系,投資建立車輛“沖洗、消毒、烘干”一體化的洗消中心,引進先進的生物安全設備,引進全自動高壓清洗設備,對進場車輛進行全面洗消,建立了人員及物資進場前的消毒隔離中心以及豬只轉移中轉中心,為達到更高的生物安全等級提供保障。此外,公司還完善了內審制度,加強日常工作監督檢查與復盤改善工作,查漏補缺,不定期對公司的各項SOP和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
2.2.2 加強種源管理
后備豬是一個豬場的未來,也是豬場疾病引進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該公司參照集團江蘇山東省區后備豬引種操作規范進行,每次引種后備豬,豬偽狂犬野毒抗體全檢和豬偽狂犬抗原混樣檢測,只引種豬偽狂犬野毒抗體和豬偽狂犬抗原陰性豬只,豬只到場后經過隔離1月后再次采血檢測,若發現豬偽狂犬野毒抗體和豬偽狂犬抗原陽性,本批次豬只全部淘汰,只有免疫和檢測均合格方可進入后備母豬群。
2.2.3 全力做好疫苗免疫
目前,疫苗免疫是依然是豬場預防豬偽狂犬疾病發生的重要措施,為了保證疫苗良好的免疫效果,該公司重點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購買質量可靠的疫苗,豬偽狂犬疫苗一直采用西班牙海博萊進口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二是針對不同的豬群制定不同的免疫計劃,種豬群每年在3月、6月、11月進行3次普免,生長豬在8周和12周各進行1次免疫,后備豬在引種3周和7周各進行1次免疫。三是免疫后抗體檢測,評估免疫效果,根據免疫效果及時調整免疫計劃。同時每年秋冬季節,根據社會豬場豬偽狂犬流行趨勢,適當增加免疫頻次,以提高豬群豬偽狂犬抗體水平,增加保護力。
2.2.4 認真做好豬偽狂犬病毒監測
嚴格遵照集團江蘇山東區日常豬偽狂犬病監測規范的要求,每月中下旬對公司種豬區(不同胎次,不同階段,不同棟舍)和育成區(不同周齡)按比例進行抽樣監測,所采樣品送至江蘇農科院(PCR檢測抗原)或連云港動保中心(PCR檢測抗原、ELISA檢測抗體),并結合場內實際情況和歷史檢測結果記錄,分析豬場豬群健康狀況和重要疾病動態變化情況。
2.2.5 全力加強生產管理
1)制定詳細的生產流程規范,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2)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制定詳細的考核激勵體制。3)外派技術人員到集團內外培訓學習,揚長補短,不斷提高生產管理技術水平,提高豬群健康水平。
該公司豬偽狂犬凈化專項工作組成員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對近期的凈化工作成果進行匯總分析,總結經驗和不足,針對存在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制定詳細的解決方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凈化技術方案,保證凈化工作有序開展和推進。
1)動物疾病預防為主,該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依托集團防控標準嚴格執行落實到位。另外,由獸醫團隊負責生物安全定期檢查,不斷彌補生物安全漏洞,更新相關防控流程并定期對員工進行生物安全培訓及考試,提高全員生物安全認知。2)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并通過視頻連線監控、定期巡查等方式,確保養殖環節的安全。3)依托集團內資質獸醫檢測實驗室,實時反饋豬場內部豬群健康動態,豬場外部生物安全防控情況。4)全力配合并服從省、市、縣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指導與監督檢查。
通過前3年的防控凈化實踐,該公司生產效益逐步上升,其中PSY指標得到了明顯改善與提升,第一年PSY同比增長219%,第二年PSY同比增長65%,第三年PSY同比增長103%。在提高生產數據與改善豬群健康的同時,凈化成績也為養殖場帶來了經濟收益。凈化工作三年以來,此項目為該公司累計增收約433萬元,累計節省費用藥物費用84萬元,總收益達517萬元。
投資回報方面,該公司包括生物安全相關硬件改造費用以及人員和檢測費用,前3年累計投入約73萬元,投資回報率遠遠大于100%。同時因內售集團其他場優質種豬,加上非洲豬瘟期間的高利潤,每年為集團間接盈利上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