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容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江蘇 南通 226007)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受眾獲取信息和進行娛樂活動的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而新媒體以其高效傳播、廣泛滲透和靈活交互的特點迅速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同時,傳統報紙逐漸失去了對讀者的吸引力,無法再充分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因此,報紙美術編輯需要進行創新,通過更新穎的版面設計來留住讀者,鞏固報紙的媒體影響力,并在融媒體時代中保持競爭力。
在融媒體時代,報紙美術編輯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他們不僅需要負責報紙的版面設計和視覺效果,而且還需要適應新媒體的發展趨勢,為報紙注入創新元素以吸引讀者。在版面設計方面,美編通常負責決定報紙的版面布局、色彩搭配、排版風格等。一個優秀的版面設計可以提高閱讀的舒適度,使報紙更具吸引力,并突出重要的新聞內容。通過精心的設計,可以突出報道的主題和重要信息,增強傳達信息的效果。報紙美術編輯通過圖像、插圖和設計元素等視覺手段,在傳遞信息的同時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他們可以運用色彩、構圖、字體等元素來影響讀者的情緒和表達方式,從而吸引讀者對新聞的關注和理解。一個好的報紙設計可以更好地讓讀者產生共鳴,更深入地了解新聞事件[1]。在融媒體時代,報紙美術編輯需要創新地運用多媒體元素,如視頻、音頻等。他們可以將這些元素融入到報紙中,為讀者呈現更全面、生動的報道,從而結合文字和圖像,提高讀者的參與度和閱讀體驗。
同時,雖然報紙美術編輯在融媒體時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們更傾向于通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獲取新聞內容,而不再依賴傳統的紙質報紙。這導致傳統報紙的發行量和讀者數量逐漸下降,報紙美術編輯面臨著吸引和留住讀者的困境。新媒體平臺的多樣化和靈活性使得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獲取的新聞來源,并且可以隨時隨地與其他用戶互動和分享意見。相比之下,傳統報紙的交流和互動方式相對受限,讀者無法及時與作者和其他讀者進行互動,這也給報紙美術編輯帶來了創新的壓力。新媒體平臺為多媒體元素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視頻、音頻等。傳統報紙則相對缺乏這些元素,難以滿足讀者對多媒體內容的需求。因此,報紙美術編輯需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版面更好地呈現內容,并與新媒體平臺保持競爭力。
例如,在《南通日報》2022 年9 月8 日A1 版面中,報社美編就采用了大量的新媒體元素來增強報紙的吸引力和互動性。首先,在針對海太長江隧道的開工建設這一核心內容的設計上,美編人員將大標題和醒目的配圖呈現在頁面中央位置,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其次,為了呼應黨的二十大的時代主題,美編也通過合理安排版面空白和文字排列,在合適的位置配上具有黨的特色的紅色圖像標語,這也使得讀者對畫面分區一目了然,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閱讀內容。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強互動性,美編還在報紙中加入了二維碼和社交媒體標識,引導讀者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或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與報紙進行互動和分享。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紙質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保持競爭力并實現轉型發展,報紙等傳統媒體需要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在這個過程中,美術編輯的轉型發展對于充分展現他們在報紙信息傳播中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2]。
隨著新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的轉型,報紙需要適應新的發展道路,積極融入多元化的媒體形式,以提升新聞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這種工作環境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美術編輯承擔的工作內容增加了,不僅需要進行報紙版面設計和裝幀插圖設計,還需要根據不同的媒體平臺和信息呈現形式進行工作實踐。其次,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因為報紙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美術編輯需要在各個平臺上進行視覺藝術設計,以增強報紙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此外,美術編輯的功能定位也發生了轉變,由傳統的版面設計和裝飾美化轉變為視覺藝術策劃者和架構者。他們與其他崗位的工作者緊密合作,使報紙的視覺藝術設計與新聞內容更加契合,提升了傳播效果和品牌形象。最后,工作方式也需要進行調整,美術編輯需要更深入地參與新聞的生產和傳播過程,與文字編輯進行密切的溝通,參與新聞選題策劃,確保視覺藝術設計能夠根據不同的新聞主題展現出多樣性,提升新聞主題的呈現效果和受眾的審美體驗。通過適應這些變化和調整,報紙美術編輯可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在融媒體時代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優化新聞報道的效果,增強報紙的競爭力。
隨著報紙的轉型和發展,美術編輯除了傳統的報紙版面設計工作外,還需要承擔網站視覺藝術設計、新媒體視覺藝術設計等工作,這對他們的專業素養和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的崗位要求,美術編輯需要不斷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并與時俱進,使工作展現出動態發展的特點。他們需要增強受眾意識、交互意識和用戶意識,轉變工作理念和思維,以適應市場變化。此外,美術編輯還需要調研受眾審美需求,與受眾進行互動,收集反饋信息,并確保受眾在信息接收中獲得良好的藝術審美體驗。美術編輯在工作中要考慮新聞內容和傳播意圖等因素,確保紙媒在各個平臺呈現的視覺藝術設計與新聞內容相統一,從而提升視覺藝術設計在新聞傳播效果上的作用。在多媒體時代,提升報紙在多媒體中的識別度對于品牌構建至關重要。美術編輯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統一視覺設計和品牌標志等元素將有助于提升報紙的識別度。此外,與其他崗位的新聞工作者保持緊密聯系也是美術編輯需要做的。通過開展交流和廣泛互動,美術編輯能夠促使其他崗位的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考慮美術編輯的需求,從而優化整體的新聞報道效果。融合新聞產品與藝術設計是提升新聞產品品質的必要途徑,美術編輯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并與其他崗位的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報紙的發展。
以《南通日報》2020 年2 月17 日A3 版面為例,本期專題版面采用了雜志化的手法,極大提升了版面的吸引力和可讀性。具體來說,美編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合理放大了圖片和標題的比重,使其成為版面的焦點。其次,整體的版面設計中使用了留白的設計手法,在上下均留出了適當的空白區域。這樣的設計使版面更加舒適和清晰,為讀者提供了閱讀的空間和思考的余地。在插圖上又通過疏密有致的布局,創造出層次感和藝術感,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此外,對于關于南通各大醫院派往湖北一線的醫務人員的情況這樣字數較多的新聞信息,美編采用了直觀的統計圖表和圖形來代替文字描述。這種可視化方式能夠更直觀地傳遞信息,提高讀者的理解和記憶效果。通過以上設計手段,美編成功將《南通日報》的專題版面設計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符合現代受眾的需求和習慣。整體而言,這些視覺上的改進為報紙提供了更吸引人的外觀,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并增強了報紙在競爭中的優勢,推動報紙的發展和創新。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報紙美術編輯需要不斷創新,轉變編輯風格,準確判斷市場需求,在設計中追求時代特征,應用現代化的視覺設計理念,展現獨創性,并享受自由的創作空間,以提升報紙的吸引力和差異化競爭力。首先,美術編輯在實際工作中應進行更具時代性的文藝呈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審美觀念和藝術風格也在持續演變,美術編輯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在設計中突出時代特征,如運用簡約的設計原則等[3]。其次,美術編輯需要準確判斷市場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工作。了解受眾的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滿足讀者的期待,才能更好地提升報紙的吸引力。因此,在版面設計中,美術編輯需要考慮受眾需求,呈現出具有時代特征的設計。同時,美術編輯還需要認識到報紙作為一種商品擁有自身的屬性和形式對于新聞的重要性。通過將現代化的視覺設計理念運用于美術編輯實踐中,可以展現報紙追求創新的價值取向與前衛的美術編輯風格,引領多媒體視覺設計潮流。報紙在呈現新聞信息時不僅可以使用文字,還可以利用版面設計語言、圖像化語言和數據化語言來提升時代感。此外,報紙還需要挖掘自身固有的優勢,并通過提升美術編輯的獨創性來脫穎而出。美術編輯需要應用現代化的美術編輯理論和手法,展現對現代藝術的理解,以使報紙的美術編輯與新聞報道內容相互契合,并具有個人色彩和獨創性。最后,為了增強差異化競爭力,報紙需要為美術編輯提供自由的創作空間。給予美術編輯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報紙的美術編輯作品與眾不同,獨具特色。
以《南通日報》為例,報紙美編在部分版面的美術設計中融入了南通當地的地域特色,例如,選擇了南通市內著名的景點、地標建筑,如濠河、如皋樓、港閘古鎮等,并將它們巧妙地融入到報紙版面的設計中。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場景被精心捕捉并藝術化地呈現在報紙的版面上,通過高清圖片或手繪插圖的方式,展示了南通的獨特魅力。這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而且也讓讀者對家鄉的美景有更直觀的感受和認知。在2018 年10 月16 日A6 專版的話劇《張謇》的報道中,美編人員選擇了更加古典的配色和花紋,并搭配了劇團表演的現場照片、主創人員深入港閘區體驗生活的照片、張謇所創辦的民族工業歷史遺存的現狀照片等。這樣的設計選擇不僅能夠展現劇目的整體氛圍,還能通過圖片和照片的呈現方式增強報紙的視覺吸引力和資訊性。這些創新的設計元素為《南通日報》帶來了獨特的美術編輯風格,突出了南通地域特色,增強了報紙的吸引力和差異化競爭力。
在融媒體時代下,報紙美編需要積極適應并掌握新媒體平臺,以提高自身的美術編輯技術和創作能力,通過關注一些專門發布藝術設計內容的微博賬號和微信公眾號,美編可以獲取到行業內同行制作的優秀作品,了解最新的設計趨勢和技術應用,為自己的美術編輯工作提供靈感和參考。另外,有一些專門的設計推送網站,例如behance、dribbble、thenounproject 等,這些網站定期發布最新的設計案例和創意作品。通過學習和借鑒這些作品,美編可以了解到各種新穎的設計風格和技術手法,從中受到啟發,并將其運用到報紙的版面設計中。一些專門展示報紙版面設計的網站也是美編獲取靈感的好資源。通過觀摩網站上的優秀的設計案例,美編可以學習到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報紙版面設計,提升自己的編輯能力[4]。
為了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需求,報紙美編可以通過參與業務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新媒體技術和創作能力,并了解最新的設計趨勢和工具。報紙出版機構可以定期組織內部培訓活動,邀請專業人士和行業領導者分享新媒體技術、設計趨勢和工具等相關知識。這些培訓活動可以采用線上或線下的形式,例如研討會、工作坊和講座,從而為美編人員提供學習最新知識和技術的機會,同時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培訓中,美編人員可以學習和掌握一些新媒體技術,如圖像處理軟件、排版工具等。通過參與這些培訓課程,美編人員還可以了解最新的設計趨勢,如平面設計、色彩搭配、排版布局等方面的發展動向。此外,報紙出版機構還可以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以幫助美編人員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技能。這包括訂閱設計雜志,使他們隨時掌握最新的設計資訊;購買設計書籍,深入了解設計理論和實踐;提供專業軟件,使他們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各種工具完成工作。
報紙美術編輯在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需求中,需要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審美觀。責任感是指對于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等方面的職業責任的認識和承擔。美術編輯作為媒體從業人員,在設計和編輯版面時,必須認識到自己所承載的責任,要有意識地為讀者提供準確、客觀、有深度的信息。他們應讓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將直接影響到讀者對新聞事件和話題的理解和判斷,因此需要時刻保持專業精神,避免主觀色彩的介入,以客觀中立的態度呈現事實。同時,報紙美術編輯還應運用審美眼光來進行版面設計。審美觀是基于對美感和藝術的認知與欣賞能力,在設計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美術編輯需要注重媒體內容與受眾之間的契合度,通過合理的布局和設計手法,使讀者在瀏覽報紙時能夠獲得視覺上的愉悅和信息傳達的清晰性[5]。他們需要關注配色、字體、排版等細節,確保整個版面的視覺效果與內容相協調,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獲取信息。此外,審美眼光還需要與時俱進,關注最新的設計趨勢和風格,以保持作品的時尚性和吸引力。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健康的審美觀使報紙美術編輯能夠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將媒體內容以優秀的形式呈現給讀者。通過提供準確、客觀的信息,并通過精心的設計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從而為報紙在融媒體時代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同時,秉持職業責任感和健康的審美觀也有助于維護媒體行業的聲譽和形象,推動媒體的進步與發展[6]。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下,報紙美術編輯需要積極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并進行轉型與創新。為了推動報紙美術編輯的創新,美編應主動擁抱新媒體,深入了解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方式。隨著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社交媒體、移動應用和在線內容平臺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報紙美術編輯需要主動掌握這些新媒體的特點和使用方法,以充分發揮它們在報紙美術設計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