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平 陸翠
由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或局部外傷所引起的腰背痛,大部分患者在去除誘因、改變不良姿勢、適當休息后可逐漸緩解,但有一小部分患者的腰背疼痛癥狀在休息后愈發嚴重,甚至影響夜間睡眠,導致翻身困難,反而起床活動一會兒能有所減輕,此類人群要當心一種特殊的風濕免疫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
發病特點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由于患者機體的免疫系統紊亂,導致炎癥侵犯骶髂關節、脊柱和外周關節,產生一系列病理改變,主要癥狀為反復腰背痛。該病多發于15~40歲人群,男女患病比可高達4∶1,年輕男性患病比例更高。男性患者的發病年齡通常較早,病情進展較快且相對較嚴重,女性患者一般發病較緩慢,病情相對較輕。目前,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既往研究發現,強直性脊柱炎與HLA-B27基因密切相關,具有一定遺傳傾向,發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主要癥狀
1.脊柱關節表現
強直性脊柱炎起病較為隱匿,患者的早期癥狀為下腰背部疼痛及晨僵,部分患者有臀部鈍痛,疼痛在休息時加重,活動后能有所好轉,可能有半夜痛醒、翻身困難等情況,癥狀常持續3個月以上,屬于“炎性腰背痛”。此外,患者可能出現跟腱、足底筋膜、髕骨、肋軟骨及胸骨柄等處疼痛,以及外周關節的炎癥表現,如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肩關節等部位發生腫脹、疼痛等不適。
疾病晚期可出現脊柱畸形和頸椎、腰椎、胸椎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髖關節受累的患者中,約有30%最終發展為髖關節骨性融合,導致患者無法正常行走。髖關節骨性融合是強直性脊柱炎致殘的重要原因。
2.關節外表現
(1)眼部癥狀:30%左右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眼部癥狀,如葡萄膜炎或結膜炎。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交替發作的眼睛疼痛、發紅、畏光流淚及視物模糊,眼科檢查可見患者角膜周圍充血、虹膜水腫甚至粘連,借助裂隙燈檢查可以看到前房滲出。每次發作時間多為4~8周,大部分為自限性,但有復發可能。眼部并發癥在男性患者中多見。
(2)炎癥性腸病:一半左右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經檢查可發現腸道黏膜炎癥,其中約4%~6%的患者罹患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為反復腹痛、黏液便及血便等。
(3)銀屑病:10%左右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并發銀屑病,且此類患者往往病情更為嚴重,更易出現外周關節病變。
(4)其他癥狀: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現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少數患者出現肺上葉纖維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房室傳導障礙、腎臟淀粉樣變和IgA(免疫球蛋白A)相關腎病等。
診斷方式
如出現相關癥狀,患者應盡早前往風濕免疫科??凭驮\,在??漆t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病情。
1.生化檢驗
患者一般要先進行血液學檢查。一般來說,強直性脊柱炎在急性期可導致炎癥指標升高,比如C-反應蛋白和紅細胞沉降率等。此外,我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陽性率約為90%,因此,患者需完善HLA-B27檢測。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HLA-B27陽性患者都罹患強直性脊柱炎,醫生會結合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做出病情診斷。
2.影像學檢查
疑似患者還需進行骶髂關節X線檢查、CT檢查和磁共振檢查等影像學檢查項目。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往往會出現骶髂關節病變,X線和CT檢查可以清晰地顯示關節結構的改變,如關節面模糊、骨質硬化、侵蝕、關節間隙改變及關節融合等。與X線和CT檢查相比,磁共振檢查對于該病的早期診斷更具優勢。磁共振檢查除了顯示關節結構的損傷改變外,還可以更好地顯示骨髓水腫等急性炎癥性的早期改變,以及脂肪浸潤、骨炎等特異性特征。
此外,出現紅斑脫屑樣皮疹、腹痛、血便等疑似并發癥癥狀的患者,需進行皮膚病理活檢和胃腸鏡檢查等項目。
高危人群應及時檢查
長期反復發作腰背部疼痛,伴有半夜痛醒、翻身困難情況,活動后疼痛有所緩解;伴或不伴有葡萄膜炎,反復發作不明原因的口腔潰瘍;家族中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或家族中有疑似患者,如年輕時出現腰背痛癥狀,逐漸駝背畸形者,應及時就診,尤其是有上述病情的青年男性應提高重視程度。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和護理方法
該病目前沒有根治方法,患者需要長期進行治療。早期診斷、科學治療有助于控制疾病進展,減輕患者病痛,改善生存質量。
1.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物、抗風濕藥物和生物制劑。非甾體抗炎藥物有助于改善疼痛、晨僵癥狀,抗風濕藥物能夠緩解關節炎性反應和并發癥,生物制劑可以調節免疫反應,從而緩解機體的炎癥反應。
患者應在風濕免疫科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擅自增減藥物劑量、改變用藥種類,可能導致肝腎功能、血液系統損傷,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用藥期間應及時評估用藥效果,觀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不良反應嚴重,醫生會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2.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脊柱關節明顯畸形、髖關節融合等顯著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可有效改善疼痛和關節活動度,但不能徹底控制炎癥,患者術后還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
3.自我護理
患者確診疾病后,應與醫生共同制定長期治療計劃,定期復診、配合治療。建議選擇稍硬的床墊,睡眠時盡量保持仰臥,避免軀體屈曲,糾正站立、坐臥時的不良體態,避免負重。堅持科學鍛煉,建議每天進行關節的牽拉、伸展練習,每周進行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和2次全身肌肉力量訓練,以維持良好的柔韌度和肌肉力量。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理療緩解疼痛。此外,吸煙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功能預后不良的重要危險因素,患者須嚴格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