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瀟
不知道您是否熟悉“休克”這一醫學名詞。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如果有人遇到重大變故、突聞噩耗,會表現得難以接受,然后昏過去。親友、路人隨即上前“搶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掐人中。那么,這種病理表現是休克嗎?用掐人中的方式能不能讓患者蘇醒?休克的正確急救措施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走近休克這種特殊的病理狀態。
休克不等于“昏過去”
休克是指機體遭受強烈的致病因素侵襲,比如因外傷、產后大出血而流失大量血液;嚴重腹瀉流失大量體液;發生大面積燒傷,血漿大量滲出;遭遇重大感染如膿毒癥;心臟功能障礙如心臟泵血量嚴重減少等原因,導致機體的有效循環血液量銳減,組織血流灌注廣泛、持續、顯著減少,細胞缺血、缺氧所引發的一種病理狀態。休克可導致患者血壓降低、出現意識障礙。如果不及時進行正確的急救,休克可導致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那么,影視劇中展現的昏倒場面屬于休克嗎?
事實上,大部分因情感沖突導致的昏倒不屬于休克,多數可能是血壓、心跳異常引發的一過性昏厥。在影視劇中,還有兩種昏倒的可能性:有的角色被人用手掌劈一下脖子,然后就昏過去了。這是頸動脈竇受外力壓迫,心臟供血減少,導致大腦神經缺氧缺血引發的昏厥。還有些角色看到恐怖的場面,感覺恐懼、害怕,進而昏過去。這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興奮所引發的昏厥。同理,生活中有些朋友暈血、暈針,體檢取血時看到針管或血液,便會血管擴張、心率下降,然后昏過去。
掐人中能治療休克嗎?
通常,由于害怕、暈血、暈針導致的昏厥,患者多數可以自行蘇醒。低血糖導致的昏厥,患者進食含糖食物或飲用糖水后可蘇醒。因心臟疾病導致暈厥的患者,必須在限定時間內進行搶救。部分頸動脈竇性暈厥患者可以自行蘇醒,其余患者則需要及時服用升壓藥等藥物進行急救。可見,不同昏厥患者的病因不同,疾病損害程度和救治方式有所區別。
掐人中時,拇指下壓鼻唇溝的中上三分之一處,對局部施加壓力,可刺激呼吸道和神經系統,令呼吸加深、加快,增加心輸出量,提高組織灌注量,改善血液循環,的確能幫助部分暈倒的患者蘇醒。但是,因大量失血、大面積創傷導致的休克,只有糾正酸堿失衡、抗感染、治療原發病,才能幫助患者脫離危險。
失血性休克的搶救措施
交通事故、高處墜落、機械擠壓等意外事件,可導致患者因出血、體液滲出發生失血性休克。一般而言,15分鐘內失血量少于全身血量的10%時,機體可以完成自我代償。若快速失血量超過全身總血量的20%以上,便可引起休克。嚴重的休克可能導致循環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對于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急救,應盡力尋找潔凈的長條狀衣帶包扎出血位置,同時嚴密觀察,做好防范措施,防止患者再次失血。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使用塑料繩、鐵絲等特別細的繩子給患者止血,以免造成新的傷害。急救人員應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其口腔、鼻腔內的分泌物,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避免誤吸引發危險。
120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會第一時間建立靜脈通路,即輸液,以補充血容量,保證患者的血液循環,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同時,對于低血壓患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以維持血壓,以免多臟器功能衰竭。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要進行氣管插管,幫助保持呼吸功能。轉運休克患者時,救護人員會讓患者的頭部靠近后面的抬擔架者。這樣做,便于醫護人員隨時觀察休克者的體征,以應對病情惡化。將患者送往醫院的過程中,患者頭部的朝向應與120急救車行駛的方向相反,以免由于車輛前進而加重腦部失血。
宮外孕等急癥導致的大出血休克患者必須第一時間送往醫院進行專業急救,否則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感染性休克(膿毒癥)的搶救措施
感染性休克即膿毒性休克(膿毒癥),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所引起的膿毒癥伴休克。該病的常見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菌,如腸桿菌科細菌、非發酵桿菌、腦膜炎球菌、類桿菌等,以及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也可能令患者發生休克。老年人、嬰幼兒、產婦、接受手術的患者,長期服用激素或免疫制劑的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更容易發生感染性休克。
患者發病后應轉入重癥醫學科(ICU)進行急救。醫生一般會在嚴密監測患者血氧飽和度、中心靜脈壓等指標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抗感染治療。如果不能明確病原菌,醫生會根據原發病灶、臨床表現,推測最可能的致病菌,選用作用強大、抗菌譜廣的殺菌劑進行治療。必要時會實施手術清除感染病灶。同時,對患者進行升壓和補液治療,改善患者重要器官、微循環及局部組織的灌注情況。
燒傷性休克的搶救措施
大面積燒傷患者由于燒傷后的熱損傷效應,體液大量外滲,受傷局部有大量血漿液滲出至創面和組織間隙,造成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如果血容量減少超過機體的代償能力,患者便會出現休克癥狀。
對于燒傷繼發的休克,治療必須保證及時、有效。應盡早開始治療,防止組織缺氧、缺血,保證患者的組織灌流和有效循環血量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補液包括血漿、白蛋白、5%的碳酸氫鈉溶液等。血漿可補充燒傷滲出的體液;5%的碳酸氫鈉溶液可糾正酸中毒,能堿化患者的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輸液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導致循環血容量突然增加,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和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