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士軍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鎮農科站,遼寧 阜新 123100)
在我國糧食作物中玉米占據了重要地位,玉米還是高產之王,其高產潛力為三大作物之首。同時也是工業原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玉米產量對于國家糧食安全和工業發展的影響極大。根據現階段玉米產量情況,玉米單產仍然需要提高,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提高玉米產量,進一步促進畜牧業與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玉米超高產育種和玉米高產栽培的研究,是提高糧食單產能力的重要科技創新工作。而在遼寧省阜新市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玉米產量的提升也能夠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1],應積極采取玉米高產高效種植技術,達到玉米高產的目標。
提前做好農機檢修調試和農機手培訓,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與土壤墑情狀況,選擇宜耕期進行土壤耕作及配套作業。利用聯合整地機對秋整地和春整地地塊分類進行保墑鎮壓等作業至待播狀態[2]。對上年秋季未能清理或秸稈閑置在田間的地塊,應因地制宜進行秸稈打包離田或歸行等處理,為適時春播做好田間準備。
提倡冬前或春播前秸稈間隔條混還田免耕作業,或秋翻—秋耙—秋起壟鎮壓配套作業,使土壤達到適播狀態。春季選擇少免耕措施減少土壤擾動,采取間隔耕作免耕播種、滅茬播種、原壟卡種、耙壓平作播種,也可利用土壤返漿水適時旋耕—起壟—鎮壓配套作業后待播[3]。
及早清潔大田地塊,利用春季溫度回升、春風較大的條件,適時開展散墑作業。水地塊及時排水降濕散墑,適時完成整地作業,為春播做好準備。
秸稈深翻還田的秋整地地塊,春季土壤化凍后適時進行耙地—起壟—鎮壓配套作業,保底墑、封表墑。秋整地起壟地塊,土層化凍后適時頂凌鎮壓保墑。春整地地塊,土層化凍后適時深松—耙地—起壟—鎮壓等配套作業,避免跑墑[4]。
參照《2023年遼寧省農作物優良品種推介名錄》,結合當地生態條件和生產實際,選擇熟期適宜、高產穩產、耐密抗倒、抗逆廣適、抗病抗蟲、宜機械化作業的優良玉米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選擇優質專用型或糧飼兼用型、青貯型玉米品種。其中,覆膜栽培選擇較裸地栽培生育期長7~15 d品種,水肥條件好地塊選擇耐密高產品種,易旱地塊選擇早熟耐旱品種,低洼易澇地塊選擇耐澇及抗病性強品種。采用包衣種子或根據當地主要病蟲害進行二次包衣或藥劑拌種,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5]。
玉米適播期為5~10 cm土層地溫穩定在8~10 ℃,阜蒙縣一般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各鄉鎮要根據土壤墑情分類適時播種,做到用種精量、下子均勻、深淺一致、種肥隔離、覆土嚴實、鎮壓適度,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
2.1.1 土壤墑情適宜地塊
根據氣候條件和耕種習慣采取平作或壟作等方式進行機械單粒精播,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和鎮壓等搶墑、保墑播種作業程序。
2.1.2 土壤墑情差或易旱地塊
采取免耕播種或平播、壟溝播種等方式,適當深播淺覆土,加重鎮壓,也可采取地膜覆蓋、膜下滴灌或淺埋滴灌等抗旱播種措施。
2.1.3 土壤濕度大、地溫低地塊
適時提早起壟散墑、提高地溫,實行壟上播種,適當淺播適時延后鎮壓。若適播期內未達到播種條件,及時改換早熟品種,并適當增加種植密度。
依據品種特性、需肥規律、土壤肥力、目標產量等,合理確定施肥數量和方法,做到因時、因地、因產施肥。一般玉米生產田施尿素225~375 kg/hm2、磷酸二銨150~225 kg/hm2、氯化鉀或硫酸鉀105~150 kg/hm2,或選擇養分數量相當的復合肥,采取降氮、穩磷、增施鉀肥,補充鋅、硅肥措施。
播種時種肥與基肥分層一次性施用,施肥量在750 kg/hm2左右,依據土壤肥力狀況酌情增減。種肥一般以速效化肥為主,占總施肥量的20%左右,種肥可有針對性地混入農藥防治地下害蟲,施于種子側面4~5 cm處,種肥隔離,防止燒苗;基肥選擇緩控釋效果好的控釋復合(混)玉米專用肥或緩釋復合(混)玉米專用肥,總養分含量不低于45%,施肥量占總施肥量的80%左右,施于種子側下12~15 cm處。
播種時未施用種肥的地塊,苗期可追施肥料,一般在定苗后開溝施用或5~7葉期結合中耕追施。已施種肥或苗情不整齊地塊,抓住溫濕條件適宜天氣,對小苗、弱苗適當施偏肥,促進其加快生長發育。一次性施肥地塊,生長后期根據氣候條件、長勢情況酌情追肥。播種較晚、生長發育滯后及水淹過的田塊,適時適量追施速效氮肥,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生長發育[6]。
播后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墑情好地塊以苗前封閉除草為主,苗后莖葉除草為輔;墑情不好地塊以苗后莖葉除草為主,苗前封閉除草為輔。苗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地塊,結合天氣情況,可在玉米2~5葉期噴灑苗后除草劑,配制除草劑時可加入功能性助劑,提高除草效果。發生萎蔫、畸形等除草劑藥害癥狀,及時噴施植物免疫誘抗劑和生長調節劑,調節植株長勢,提高抗逆性[7]。
草甘膦是一種有機磷酸類滅生性除草劑,具有很好的內吸傳導性,藥劑被雜草莖葉吸收后,可傳輸到植株的各個部位,通過抑制雜草體內氨基酸的合成,使蛋白質合成受到干擾,導致植物無法正常生長,最終死亡。因此雜草只有吸收足夠的草甘膦,才能將其徹底殺死[8]。由于多年使用,部分雜草已經產生了抗藥性,對部分雜草的滅殺效果不理想。要想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草甘膦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才能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1)噴足噴勻噴透。雜草只有吸收足夠量的草甘膦,才能將其徹底殺死。一次草甘膦的除草效果取決于藥液能不能把草打透,打藥速度過快,雜草單位面積著藥少,效果自然不會好,因此在噴施時,一定要噴勻噴透,讓所有雜草充分吸收足夠的藥劑,才能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2)高溫下使用。草甘膦是一種內吸性除草劑,溫度越高,在雜草體內傳導速度越快,雜草死亡的速度也越快。春季溫度低,一般要等7~10 d才能見效,10 d以上雜草才開始發黃;夏天溫度高,3 d就可見效,5 d就可以看見草變黃。盡量在溫度較高時間使用。
3)盡量復配使用。草甘膦由于多年使用,部分雜草對草甘膦有較強的耐藥性,如牛筋草、小飛蓬、蘆葦草、大蔥、大蒜、韭菜、大巢菜、田旋花、野牽牛等多種雜草,同時有些惡性雜草也有較強抗藥性如大戟科的鐵莧菜、菊科的苣荬菜、雜草體內有乳汁(白漿)的雜草如澤漆、農田常見的鴨跖草還有牛筋草等。防治這些雜草選用2甲·草甘膦,麥畏·草甘膦、草銨·草甘膦等配方,對抗藥性雜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4)大草時使用。雜草越大,葉片越大越多,吸收的除草劑也就越多。由于草甘膦是內吸性農藥,如果雜草沒有足夠大的葉面積吸收藥液,除草效果就不理想。應在雜草生長旺盛時期施藥,其除草效果越好。
發芽出苗階段及時查田,詳細查看有無粉種、藥害、病蟲害等情況。當田間密度高于預期密度60%時,在缺苗處周邊留雙株補償,反之可毀種早熟品種或及時補種,也可選擇早熟的鮮食玉米和飼用玉米品種,并適當增加密度,同時要注意當季和前茬除草劑殘留影響。
非單粒精播地塊,及時間苗定苗,一般3葉期間苗、4~5葉期定苗。如缺苗,可在同行或相鄰行缺苗處就近留長勢均勻一致的雙株進行補償。
玉米的苗期深松一般在幼苗長到2~3葉時進行,俗稱“鏟前趟一犁”,深度應超過25 cm。苗期深松可明顯提高地溫,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和轉化,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吸收,為玉米的生長發育和優質高產打下良好基礎。
深松要達到25~30 cm,通過調整深松鏟長短來調整深度。深松應超過25 cm,能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吸收,同時,達到防寒、增溫、松土、促根、滅草的目的,促進生長發育。
高密度種植及生長中后期多大風地區,在玉米6~8展葉進行化控防倒。依據所選用的玉米專用生長調節劑說明書,在最適噴藥時期,應用適宜藥劑濃度進行葉面噴施,降低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
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對玉米大小斑病、穗腐病等病害要早監測、早預防,以防為主、防控結合,對草地貪葉蛾、玉米螟及粘蟲等蟲害要早發現、早防治,以治為主、點面結合。積極采用性誘劑、殺蟲燈等生物或物理方法進行防控,或無人機、高地隙打藥機等植保機械噴施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進行防治。充分發揮專業化防控隊伍作用,實行統防統治、聯防聯治,提高防控效果。
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加強災害性天氣對玉米危害的預防,及早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技術預案。災害發生后及時進行田間診斷,視災害程度酌情采取相應補救措施。
遭受高溫干旱,根據長勢和生理需求,結合節水滴灌工程和田間農田水利設施,采取滴灌、噴灌、溝灌等灌溉措施及時補水,降低田間溫度,減輕高溫干旱影響。
發生洪澇或漬澇,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清除植株上的泥沙,及時進行中耕松土散墑,追施速效氮肥,促進植株恢復生長發育,同時要注意病蟲害防治。
玉米開花授粉前遇風災發生傾斜或倒伏(莖稈未折),可依靠自身能力恢復生長。玉米開花授粉后遇風災,對植株傾斜未完全倒伏的地塊,盡量維持現狀,依靠自身能力恢復生長;對植株完全倒伏、莖稈未折斷的地塊,根據實際情況及早墊扶果穗,防止果穗發芽霉變;對植株倒伏嚴重或莖稈折斷無法恢復的地塊,適時搶收;對已絕收地塊,視情況及時搶收秸稈作青貯飼料,或及時改種短生育期作物,減少損失。
對于發育延遲的田塊,要及時在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生長發育,加速籽粒灌漿,增強抗寒能力;采取站稈扒皮晾曬、割空株、打底葉等促早熟措施,促進營養向籽粒輸送,加速成熟;充分利用玉米的后熟作用適時晚收,提高玉米產量及品質。
綜上所述,通過適當的播種密度、合理調節灌溉量及科學施肥等一套科學有效的種植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阜新地區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對于促進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