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李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保持穩定,實際使用外資結構優化,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更為彰顯。中國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新的一年,中國政府還將加強進出口信貸和出口信保支持,優化跨境結算、匯率風險管理等服務,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
今天的中國企業,已經今非昔比。它們具有全球視野,也具有全球競爭力,心向藍海,奮發有為。重構國內產業鏈,重構全球產業鏈,揮手告別以來料加工為中心的“出口貿易”,進化成為“出海貿易”。

走出去,在另一個遙遠陌生的地方,下錨,開拓,扎根,延伸,交融,開啟新一輪資本的外拓與品牌的外溢。
在主動尋找破壁機會的過程中,中國企業改寫了商業版圖,讓中國制造在全球暢銷與風靡。中國企業平衡著利益與沖突,讓中國智造完成了全球化的堅守與創新。
它們之中,有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中堅力量者,也不乏觸礁、鎩羽而歸者。
但只要將時間拉長,中國企業正如一棵棵跨國型大樹,拔地而起,構建起企業競爭的新態勢、世界經濟的新形勢。
高質量出海,成為新的熱議風向標。
它是新質生產力的一種直接體現,銜接著悄然生長的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光榮與夢想。
國家在推動企業走出去方面,有許多實質性的支持措施。系統思維的指導,要求出海的中國企業有勇有謀,謀定而后動,在變化中靈活調整。頂層設計的方向,要求官方與民間、學界與產業界的分工配合,不斷完善在海外遇到的不完美。
應對當前的大變局,無論帶回的是黃金與喜悅,還是寒氣與教訓,去向海外的千千萬萬中國企業們,尤為需要開放的心胸和打破隔閡的魄力,還有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定力。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碧濤揚帆,中國企業邁向海外的腳步從未停歇,這是我們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最為鮮活的故事,也是無盡的養分,它孕育中國力量,萌芽、僨張、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