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遺產廊道是線形文化景觀遺產的國際通行做法。瓊北火山傳統村落地處“海澄文定”綜合經濟圈,是代表瓊北地區傳統建筑、民俗文化、地質地貌特征的亮麗名片。文章探析傳統村落文化資源現狀及構建遺產廊道影響,從廊道路線規劃及解說系統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及景觀設計、傳統村落遺產保護、發展鄉村旅游業、構建聯動機制等方面提出構建瓊北火山石傳統村落遺產廊道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火山傳統村落;遺產廊道;旅游
一、引言
2012年,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將“古村落”名稱改為“傳統村落”,從“古”到“傳統”,村落的歷史文明價值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被重新凸顯出來。傳統村落承載著鄉村的民風民俗,擁有中國鄉村最為濃厚的文化氣息,保存有最寶貴的文化遺產,有著十分重要的可挖掘價值和研究價值。自2012年全國開始傳統村落調查工作以來,全國已有8155個傳統村落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形成了當今全球一個國家內數量最多、規模最大、面積最廣的農耕文明保護網絡。與此相對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等原因,傳統村落保護和開發面臨較大的挑戰,2017年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古村鎮大會指出,近15年來,中國傳統村落銳減近92萬個,并正以每天1.6個的速度持續遞減。在實踐中,發展鄉村旅游是保護傳統村落的主要途徑,但是又容易造成修建性破壞、生態環境失衡、文化傳承失真、商業味道過濃、旅游項目同質開發等弊端。
瓊北地區因火山而形成的火山石傳統村落分屬于海口、定安、澄邁等地,各地在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方面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但因屬地不同等問題,整個瓊北地區火山石傳統村落的保護整體性和統一性有所欠缺,資源稟賦好的村落予以重點開發,其他村落則顧之不及,“孤島式”保護的痕跡較為明顯。近年來,文化遺產區域化保護成為趨勢,保護對象從單體到群體,從點狀到面狀,鑒于這種趨勢,應將瓊北火山石傳統村落串聯起來形成遺產廊道,實現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二、遺產廊道
在遺產保護范圍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許多西方國家都進行了項目實踐探索,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其中以遺產廊道實踐成效較為突出。遺產廊道是美國探索出的一種區域化的遺產保護方法,保護對象主要是運河、道路和連接單獨遺產點的線性廊道,也是連接不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地點構建起來的一條文化旅游線路。遺產廊道可以理解為“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性景觀,通常帶有明顯的經濟中心、蓬勃發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適應性再利用、娛樂及環境改善”。
(一)遺產廊道的構建與發展
遺產廊道是一種綜合保護方式,擁有傳統文化遺產保護、游憩、娛樂、主題文化展示、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功能。學者王志芳(2001)等認為,遺產廊道具有線性景觀、區域大小為中尺度以及自然、經濟、歷史三者并舉綜合保護等特點,要把歷史重要性、建筑或工程重要性、自然要素重要性以及經濟重要性四個方面作為遺產廊道的選擇標準。遺產廊道是一種對旅游業的發展模式的探索,關鍵是將不同的遺產地點整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線路,同時也需要區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以便更好地滿足游客需求。王云霞(2018)提出遺產廊道是基于文化遺產資源、沿線景觀和旅游設施,連接起線性景觀的一種旅游路線模式。
此外,在實踐中,遺產廊道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一些學者認為遺產廊道的建設應該注意避免簡單地追求景觀效果,而應更加注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根據當地文化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目前,學術界對于遺產廊道的探討和研究正在不斷深入和拓展,未來也將繼續關注其構建與發展的各種問題,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業發展。
(二)遺產廊道對地區經濟的影響
遺產廊道對地區經濟的影響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之一。近年來,有不少學者探討了遺產廊道對地區經濟的影響,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研究結論。首先,有學者認為,遺產廊道可以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張淼(2019年)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遺產廊道”對于地區經濟、產業就業和地方居民收入的促進作用較為顯著。另外,有學者也指出,遺產廊道需要注意其對當地居民生計的影響,李鵬(2018)從文化消費行為的角度出發,分析了遺產廊道對當地居民生計的影響。
(三)遺產廊道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性是遺產廊道建設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個方面的可持續性因素,以確保遺產廊道可持續發展。龔美釗(2018)從空間擴散角度出發,研究遺產廊道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可持續性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另外,有學者指出,遺產廊道旅游應該重視文化保護和傳承。鮑廣穎(2020)從景區旅游產品價值、文化自覺和傳承意識等方面探討了“遺產廊道”旅游的文化保護和傳承問題。此外,也有學者研究了“遺產廊道”旅游的游客滿意度和旅游體驗。趙鵬(2019)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遺產廊道”旅游體驗對游客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
三、瓊北火山石傳統村落資源概況
在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海南省共有64個村落入選,其中,瓊北火山口地區共 10 個,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美學價值,亟待保護和開發。瓊北火山石傳統村落兼具海南島北部傳統村落的特點,同時,作為火山口附近發展起來的村落,明顯帶有火山印記,其特有的火山村落資源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火山石村落
火山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對村落形成與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大多數火山石村落從形成初期村落選址,到建筑形成演變以及建造選材和工藝等,都受到火山地區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火山石村落在選址時大多利用火山自然資源,選擇對生產和生活有利的地理位置,滿足對自然環境安全和社會環境安全的需求,村落格局呈現“樹形”“梳式”等。
(二)火山石建筑
瓊北地區的火山石建筑是一種獨特的傳統建筑形式,其特點是利用火山石作為建筑材料,通過石砌、石柱、石梁、石頭墻等方式構建建筑物。火山石傳統村落墻體和道路的建筑材料均采用火山石,火山石的特點是強度高、保溫、隔熱、吸音等特點,火山民居包括住宅、宗祠、文教建筑、廟宇、巷道、碉樓、牌坊、石塔、石塘、石井、石墓等。
(三)鄉土火山文化
火山石村落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特色鮮明,當地村民長期在火山環境中生活,形成了明顯帶有火山印記的鄉土文化,比如羊角的火山圖騰、“數缸訂婚”的火山婚俗、反映生產生活的火山山歌以及當地祭祀聚會的火山“公期”等。以瓊北火山石村落為代表的火山文化千百年未曾被突發的火山活動打斷,順應天時地利而得到持續傳承。
(四)火山地區特色農產品
瓊北火山地區大面積裸露地表的火山石地質因特有的構造而導致滲水過快,坡地很難風化成土,雨水補給不足,不利于發展農業,但由于特有的火山灰物質等養料豐富,當地種植的果樹卻獨樹一幟異常茂盛,火山荔枝、后山龍眼、火山黃皮等熱帶水果品質極佳,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果品。
四、構建遺產廊道的可行性和價值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海南作為一個獨特的旅游目的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資源。其中瓊北地區的火山石傳統村落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各具特色的文化、歷史等方面,備受游客青睞。因此,構建瓊北地區火山石傳統村落遺產廊道,不僅是對這些傳統村落的保護和傳承,更是為游客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式的文化旅游方式,同時還能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構建瓊北地區火山石傳統村落構建遺產廊道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 豐富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文化遺產
瓊北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文化遺產,其中火山石傳統村落就是一大特色。這些村落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文化傳承和地方特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和吸引力,對于構建遺產廊道來說非常具有可行性。
2. 政府重視文化旅游項目的發展
旅游業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旅游業,特別是文旅融合項目建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從省一級政府到市縣政府均加強了對文化旅游項目的扶持和引導,對于火山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也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和支持,這為構建遺產廊道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 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和廣闊的旅游市場空間
如今,越來越多的游客不僅滿足于單純的景點觀賞,更希望通過深度體驗和參與了解當地文化,因此構建遺產廊道不僅可以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還可以擴大市場空間和提高旅游收益。同時,在海南全島旅游業逐步發展的背景下,火山傳統村落作為新興的旅游產品也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二)價值分析
構建瓊北火山石傳統村落遺產廊道,有利于從整體上統籌做好火山傳統村落保護,從系統的整體空間、連片地段著手,對廊道內所有村落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民居民宅、村落遺跡等進行保護并在保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發揮其經濟和社會價值。筆者認為,建成遺產廊道將產生四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1. 鄉村文化保護將更有力度
以鄉村文化遺存和歷史文化的保護為核心點對遺產廊道內的所有文化資源進行保護。通過對傳統村落的文化遺產進行廣泛普查,為其建檔立案,使人們對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的范圍和等級日漸明晰,同時注重留存和維持村落原本的生產生活形式,從而實現對傳統村落建筑、文化景觀的保護,以及傳承與弘揚村落歷史,進而實現對村落的保護和文化傳播。
2. 藝術價值挖掘將更有深度
遺產廊道內文化遺存的挖掘將更強調個性與品質,特別是廊道內的游步道設置及旅游項目開發,力求體現現代鄉村旅游時代的產品特色,如村落民宿的地理位置、氣氛營造、裝修風格、家具擺設、顏色搭配、環境風貌等均能體現其藝術特色,也只有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方能彰顯出獨具一格的火山文化,才能閃現出瓊北火山傳統村落民宿的活力。
3. 鄉風文明營造將更有溫度
構建傳統村落遺產廊道其社會價值的一大體現是促進鄉風文明。鄉風文明的前提是提高村民生產生活水平、改善鄉村居住環境、加強宣傳教育和文化浸潤。對歷史文化遺留的保護、對民居古宅的修葺、對公共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以及產業發展帶來的當地村民就業等,都會極大提升村落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
4. 推動經濟發展將更有準度
瓊北火山傳統村落是居民仍在生產生活的居住地,構建遺產廊道對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開發的目標,就是要在村落文化的弘揚發展與村民增收致富這兩者實現雙贏。因此,對傳統村落的開發和保護,是建立在村民能夠從旅游開發、遺產保護中獲得實際利益和真正讓所有的村落居民都能從中受惠的基礎上。將瓊北地區火山傳統村落遺產廊道打造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旅游目的地,借助獨有的海島火山IP,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研學旅游、文化遺產旅游、休閑觀光旅游,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
五、構建遺產廊道的主要策略
構建瓊北地區火山傳統村落遺產廊道,在海南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大背景下,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瓊北地區火山傳統村落遺產廊道,對文化遺產以及與火山傳統村落相關聯的村落要素、設施設備、村容村貌等進行系統的整體性保護與創新性利用,建成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并重的保護體系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系統。
(一)廊道路線規劃及解說系統構建
根據瓊北地區火山石傳統村落的布局,劃定遺產廊道范圍,涵蓋10個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火山文化濃厚、歷史遺存豐富的國家級傳統村落,地域覆蓋“海澄文定”綜合經濟圈,以海口中國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為基礎將火山石傳統村落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連續的帶形區域。廊道內主要由傳統村落、火山地質地貌、火山石建筑以及海南熱帶景觀構成,要建立一個體現統一主題又能反映單個傳統村落及文化遺存的解說系統。可聘請地質專家、建設規劃專家、研學旅游策劃專家以及熱帶農業專家組建解說系統設計團隊,對地質地貌、村落布局、石器石屋、歷史傳說、熱帶植被進行精準、科學地解讀,以此提升居民、游客以及社會大眾對傳統村落以及周邊附屬物的保護意識和了解認同程度。此外,可以考慮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傳統村落和周邊景觀,進一步提升解說系統的體驗性和吸引力。同時,也需要注重培養當地導游、居民等相關人員的解說能力,使其成為傳統村落和周邊景觀文化傳承的積極力量。
(二)生態環境保護及景觀設計
海南正在積極構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持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瓊北地區地處“海澄文定”綜合經濟圈,是海南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在這一區域建設并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廊道建設需要遵循生態保護原則,降低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瓊北地區火山石傳統村落遺產廊道也是一個綠色廊道,自然生態系統在這一廊道中至關重要,在構建過程中必須加以重視這一問題,不能一味追求對人文景觀的保護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更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而進行廊道建設,力求做到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尊重歷史、尊重科學、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對廊道內的景觀進行設計是必要的。景觀設計應結合瓊北地區特有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主打火山文化,以火山石傳統村落及附屬物為主要景觀要素,輔以熱帶自然風光、火山文化展示、火山石制品及文創產品等特色元素,打造火山印記明顯、海島元素凸顯、瓊北歷史彰顯的景觀體系。同時,景觀設計還應考慮到實際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并在設計中加入相關措施來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比如,采用本地材料和技術,減少運輸和能源消耗,同時注重植被的保護和綠化,避免采取過度開墾和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通過科學的規劃和設計,使得廊道建設在保護自然環境、增強生態功能、促進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實現多方面效益,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三)發展鄉村旅游業
利用傳統村落現有資源發展旅游業,通過開發民居民宿、鄉村度假項目吸引游客等是保護式利用傳統村落的主要方式。在保護性開發過程中,要堅持適度合理的開發原則,有效平衡好資源承載力、經濟承受度、村民接受度、與村落歷史文化傳承這四者之間的關系,實行可持續發展。發展鄉村旅游業應充分利用好火山特色資源,結合瓊北地區的歷史、文化、民俗、傳說等打造獨特的火山文化特色。鄉村旅游開發要注重挖掘鄉土元素,開發火山農事體驗、火山農家樂、火山康養休閑等旅游項目,將火山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注重游客的體驗感受,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和復游率。此外,確保傳統村落遺產保護工作能夠得到資金、技術、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并且加強對遺產保護單位的監管和考核。同時,要積極推動社會公眾的參與和關注,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意義,形成大眾保護、共同維護的良好局面。最終目標是使傳統村落成為具有現代化功能、保持傳統特色、融合自然環境和文化人文元素的宜居鄉村,為促進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構建聯動機制及關照當地居民利益
遺產廊道建設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必須在政府主導、企業推動、居民參與下才能完成。構建多方合作、聯動協調機制,政府要在統籌規劃、政策支持、資金保障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企業要在項目專業設計、專業管理、投融資等方面發揮推動作用,居民作為實際受益人群要積極參與配合。遺產廊道建設與瓊北傳統村落居民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在各個項目的計劃、建設、運營的任何環節均需要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和統籌考慮當地居民收益,確保廊道建設符合當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此外,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如文化、旅游、城鄉規劃、環保等部門,形成協同推進、資源共享的合力。同時,重視宣傳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及公眾對遺產廊道建設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增強居民對遺產保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共同維護和傳承傳統文化遺產。最終目標是通過多方聯動、協調配合,構建起一條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自然生態價值和現代功能的遺產廊道,推動瓊北傳統村落保護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的可持續發展。
六、結語
瓊北地區以其豐富的火山傳統村落文化遺存和獨特的地域地質特征而聞名,該地區的火山傳統村落具有極高的文化保護和開發價值。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這些傳統村落,采用遺產廊道的方式對整個區域的傳統村落進行保護與開發是一個新的思路。通過構建遺產廊道,可以進一步整合和保護瓊北地區火山傳統村落的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打造“海澄文定”綜合經濟圈旅游品牌項目,提高瓊北旅游知名度。此外,該模式還為其他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地區構建遺產廊道提供了借鑒和參考。因此,采用遺產廊道的方式對瓊北地區的傳統村落進行保護與開發,將有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同時也將為瓊南、瓊中等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地區構建遺產廊道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喬大山,馮兵,翟慧敏.桂林遺產保護規劃新方法初探——構建漓江遺產廊道[J].旅游學刊,2007,135(11):28-31.
[2]王志芳,孫鵬.遺產廊道——一種較新的遺產保護方法[J].中國園林,2001(05):86-89.
[3]田小林,郭芳.新時代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思考——以海南省為例[J].遼寧經濟,2020,440(11):50-52.
[4]Charles A.Flink,Robert M.Seams. Greenways[M].Washington:Island Press,1993: 167.
[5]李曉斌,劉旭暉,程凱,等.國內遺產廊道研究進展與可視化分析[J].住區,2022,108(02):143-151.
[6]劉雅熙.南粵古驛道增城段線性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19.
*基金項目: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海南鄉村文化現代化建設研究”(hnsz2018-53);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雙高計劃專項)“海南傳統村落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hnjmk2021207)。
(作者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