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陳璐,李萍,丁潔
1 江蘇大學醫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2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8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位居第1位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男性健康[1]。前列腺癌根治術中近端尿道括約肌被切除,術后僅遠端括約肌維持控尿功能,術中或術后可能發生遠端括約肌局部缺血、疤痕粘連,故術后易并發尿失禁[2-6]。統計結果顯示,尿失禁早期發生率可達87%[7],一方面,尿失禁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如尿路感染、失禁性皮炎等[8],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尿失禁產生的病恥感易引發或加重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患者心理健康[9-11]。因此,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輕、中度尿失禁患者實施術后尿控護理,可以有效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12-13]。目前國內外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輕、中度尿失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底肌功能鍛煉[14-19],而結合中醫護理的尿控研究尚不多見?;诖?,本研究探討艾灸聯合耳穴壓豆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尿失禁護理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1.1 臨床資料采用類實驗研究方法,以便利抽取的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非同期對照試驗,選取2021年1~3月入住的前列腺癌患者為對照組,2021年4~8月入住的前列腺癌患者為試驗組。兩組患者年齡、文化水平、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確診時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手術時間、術中失血、性神經保留情況、前列腺體積、住院時間、格林森氏(gleason)評分、住院費用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1-083-02)。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1)年齡18~70歲;2)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者;3)術后輕、中度尿失禁者;4)術前無尿失禁病史者;5)擁有智能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并熟練使用者;6)無認知功能障礙者;7)配合研究,有一定的讀寫能力者。
1.3 排除標準1)合并心肺等嚴重慢性疾病者;2)要求隱瞞病情者;3)髖關節置換術后;4)術前或術后行前列腺放射治療者;5)術后出現泌尿系統感染者。
1.4 剔除或脫落標準1)干預期間,因病情變化或其他原因停止治療轉院或臨時出院者;2)干預期間出現嚴重并發癥,停止治療者;3)依從性差,影響療效評定者;4)干預期間極度不配合,因個人原因自行退出者。
1.5 護理方法
1.5.1 對照組進行常規尿控護理。
1.5.1.1 術前護理 1)發放盆底肌鍛煉宣教材料,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鍛煉[20-21];2)心理護理:及時溝通安慰、做好心理疏導,緩解緊張焦慮情緒;3)健康宣教:踝泵運動,預防感冒、便秘。
入院后第二天凌晨患者突發意識喪失,實時心電監護提示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顫動(室顫),立即行胸外按壓等急救措施,但均無效,宣告臨床死亡。期間患者攜帶的24 h動態心電圖完整記錄了該患者發病至死亡的全部心電圖變化(圖1~圖3)。
1.5.1.2 術后護理 1)指導患者帶管期間正確進行盆底肌鍛煉;2)指導患者按照起床三部曲漸進下床活動;3)飲食管理:指導患者逐漸由流質、半流質過渡到正常飲食。
1.5.1.3 出院指導 出院前重點講解居家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和知識,確保每位患者掌握康復鍛煉方法,為患者建立正向康復訓練心理。
1.5.1.4 延續護理 1)建立患者康復鍛煉微信群,為患者提供同伴經驗交流的機會,微信群內定期發布康復訓練相關知識;2)促進患者及家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3)基于患者居家康復訓練結果及訓練依從性,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指導,提高康復鍛煉針對性及效率;4)提醒患者按時隨訪。
1.5.2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艾灸及耳穴埋豆護理措施[22-23],術后開始,干預30天。
1.5.2.1 艾灸 取穴:中極、氣海、關元及雙側膀胱俞、腎俞,每穴灸10 min,灸至皮膚潮紅、微微汗出為度,每日2次[24-25]。
1.5.2.2 耳穴埋豆 耳穴:肝穴、神門、皮質下和交感。先用探棒找出耳穴中疼痛陽性反應點并按壓片刻形成壓痕,對患者耳廓常規消毒,待酒精充分發揮后將粘貼有王不留行籽的耳貼對準壓痕粘貼于穴位,適當指腹按壓,以局部熱脹或微酸感為宜,每穴持續約每次2 min,按壓每日5次,3日更換,兩耳輪換[21-22]。
1.6 評價指標
1.6.1 尿失禁治療有效率總有效率=(總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例數=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1.6.2 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使用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社交活動受限(5個條目)、心理社會影響(9個條目)、限制性行為(8個條目),每個條目有5個選項,分值為1~5分,最后評分為:100×(統計分值-22)/88 (范圍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 α)為0.94,信度為0.93,信效度良好。
1.6.3 負性情緒包括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
1.6.3.1 焦慮情緒 采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兩組患者出院時和出院后1個月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20項內容,每項內容1~4分,1分: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分:有時有;3分:大部分時間有;4分:絕大部分時間或全部時間有??偡?所有項目得分之和×1.25所取得整數部分,分數越低表明焦慮情緒越輕。標準分≥50分表示存在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5。
1.6.3.2 抑郁情緒 采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兩組患者出院時和出院后1個月的抑郁程度進行評價,評分標準同SAS。分數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高,標準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在0.75以上。
1.6.4 滿意度評分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測評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該量表共10個條目,包括護理人員工作態度、護理人員知識技術水平、溝通能力、功能訓練指導能力、回訪是否及時、解答是否準確有效及時、是否及時獲得最新康復指導方法、是否及時接到復查通知、對康復效果是否滿意、是否獲得心理支持。每個條目選項包括:非常滿意(10分)、基本滿意(8分)、一般(6分)、不滿意(4分)、很不滿意(2分),總分20~100分。
1.7 資料收集方法本研究由不參與干預實施且經過統一培訓考核的2名護理研究生收集相關評價指標數據(所有數據當天收回)。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量表的測評內容、資料的收集方法和統一指導術語。數據包括:患者的基本資料、尿失禁嚴重程度分級、尿失禁治療有效率、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得分、焦慮與抑郁量表得分。
1.8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Fisher確切概率法;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尿失禁治療有效率干預1個月后,兩組患者尿失禁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50.88%(29/57),高于對照組的31.58%(18/57)(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尿失禁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57 57 t P干預前56±12 56±11-0.437 0.663干預1個月后67±12 60±13 3.258<0.001
2.3 負性情緒量表評分干預前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個月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57 57 SAS SDS t P干預前60.73±4.66 61.29±4.58-0.650 0.517干預后1個月45.29±3.58 51.88±3.26-10.298 0.000干預前68.96±4.37 67.62±4.28 1.673 0.097干預后1個月52.02±3.39 56.97±3.54-7.650 0.000
2.4 滿意度量表評分干預前兩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滿意度評分為(66.56±11.63)分,對照組為(60.16±9.3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598,P<0.001)。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滿意度比較(±s)分

表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57 57 t P干預前56.73±9.23 55.35±9.05 0.800 0.425干預1個月后66.56±11.63 60.16±10.35 3.598<0.001
前列腺癌為發生于前列腺的上皮性惡性腫瘤,其發病率位于男性惡性腫瘤的第6位,嚴重影響男性患者的生活質量[19]。目前,針對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主要以前列腺癌根治術為主,旨在切除腫瘤,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學者認為術后尿控、勃起等功能的恢復與手術技術的水平及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實施密切相關[19]。近年來,將術后尿控列為根治術三大目標(腫瘤控制、尿控、性功能)之一,并成為衡量根治術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術后即刻尿控已成為醫、護、患的理想目標[16-17]。
研究發現,術后尿失禁的發生率高達6%~20%[11],尿失禁不僅在生理上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而且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有文獻報道顯示,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狀況較差,生活質量不高,需要長期護理支持[3]。艾灸聯合耳穴壓豆中醫護理可為患者提供持續性、有效性的護理支持服務,能促進患者尿控功能快速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
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患者尿控恢復不理想會對患者生理及心理產生長期的負性影響[5]。本研究發現,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患者采取艾灸聯合耳穴壓豆中醫護理措施,術后1個月,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梢?,艾灸聯合耳穴貼壓護理可改善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狀態,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患者采取艾灸聯合耳穴壓豆中醫護理措施與常規康復護理相比更具有針對性、整體性、中西醫互補性;康復過程中的動態化評估,個性化的綜合性尿控管理措施,加強了對患者的全方位支持[26];在護患溝通過程中,專業的健康指導及貼心的心理照護增加了患者的親切感與信任感,促進了護患和諧,改善了就醫體驗,加速了尿控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中輕度尿失禁患者實施艾灸聯合耳穴壓豆中醫護理,可以有效縮短患者術后尿控恢復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護理的滿意度,降低患者負性情緒,加強患者康復信念,改善尿失禁并發癥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