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雅
(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浙江 杭州 310000)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狀態下,圖文傳播模式不能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隨著快手、抖音等短視頻的興起,迅速獲取了一大波流量,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群體;其他行業也利用短視頻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經濟效益。長視頻消耗的時間長,不符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短視頻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剪輯出視頻最精彩的部分,同時將趣味場景剪輯在一起,降低用戶的時間成本。大眾對于短視頻的喜愛度高,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取價值信息,成為多數人離不開的信息接收渠道。因此,營銷企業應當深入分析短視頻的運營策略。
1.粉絲數不等于變現能力
短視頻為新興行業,變現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短視頻的娛樂屬性比較強,主流廣告商不太認可流量變現,所以也不會給予相應的媒體待遇[1]。然而創作內容成本、拍攝成本、運營成本都要利用賬號變現填補。當賬號粉絲量多,但成本高、變現能力差,就會影響賬號的價值。情感類、搞笑類、劇情類的視頻賬號迭代頻率非常高,多是由于該類內容的準入門檻低,具備明顯的個人風格,但是保持粉絲的黏性難度大。如果內容創作達到瓶頸期,仍然需要保持內容前后風格一致,避免流失老粉絲。該類短視頻賬號的垂直度比較低,影響能力、變現能力差。
2.去中心化、流量池機制
為了減少算法推薦導致的“信息繭房”現象,短視頻平臺會采用流量值機制、去中心化機制。采用去中心化機制,可以使用戶看到多元化的賬號,既能防止信息繭房、避免審美疲勞,還可以分散不同賬號的流量,以免出現壟斷用戶的現象。流量池機制,是為每個視頻賬號投放流量,挖掘優質視頻。去中心化機制和流量池機制加強了短視頻生產者的競爭力,不僅要保證內容優質度,還要高出平均水平。
3.流量扶持,短視頻平臺引導
短視頻平臺舉辦主題征稿活動,給予流量扶持,提高視頻內容的曝光率[2]。平臺推出主題活動,既可以引導視頻走向,減少違規視頻,還可以滿足用戶需求。平臺主題主要參考近期熱點、用戶調查結果,滿足用戶觀看需求。內容生產者在不推薦的情況下,要通過主題活動獲得流量,凸顯出優質內容。
4.賬號抱團現象明顯
短視頻發展進程中,呈現出不同組織模式,如MCN 機構、工作室/個人創作。前者具備系統性的內容生產方式、孵化路徑,可以促進賬號發展。在MCN 機構中,資源扶持的便利性較強。在去中心化機制下,多數賬號遭遇瓶頸期,此時就會收集內容,以自有流量扶持小體量賬號。短視頻平臺積極鼓勵MSN 機構進駐,給予短視頻賬號流量扶持,孵化優質內容賬號。對于后者,實行能力與靈活性較強,能夠快速反映熱點事件,具備明顯的個性標簽,但是缺乏發展路徑規劃和資金扶持。
1.內容低俗化
數據技術支持下,多數人采用低俗內容吸引流量,導致短視頻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大[3]。短視頻的用戶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為未成年人,視頻內容傳達的價值理念會影響到未成年人,特別是血腥暴力視頻,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另外,部分老年群體不了解網絡世界,很容易受騙上當。
2.平臺趨于商業化
隨著短視頻的高速發展,多數商家通過短視頻引流,獲得一定粉絲基礎后,就開始推廣商品。商家在推銷商品中,會利用文字漏洞、虛假產品的方式,消費者受騙后很難維權。上述問題多是由于短視頻監管力度不足。部分商家利用短視頻平臺銷售商品時,還會雇傭其他人扮演購買者,營造爆品爆款假象,使多數消費者受騙。
傳統媒體機制下的運營,主要采用圖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傳達國家政策、新聞要點。然而,此種傳播方式比較單一,用戶興趣度低,很難吸引受眾關注。圖文結合的內容影響用戶的轉發意愿,限制內容的傳播。新媒體運營模式可以改變固有的傳播環境,用戶能自主發表觀點,通過短視頻平臺機制,擴大信息的傳播渠道,保證傳播內容多樣化。只有保證短視頻內容的豐富性,才可以吸引讀者關注,擴大媒體用戶群,進一步加強媒體的影響力[4]。
短視頻平臺的用戶數量持續增長,用戶不僅要傳播內容,還要拓展和創新傳播內容,提升傳播速度,加強用戶參與意識。傳統媒體發布的內容可以吸引用戶在平臺內討論,使更多的人關注信息。當用戶具備新媒體文化素質時,能夠緊跟媒體運營的腳步,實時傳播熱點新聞話題、撰寫稿件;而錄制短視頻新聞內容,點評傳媒傳播內容,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對新聞信息的需求。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使新媒體產業的發展速度加快,出現多種運營商,為短視頻發展提供更多機遇。新媒體獲得信息技術支持,以社交運營關系、網絡社交形式,緊抓用戶眼球,向用戶推送感興趣的信息。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拉近媒體和用戶的距離,形成友好的網絡社交關系。傳統媒體應當改變程序化交流模式,立足于用戶特點進行交流,不僅可以滿足用戶需求,還能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傳統媒體應當基于專業角度,與用戶建立網絡社交關系,加大傳播者、受眾的互動性。明確用戶需求后,能夠幫助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內容,將用戶需求改造為短視頻內容。
傳統媒體應當基于網絡社交關系,收集用戶的短視頻觀看喜好,不斷提升短視頻質量要求。通過加強內容創作質量,細致分析用戶觀看喜好,利用網絡社交平臺推廣短視頻內容,保證新媒體運營社群的穩定性,有序開展媒體運營工作。
在短視頻時代,傳統媒體應當與用戶建立網絡社交關系,以長期運營工作獲得穩定關系。推廣和傳播用戶創作的短視頻內容,已經成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方向。但是,傳統媒體的新媒體運營工作不能只關注用戶培養問題,還要豐富內容傳播渠道,加大新媒體運營工作的用戶支持度。由于短視頻平臺不同,遵循的運營內容機制也不同,可以為傳統媒體提供更多的互動性。
即使是同一個視頻,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微博中的投放效果也差異明顯。在微信視頻號中投放視頻,短時間內刷爆朋友圈/微信群,投放效果高于抖音。傳統媒體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了解用戶的閱讀喜好,注重與外界的傳播與交流活動。用戶在傳播短視頻時,要通過對外推薦、對內吸引的方式。以上方式都能讓用戶更好地閱讀短視頻內容,體現用戶思考、閱讀方式的創作點[5]。傳統媒體可以為用戶提供信息,了解不同用戶對短視頻內容的喜好,使用戶了解到針對性信息,通過技術支持、新聞傳播經驗,將用戶作為受益者,使新媒體運營工作具備豐富的傳播渠道。
在傳統媒體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發展方向,利用短視頻方式,二次傳播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同時要制定專業化運營方案。部分用戶想成為信息傳播者,提升短視頻內容的加工與創造質量。針對傳統媒體的運營人員,必須培養創作能力,積極應對短視頻競爭,具備相應的媒體素質,同時按照用戶的短視頻閱讀需求,培養專業的運營人才,注重與用戶溝通,推廣優質內容[6]。立足于人才培養,制定新媒體運營方案,使其成為專業的媒體傳播人員。傳統媒體要運營微信公眾號,由記者和通訊員采寫稿件,新媒體編輯負責編輯和發布公眾號內容,由專業團隊負責新媒體運營,獲得良好的信息推廣效果。部分企業用戶想要進入媒體領域,則要與傳統媒體單位積極合作,充分闡述自身需求,制定市場運營方案。傳統媒體還要向用戶傳播社會發展的信息內容,展示出社會企業的專業化優勢。
短視頻時代,用戶范圍持續擴大,細化了不同用戶的需求。傳統媒體要合理分類用戶,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當用戶對美食感興趣,則要創作美食制作、銷售、運輸等內容。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提升,對美食信息的需求逐漸增加,傳統媒體應當拓展節目內容,不斷加強競爭實力,比如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可以同時運營多個美食賬號,增加粉絲黏性,提升用戶的吸引度,從而關注其他領域的信息。
基于用戶需求創作視頻內容,比如為用戶提供氣候環境信息、交通路況信息,以視頻號方式發布信息,使市民隨時調整出行計劃。對于傳統媒體來說,用戶需求對新媒體運營的影響非常大。傳統媒體應當結合傳媒領域現狀,全面掌握用戶的心理變化規律,以滿足用戶需求。短視頻時代,還要打造運營賬號,掌握媒體傳播的話語權,從而為用戶提供價值信息,不斷加強內容質量,提升媒體運營成果[7]。
在傳統媒體發展進程中,不僅要提升媒體從業者的專業能力,還要打造專業的運營團隊,團隊成員都要掌握專業的運營方法[8]。傳統媒體開展運營工作時,可以讓部分人員擔任多個職位,考核其在短視頻領域的工作能力,為其制定專業計劃的發展路徑,同時立足于員工發展規劃,建立專業的運營團隊,加強新媒體運營能力。
1.創新短視頻創作內容
新媒體時代,為了更好地構建短視頻營銷模式,必須要做好短視頻制作內容的創新工作。
第一,優化設計短視頻內容,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內容,提升受眾的注意力。在內容制作過程中,借助大數據技術定位用戶群體,掌握用戶的興趣愛好,不斷提升短視頻的營銷效率,充分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作用。
第二,結合營銷品牌,創新和改良短視頻內容,引入熱點話題。融合線上線下方式,選擇適宜的制作背景,加強短視頻的吸引力,為用戶提供優質體驗。
第三,通過多媒體表達方式,豐富短視頻的營銷內容。在短視頻制作工作中,營銷商品為基礎內容,要深度挖掘商品內容,引入特效和音樂,加強短視頻的渲染效果,提升營銷質量。
2.完善短視頻營銷矩陣
全面完善短視頻的營銷矩陣,充分發揮出微信、抖音等平臺的優勢,吸引更多流量,加強短視頻營銷質量。
第一,整合多種營銷方式,提升營銷途徑的互動頻率,增加短視頻營銷途徑,使更多用戶參與到短視頻平臺中,實現推廣與營銷目的。
第二,建立新媒體短視頻營銷賬號,積攢客戶群體,加強短視頻的營銷效果。
第三,在進行短視頻營銷時,要深度挖掘受眾的可視化需求,增加用戶的短視頻互動性,推送熱點話題,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到短視頻制作工作中,增加短視頻的營銷熱度、曝光度。定期組織短視頻營銷團隊參與培訓活動,深入探索短視頻營銷方案,提升相關人員的運營能力,培養短視頻營銷人才[9]。
3.增加營銷互動性
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相應增加了用戶和短視頻的互動性。為了加強短視頻的營銷效果,應當提升用戶黏性,形成品牌效應。
第一,短視頻制作者發布、推廣短視頻之后,利用賬號平臺與觀眾互動,開放觀眾的評論渠道,縮短與用戶的距離,積極采納用戶建議,加強短視頻營銷效果。
第二,利用新媒體平臺功能,方便積極用戶互動交流,吸引用戶參與短視頻制作。結合線上和線下方式,擴大短視頻傳播范圍,增加視頻曝光度,加強營銷質量。
應用新技術創新媒體傳播方式,既要將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在一起,還要借助政務短視頻的優勢,優化新媒體傳播矩陣,打通微博、短視頻、客戶端的傳播渠道。按照不同平臺的傳播特點,形成政務信息傳播網絡,穩定輸出政務信息,實現制作周期、制作效果的均衡。
對于分類政務信息,當信息時效性較強時,要利用微博平臺傳播;當時效性要求較低時,可以采用短視頻方式傳播。打造政務新媒體傳播網絡,能夠搭配多樣性的信息發布模式,將圖文信息、視音頻信息均轉化為短視頻模式,幫助受眾了解政務信息。
短視頻平臺采用事后審核方式,為風險信息提供傳播渠道,從而形成短視頻輿情[10]。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可以下載后轉發,即使平臺刪除內容,也會出現二次傳播的可能性。為了有效規避風險漏洞,應當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平臺用戶必須實名制登記,基于源頭減少風險視頻。對于粉絲體量大的賬號,要重點監控負面評論的風向。一旦出現負面視頻,要切斷其他平臺傳播渠道,對短視頻進行下架處理,并且制作正面短視頻來引導輿論。
綜上所述,短視頻時代,傳統媒體運營工作發生變化,立足于用戶需求擴展信息傳播渠道,同時加強與用戶的互動關系,為用戶創作內容提供多元化支持條件,吸引用戶在短視頻平臺閱讀信息。所以,傳統媒體應當將平臺內容、用戶需求作為第一位,推廣各領域價值信息,以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