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建, 邰海軍, 郭金華, 劉倩, 史玉玲
(1 鄭州四六〇醫院激光整形皮膚科, 河南 鄭州 450007; 2 鄭州四六〇醫院 院辦, 河南 鄭州 450007;3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院辦, 上海 200050)
局限型白癜風指白斑尚未擴散, 局限在一處, 有一片或多片, 局限型白癜風若未及時治療可進一步發展為泛發型,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 臨床治療白癜風常用物理療法、 藥物治療等。 其中他莫克司為常用藥物之一, 可通過調節患者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目的, 但臨床單一他莫克司軟膏療效仍有局限。CO2點陣激光是皮膚疾病治療中常用物理療法, 已有研究[2]表明其治療白癜風療效突出。 本研究分析CO2點陣激光治療局限型白癜風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清白介素-2 (IL-2)、 細胞間黏附分子-1 (ICAM-1) 及α 黑色素細胞刺激素 (α-MSH) 水平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4 月至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局限型白癜風患者84 例。 納入標準: ①符合 《白癜風診療共識(2018 版)》 有關診斷標準[3]; ②處于穩定期, 白斑局限于一處未見擴大; ③既往無其他皮膚疾??; ④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藥物過敏或激光治療過敏; ②因年齡、 白化病等引起的白斑; ③免疫功能障礙。 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為激光組與常規組各42 例。 激光組男20 例, 女22 例; 病程7 ~35 個月,平均 (24.52 ± 3.18) 個月; 年齡23 ~49 歲, 平均 (34.82 ±4.16) 歲。 常規組男21 例, 女21 例; 病程7 ~36 個月, 平均(24.59 ± 3.16) 個月; 年齡23 ~50 歲, 平均 (34.95 ± 4.17)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 >0.05)。 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批號: 202004-07)。
1.2 方法常規組予以常規藥物治療, 濃度0.1%他莫克司軟膏(四川明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123430), 早晨、晚上在白斑上涂抹1 次, 持續治療3 個月。 激光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CO2點陣激光 [UltraPulse 型點陣激光治療機 (美國Lumenis)], 給予局部麻醉, 常規消毒后根據患者不同白斑部位調節能量, 能量設置: 白斑處于面部、 頸部50 mJ, 手、 足、軀干部位60 mJ, 手足關節部位80 mJ, 脈沖范圍135 ~175 mJ, 功率3.5 ~4 W, 光斑直徑0.4 ~1.2 mm, 激光密度0.45 ~0.85 mm, 持續1 ~2 個脈沖, 1 次/月, 持續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估。 治愈: 治療后白斑完全消退; 顯效: 治療后白斑顯著縮小及消退, 縮小面積>50%; 有效: 治療后白斑有一定縮小及消退, 縮小面積30% ~50%; 無效: 治療后白斑面積無明顯縮小, 縮小面積<30%。 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 100%。 ②血清指標。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 分離血清, 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測量血清IL-2、 ICAM-1 及α-MSH 水平。 ③不良反應。記錄兩組的皮膚灼痛、 皮膚瘙癢、 皮膚硬結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激光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 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6.19%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n (%)]
2.2 血清IL-2、 ICAM-1 及α-MSH 水平治療后, 激光組血清IL-2、 ICAM-1 水平低于常規組, α-MSH 水平低于常規組(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IL-2、 ICAM-1 及α-MSH 水平比較 ( ± 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IL-2、 ICAM-1 及α-MSH 水平比較 ( ± s)
組別 nIL-2 (pg/mL)ICAM-1 (ng/mL)α-MSH (μg/L)治療42 34.05±4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激光組.21 16.33±1.98 634.85±75.81 526.14±57.34 14.93±1.69 23.94±3.01常規組 42 33.64±4.17 23.94±3.17 629.64±75.14 593.17±63.91 15.06±1.71 18.64±2.05 t0.44813.1950.3969.6340.5828.174 P0.6550.0000.7140.0000.5130.000
2.3 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 (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n (%)]
白癜風是一種由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的皮膚疾病, 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已知與免疫功能紊亂、 精神狀態、 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關[4]。 因而臨床常用免疫抑制類藥治療白癜風。他克莫司作為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 其主要成分為鏈霉菌群發酵物, 可與鈣調磷酸酶結合, 抑制T 細胞增殖、 活化, 避免T細胞過度增殖引起免疫損傷, 發揮黑素細胞保護作用[5]。 但單純他莫克司對部分患者白斑消退情況仍不理想。
CO2點陣激光近年來在白癜風的治療中廣泛應用。 高能量、高密度的點陣激光穿透性良好, 可深至真皮乳頭層, 損傷小血管引起點狀出血, 刺激基底層、 白斑邊緣的黑素前體細胞生長、 增殖、 遷移, 從而發揮其生物活性, 提高局部黑素水平,修復患者白斑[6]。 此外, CO2點陣激光可利用光熱效應重塑患者皮膚結構, 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 提高黑素細胞營養供給, 促進皮損復色。 IL-2 作為白介素家族成員, 可介導免疫反應及炎性反應, 白癜風患者血內IL-2 水平普遍高于正常人, IL-2 引發的免疫反應、 炎性反應參與白癜風的發展[7]。ICAM-1 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 在細胞黏著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表達水平過高可導致黑素細胞遷移能力下降[8]。 α-MSH作為一種多肽激素, 可促進黑素細胞生成黑色素, 抑制局部炎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 激光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 表明CO2點陣激光治療局限型白癜風效果良好; 治療后激光組血清IL-2、 ICAM-1、 α-MSH 水平優于常規組, 表明CO2點陣激光可下調患者血清IL-2、 ICAM-1 水平, 減輕炎性因子引起的黑素細胞損傷, 并可通過提高α-MSH 水平促使黑素細胞分泌黑色素, 達到修復白斑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亦顯示,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 表明CO2點陣激光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 CO2點陣激光治療局限型白癜風患者可提高臨床療效, 調節IL-2、 ICAM-1 及α-MSH 水平, 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