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陜西省西鄉縣人民醫院,陜西 漢中 723500)
支氣管哮喘在臨床較為常見,是一種因氣道內炎性細胞、結構細胞等共同參與所致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具有病程長、發病率高及易復發等特點,常表現為咳嗽、喘息及氣促等癥狀,可在數分鐘或數天內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針對該類患者治療多以藥物為主,如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等,而舒利迭(即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在臨床較為常用,其是一種沙美特羅及丙酸氟替卡松復合制劑,在經霧化吸入用藥后,可有效直達病灶,發揮顯著的抗炎、擴張支氣管等功效,促進患者病情改善,但單藥治療效果有限[2]。有研究[3]證實,配合孟魯司特治療,可有效發揮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因孟魯司特是臨床新研發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發揮高效抗炎反應,抑制氣道病變,促進氣道重塑,對患者病情改善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為例,分析孟魯司特聯合舒利迭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80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臨床診斷相關標準[4],且經CT、X線等檢查確診;②年齡>20歲;③自愿參與,均簽署知情協議書;④可正常交流,具備良好的閱讀及理解能力;⑤個人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合并胃癌、乳腺癌等腫瘤疾病者;②患有心、腎等臟器缺損者;③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④近期接受哮喘治療者;⑤長時間吸煙或酗酒者;⑥近期發生呼吸系統感染病史者;⑦對藥物過敏者;⑧個人資料不全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4-78歲,平均(68.45±6.44)歲;病程3-16年,平均(11.42±3.44)年。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2-77歲,平均(68.52±6.41)歲;病程4-18年,平均(11.44±3.45)年。兩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舒利迭治療(廠家: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國藥標準:H20150324;規格:50μg/250μg×60泡),經口吸入,1吸/次,2次/d。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廠家: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標準:J20130047;規格:10mg×30片),口服,10mg/次,1次/d。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ml,經離心處理后,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氣道重塑指標[即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Th1/Th2細胞因子水平[即白細胞介素(IL)-2、IL-4、IL-10、干擾素γ(IFN-γ)]水平及炎性因子[即IL-6、IL-8、腫瘤壞死因子-ɑ(TNF-ɑ)、白三烯(LT)]水平。同時,以肺功能儀測定肺功能指標,包含第1s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計算FEV1/FVC。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
療效判定[5]:經治療,咳嗽、氣喘等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改善,治療期間未見哮喘發作,心率及呼吸頻率正常,且各項肺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經治療,患者各項癥狀改善,肺功能顯著改善,且哮喘發作次數<3次為有效;經治療,未滿足上述標準,甚至病情加重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氣道重建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氣道重建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MMP-9及TGF-β水平低于治療前,CGRP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氣道重建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氣道重建指標比較()
?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數據均衡(P>0.05);治療后,兩組FEV1、FVC及FEV1/FVC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
2.3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兩組LT、IL-8、IL-6及TNF-ɑ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
2.4 兩組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IL-2及IFN-γ水平高于治療前,IL-4及IL-10水平低于治療前,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pg/mL)

表4 兩組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pg/mL)
?
2.5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療效比較[n(%)]
2.6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近年來,受人們生活環境、習慣及飲食結構改變等因素影響,臨床支氣管哮喘發病率顯著上升。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感染性氣道疾病,主要以嗜酸性粒細胞及肥大細胞的炎性反應為主,可造成患者咳嗽、咳痰、氣促等,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困難及氣道痙攣,危及生命安全[6]。目前,臨床治療多以藥物為主,常用藥物包括舒利迭、孟魯司特等,前者為沙美特羅及丙酸氟替卡松復合劑,可有效促進患者支氣管舒張,緩解平滑肌痙攣,發揮顯著的抗炎作用,進而改善患者病情;后者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經口服后,可有效調節白三烯生物活性,發揮顯著抗炎作用,有效抑制機體支氣管收縮;二者聯合應用,能有效發揮協同作用,從而增強擴張支氣管、平喘及抗炎等作用,有效提高治療效果[7]。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LT、IL-8、IL-6、TNF-ɑ、IL-4及IL-10水平低于對照組,IL-2及IFN-γ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經舒利迭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炎癥反應,促使其免疫功能提升。因舒利迭藥物成分中的沙美特羅為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可有效抑制肥大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等分泌,促使支氣管舒張,且其中的丙酸氟替卡松為糖皮質激素,能發揮抗炎作用,有效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再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可有效抑制炎性細胞生成,降低機體炎性反應,緩解氣道炎癥[8]。同時,Th1、Th2淋巴細胞亞群功能紊亂是加重患者氣道炎性反應的重要因素,孟魯司特作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有效選擇性抑制患者氣道中的白三烯活性,有效緩解支氣管痙攣癥狀,誘導Th1分泌IFN-γ等因子,并抑制Th2細胞成熟、分化,阻礙IL-4等因子生存,有效糾正Th1/Th2失衡狀態,阻礙嗜酸性粒細胞分化及繁殖,有效抑制機體炎性反應,改善患者病情[9]。且觀察組MMP-9及TGF-β水平低于對照組,CGRP、FEV1、FVC及FEV1/FV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聯合治療可有效促使患者氣道重塑。因氣道炎癥是促進氣道重塑的重要環節,而舒利迭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糾正Th1/Th2失衡狀態,抑制MMP-9及TGF-β分泌,提高CGRP水平,有效改善患者氣道重建,改善其肺功能[1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經聯合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可靠。由此可見,聯合治療可有效發揮協同增效作用,抑制患者炎癥反應,改善其肺功能,且聯合治療并未增加不良反應,其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給予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孟魯司特聯合舒利迭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促進氣道重建,抑制機體炎癥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對患者病情改善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