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蘇州市陽山實驗初級中學校 管君豪
我校文學社決定調查同學們的“閱讀習慣”。為了得到一個全面的、真實的數據,我們需要對全校的同學進行一次抽樣調查。老師剛開始布置該任務時,同學們給出了不同的方案:小明計劃去閱覽室調查50 名同學的閱讀習慣,小蘇計劃采用“搖號”的方式在三個年級隨機調查50 名同學,小王計劃調查本班50名同學的閱讀習慣。
經過對比我們知道,能較好地獲得我校同學閱讀習慣情況的是小蘇。因為小明和小王的調查方案中所抽取的樣本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客觀地反映全體同學的閱讀習慣。抽樣調查的樣本應該具有代表性,同時應注意選擇的隨機性,避免出現偏差。抽樣調查時也要注意樣本的容量,樣本容量越大,準確度就越高。
收集數據后,我將每個人的數據匯總在一起,制作數據統計表,再根據統計表,制作出扇形統計圖(圖1)和條形統計圖(圖2),這樣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出每種選項的百分比和具體人數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統計圖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挑選合適的統計圖。

圖1 各選項選擇人數的扇形統計圖

圖2 各選項選擇人數的條形統計圖
總之,我們要重視并了解數據及其應用價值,通過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用合適的統計圖描述和分析數據,從而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或預測。
教師點評
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判斷或預測。普查和抽樣調查是最常用的調查方式,管同學結合學習生活,向我們介紹了普查和抽樣調查的特征及方法。同學們可以嘗試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式,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其他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