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逸 章婷



摘要:目的:文章通過對情感化設計進行深入分析,明晰中國傳統陶瓷燈具的情感化設計方式,以使產品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吸引更多消費者。方法:文章運用文獻調查法,詳細了解情感化設計的相關理論,通過市場調研分析陶瓷燈具市場現狀。結果:情感化設計逐漸受到設計師和學者的關注,陶瓷燈具計師須了解、掌握相關方法。結論:情感化設計能夠優化用戶體驗,有效提高陶瓷燈具的市場競爭力,為陶瓷燈具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有助于推動陶瓷燈具設計的發展和創新。
關鍵詞:情感化設計;陶瓷燈具;燈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5-0-03
燈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而陶瓷燈具是我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應用最廣泛的燈具。兩漢時期,人們已經能熟練制作陶瓷燈具。魏晉南北朝時期,制瓷業迅速發展。唐宋時期,隨著技術的進步,陶瓷燈具有了更加豐富的造型和色彩,在具有實用性的同時更加美觀,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隨著制瓷技術的愈加成熟,明清時期的陶瓷燈具成為當時實用燈具的主流。縱觀我國陶瓷燈具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陶瓷燈具在保證實用性的前提下,造型、顏色、紋樣等都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體現了歷代匠人的獨特思想、審美追求以及對陶瓷燈具的喜愛。如今的陶瓷燈具市場呈現出中西結合、百家爭鳴的狀態。由于設計缺乏創新和突破,陶瓷燈具逐漸被其他材質的燈具取代,在市場上的優勢地位不復存在。如何讓陶瓷燈具在立足傳統的同時兼具時代特征,契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滿足現代人的情感需求,值得深思。
1 現代陶瓷燈具設計現狀
古代匠人注重藝術感和美感,對陶瓷燈具的造型、紋樣、色彩和工藝有著極致的追求。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如藝術品一般精致的陶瓷燈具不再契合大眾需求。與此同時,一些設計師為了經濟效益,選擇將一些歐美的優秀設計生搬硬套地挪用到傳統的陶瓷燈具上,或者將傳統元素一股腦地堆砌在陶瓷燈具上,忽略了用戶的情感需求。在購物平臺以陶瓷燈具為關鍵詞搜索商品、店鋪可以發現,各大店鋪售賣的陶瓷燈具外形雷同、樣式雷同,風格千篇一律。在當代,以人為本是設計的根本,而如今許多陶瓷燈具產品單純強調對物的塑造,忽略了對消費者體驗與情感的考量。陶瓷作為一種材料是中性的,如何利用陶瓷材質打動消費者,使陶瓷燈具引發用戶的愉悅情緒?情感化設計可解決這個難題。應關注用戶情感體驗與情感需求,重新發掘陶瓷材質的特性,設計出優秀的陶瓷燈具。
2 情感化設計概述
情感化設計是一種基于人的情感需求和感受展開的設計,強調產品的人性化、個性化和情感化。其最初由唐納德·諾曼提出,他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從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三個不同的層面詳細闡述了情感化設計方法。情感化設計能夠優化用戶體驗,有效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行情感化設計需要關注多個方面,如形狀、材料、顏色、質感、聲音、燈光等,還需要深入了解用戶的情感需求和反應。從某種程度來說,情感化設計是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法,因為“一件產品的成功與否,設計的情感要素也許比實用要素更為關鍵”[1]。進入21世紀,整個設計行業乃至社會的發展都受到了情感化設計思潮的影響。國內外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重視情感的價值和力量,情感化設計逐漸成為現代產品設計創新的核心,許多設計師接連提出“形式追隨情感”“情感外放表達”“用戶情感至上”等口號[2]。目前學界對情感化設計越來越重視,研究趨勢向好
3 情感化設計的層次
3.1 從本能層出發
燈具的本能層包含燈具的色彩、材質等,這些元素的變化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暖色系的燈具讓人感到溫暖、平和,冷色系的燈具讓人感到平靜;木質燈具讓人感到溫馨,塑料材質的燈具讓人感到平價和親近。這是因為人是視覺動物,對產品外形的觀察和理解都出于本能,因此視覺設計越符合本能層的思維,越可能讓消費者接受并喜歡[3]。
“Seea”系列陶瓷燈(見圖1)擁有兩種標準尺寸的燈罩和吸頂燈,圓形的燈罩里的紋路,從遠處看像是水滴掉入水面形成的漣漪,能讓人產生平靜的感覺。當燈被打開,光線照射在紋路上,律動的感覺更加強烈,頗具趣味性。暖色的燈光也讓人感到溫暖和寧靜。作為家用燈具,這款陶瓷燈能讓人在家使用時感受到溫暖平和,使用者的滿意度較高。
3.2 從行為層出發
行為層設計對視覺沖擊并不那么重視,它更關注交互性、功能性、易理解性和用戶體驗。優秀的行為層設計應尊重用戶的使用習慣,深入了解用戶的感受和需求,并始終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滿足用戶的期望。燈具是一種實用性極強的產品,注重滿足功能需求,并具備操作愉悅性。充滿趣味的使用方式可以給人帶來良好的使用感受,加深使用者的印象。其中,擁有故事情節的體驗和擬人化的互動是實現行為層情感化設計的兩大有效方式。優秀的行為層設計應關注以下四個方面:功能性、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覺[4]。
臺灣設計公司Bitplay推出的產品——“bang!”槍燈(見圖2),由簡單的兩部分組成,一盞臺燈和一個手槍造型的遙控器。看似平平無奇,實際暗藏樂趣。設計師為臺燈開關添加了一個擬人化的“歪倒”動作。當用戶使用遙控器時,原先挺直的臺燈燈罩就會立馬像被子彈擊中一樣歪下腦袋熄燈。這款產品用巧妙的開關燈方式,讓使用者與產品進行互動,從而產生樂趣,給用戶帶來有趣新穎的使用體驗。
3.3 從反思層出發
反思層面相較于前兩者較為復雜,反思層主要考慮設計對象的意義,而這些又會受到使用者所處環境、使用者身份和價值觀、文化的影響。反思層會讓使用者在體驗產品基本功能的同時,領悟到某種生活哲理,產生一些關于產品的思考,從而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
設計師張哲愷創造了一種用咖啡渣為瓷器染色,以模仿大理石質地的方法,并將該方法應用于Coffire陶瓷燈具(見圖3)設計。
張哲愷表示:“由于采用了創新的著色技術,Coffire燈具有粉紅色的大理石表面紋理,這是其他釉料無法達到的效果,通過這種燒制技術產生的質地和顏色是不同的,使每盞燈都獨一無二。”張哲愷創造性地在陶瓷中融入咖啡渣,使廢棄的咖啡渣搖身一變成了效果極佳的燈具材料,這也與可持續設計理念相契合。
4 陶瓷燈具的情感化設計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公認的陶瓷大國,陶瓷的使用歷史十分悠久。中國陶瓷藝術以自然美學為基,與中國傳統文化共同發展。陶瓷工藝發展至今,無論是紋樣、造型還是肌理都十分豐富,這是其他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陶瓷燈具可以展現出以往工藝達不到的形態,陶瓷燈具的造型和風格也更加豐富,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同時,現代智能設備能豐富陶瓷燈具的交互手段,讓傳統陶瓷燈具更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5 結語
陶瓷燈具設計應重視情感化設計要素和原則,注重用戶在當今時代的情感需求和價值取向,以提高陶瓷燈具產品在燈具市場的競爭力。展望未來,陶瓷燈具設計需要更加注重情感化設計,不斷了解用戶需求,研究市場變化趨勢,從而優化情感化設計方法。同時可以結合新的材料和技術,創新陶瓷燈具的形式和功能,以滿足人們日益變化的審美需求。總之,基于情感化設計的陶瓷燈具有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有助于陶瓷燈具設計的創新。
參考文獻:
[1] 周翔,任家琦.基于移動終端APP圖標中的情感可視化設計研究[J].中國包裝,2022,42(1):62-64.
[2] 梁健沖.基于WSR系統方法論的居家情感化陶瓷燈具設計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20.
[3] 張愉.淺述靜處空間的三種水平設計[J].現代裝飾,2011(6):36-37.
[4] 張偉.疊加手法在家居設計中的多義化現象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3.
作者簡介:陶云逸(1998—),男,江蘇常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產品造型及應用實踐設計。
章婷(1983—),女,上海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產品造型及應用實踐設計、產品與包裝設計、文化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