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朝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項目數量逐漸增多,項目規模不斷地擴大,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為了滿足當前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轉變傳統的施工方式,引入先進的施工技術,以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效率。頂管施工技術是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之一,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頂管施工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取得了不錯的應用效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當加深對頂管施工技術的了解,嚴格按照相關施工要求來執行作業,把控好每一個施工環節,從而保障城市軌道交通頂管施工質量,提高城市交通建設水平,獲取更多的綜合效益。
頂管施工技術的應用原理在于先預外工作坑,然后在坑內設置反力制作,并于其中安裝液壓千斤頂,通過主頂油缸、管道間的推力,來吊起工具管、掘進機,使之從工作坑穿過土層,直至接收坑中。需在地層中頂入預制管段。該施工的特征在于一邊開挖地層一邊接長管段,一邊頂進。頂管施工結構系統中包含了多項內容,如預制混凝土管、主頂油泵、潤滑注漿系統、操縱系統、后座、測量系統、主頂油缸、導軌、弧形頂鐵和環形頂鐵等。需要利用運輸車、運土車等設備,安裝安全護欄[1]。
頂管施工是一種先進的管道施工技術,其可以不進行開挖,或是開挖面積較少,能夠在此基礎上穿越地面建筑、地下埋設管線等來進行管道安裝。頂管施工技術的優勢在于:一方面,頂管施工不需要占據過多的施工占地面積,對地面的影響不大。施工過程中不會造成較大的噪音污染,振動較小,能夠降低施工對周圍居民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而且對地面交通的影響也不大,能夠盡量保持道路交通的順暢通行;另一方面,在進行較深鋪設管道的時候,頂管施工的安全性較高,具有不錯的經濟性,所需要實施的施工工程量并不多。而且氣候因素對頂管施工的影響不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宜的頂管施工方案[2]。
頂管施工和盾構施工,都屬于暗挖施工法,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著些許區別。從掘進驅動力方面來說,頂管施工的掘進驅動力設置于初始端的工作井內,位置固定;盾構施工中的掘進動力則設置與盾構機內,會隨著掘進工作面前進;從掘進距離來看,頂管施工的掘進距離受掘進驅動方式影響,最大掘進距離在100m以上,如若使用中繼環,掘進距離可達到1000m以上;盾構施工中的掘進最大距離并沒有限制。頂管施工一般適用于滲透系數較小,不存在礫石的巖體土層中,理想土層的施工速度為每天掘進5~10m,曲線掘進的難度比較大,平均造價較低;盾構施工適用于一些不含礫石的巖層中,理想土層中掘進速度可達到每天掘進10~15m,可沿著各種曲線進行掘進作業,成本相對來說偏高。另外,要注意的是頂管施工的掘進工作面包括三種形式,一種是封閉工作面,一種是全敞開工作面,另一種是半敞開工作面,而盾構施工主要采用封閉工作面[3]。
以某城市軌道交通六號線工程建設為例,該線路中某站實施了頂管施工技術,頂管線路的施工,由北邊向南邊開始。該施工其余的地質是道路填方路基,已經進行了回填壓實作業,頂管穿越土層涉及到路基回填土、上表層粉質粘土。由于已經完成了管廊、排水箱涵、路床施工,為了避免對這些設施造成較大的損傷,則選擇使用雙排頂管施工來新建排水管道。新建排水管道和已經完成建設的管廊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凈距為半米。該頂管施工工程中采用了三級鋼筋混凝土企口管,實際施工中需要下穿已經建設好的雨水艙、綜合管廊,因此要做好實時監測工作,觀察現有設施的實際情況,并實施有效的保護措施。
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應用頂管施工技術,需要重視工作井施工環節。應當進行準確的測量放樣,遵循自上而下原則,使用倒掛井壁法來進行工作井護壁施工,每一段的護壁高度應當控制在1m左右,完成最后一節護壁施工,完全頂進頂管之后要使用順做法來進行處理,保障底板施工質量,做好檢查井內襯施工作業。可使用挖機或是采用人工方式來進行工作井挖土,利用大型運輸車來運輸棄土,一邊開挖一邊澆筑鋼筋混凝土。工作井施工的具體流程如下:先要做好相關的施工準備工作,進行測量放線,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要開挖基坑,第一節護壁施工中要牢固綁扎鋼筋,進行模板安裝和澆筑作業,之后再將護壁模板拆除,重復這一環節直至達到規定的施工設計標高。然后要澆筑素砼墊層,進行底板鋼筋綁扎施工,實施高校的底板砼澆筑和養護作業,開展后座鋼筋混凝土施工和頂管區間頂進施工,最后預制井蓋板,做好吊裝和回填工作。工作井的護壁厚度保持在50~80cm之間,使用螺栓來連接組合鋼模板。后座結構在管道頂進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需使用鋼筋混凝土來進行施工,并計算好其后背的承載力,確保其滿足頂管施工要求[4]。
除此之外,還要根據頂管施工的實際需求,來安裝工作井設備。首先,要安裝和使用提升設備,可使用龍門架,主梁采用工字鋼梁,可將提升設備安裝于主梁上,如使用十噸的電動葫蘆。管節是最大吊物重量,管內徑為1.5m,外徑為1.8m,管節長度為2.5m,管節重量不可超過十噸,否則無法滿足提升要求;其次,要合理安裝頂管設備。導軌制作的時候可使用型鋼,做好焊接工作,控制好導軌軸線的偏差,應當在3mm以下。頂面高差需控制在0~3mm以內,兩軌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2mm。該工程中使用了兩臺液壓千斤頂,噸數為250t。
在進行頂進施工的時候,需要先明確頂進施工公益流程。首先,要安裝導軌和紅外線對中儀,再安裝加固后座,固定好千斤頂的頂腳架,安裝千斤頂,需連接好油缸,進行管節安裝,吊裝頂鐵之后頂進管道。在進洞之后頂進階段,需要利用導軌安裝方向來控制管節,根據施工要求來把控主頂的推進速度,盡量保持緩慢,需要及時糾正油缸和管節,防止其出現偏移。頂進的時候,前5m的管道高程偏差要控制在50mm以內,糾偏角度不可大于1°,一旦發現存在偏差必須即刻調整,遵循緩糾原則;頂進中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頂進速度,充分考慮頂力、偏差因素,一般來說頂進速度保持在50mm/min即可[5]。頂進施工的時候,還需要把控好角度,進行有效糾偏工作,將其控制在1°以內,遵循慢糾原則。頂進過程中要根據頂力情況來控制頂進速度,最好把控在50mm/min左右。管道頂進和工作井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收回油缸,然后再實施頂鐵安裝施工。
在實施頂進施工的時候,需要通過注漿的方式來降低排水管的穿越摩擦阻力。需優化配置注漿材料,按照適宜比例來混合配制泥漿。需合理分布壓漿管,選擇優質的膨潤土材料,以保證管道穿越的順暢性。同時,還要合理分布注漿孔,把控好注漿孔的尺寸,設置于鋼套環以下,做好預埋工作。
頂進施工中還需要重視管道注漿環節,該環節的目的在于加固土壤結構的穩定性,避免路面沉陷,保障頂管施工安全。基于此,要合理配置注漿材料,控制好水泥、粉煤灰、水的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適宜的特種材料,強化漿液強度,使之具有更高的可灌性。要使用質量達標的鋼筋混凝土企口管,管節長度為2.5m,按照適宜比例布置管節注漿管,每一個斷面中要設置三個注漿孔,通常設置于鋼套環下方,需要做好管道余脈工作。完成布設之后再進行注漿,把控好注漿壓力[6]。
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運用頂管施工技術,一定要控制頂進姿態。頂管施工的掘進驅動力開始于工作井內,實際施工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來降低掘進過程中的水土壓力和摩阻力,需要科學分析頂管的受力情況。當頂管不穩定的時候,便很容易受水土壓力、結構自重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管節頂進軸線發生偏離,增加附加力矩,以致于無法自動調整管節姿態,不利于頂進工作的開展。基于此,可通過施加外力的方式來進行控制,確保頂進軸線與設計軸線相一致,實施長距離頂管施工時必須把控好頂進方向,否則容易影響最終的施工質量。就現階段而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使用高精度導向來控制頂進姿態,于始發工作井進行糾偏控制。可充分發揮全站儀設備功能,選擇適宜的千斤組加載方式,以有效把控頂管姿態。一般來說,短距離頂管施工中更適用于使用半經驗糾偏方式,即以千斤頂組施加偏心荷載來對頂管姿態進行控制[7]。
在實施頂管施工技術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結構防水工作,要確保所使用的防水卷材和涂料質量達標,并將其有效鋪設于全外包防水層中,以便于提高結構防水質量,但要注意的是該方式不適合在暗挖施工中應用。尤其是在一些水分較為充足的區域實施頂管施工的時候,必須做好防水工作。一方面,要保障管節制作質量,避免其出現缺陷,否則容易因為管道節連接存在縫隙而造成漏水、滲水等問題;另一方面,還要把控好管道的水土壓力和管道重力的合力,根據原有土層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相應措施。在進行防水處理的時候,應當在預制管節的時候,于管節和管節之間預留鋼板馬牙槎,利用止水橡膠條來閉合管節頂進中的連接縫隙,需將注漿管預埋至管節連接位置,完成管節頂進施工之后,需要將防水材料高壓注入于縫隙之中,以形成良好的封閉效果,加大防水力度,避免驗收時發現管道內部出現滲水現象。
在實施頂管施工的時候,要開挖頂進工作面,此時會卸載土層壓力,需使用管節來予以支撐。但是開挖的時候四周的土體會變得松弛,容易朝著開挖面膨脹,出現地面沉降問題。頂管施工中的地面沉降程度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管道大的尺寸,施工中所采用的掘進開挖方式,土層類型等。較大程度的地面沉降不僅會影響上部結構的穩定性,同時還可能破壞已經完成建設的市政管線。基于此,為了降低地面沉降,在頂管施工中需要保持一定厚度的浮土,實施土壓平衡頂管技術。要合理調配泥漿平衡掘進面的水土壓力,防止土層出現壓力卸載情況,以免擾動土層。實際施工中要做好實時監測工作,以防止破壞性沉降現象的出現[8]。
在進行長距離頂管施工的時候,需要控制好掘進阻力,從已經頂進管節前進時的側摩阻力、掘進工作面水土壓力等兩方面著手管控,需要把控好頂管的頂進距離,最大頂程應當控制在70~100m之間,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把控長距離頂管施工質量。
在頂管施工過程中,為了保障頂管施工質量,應當針對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實施有效的處理措施,以保障頂管水工質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處理好管節接頭的滲漏問題。通常情況下管節接頭滲漏大多出現于膨潤土壓漿孔中,需要使用專門的止水鋼環來進行處理,以止住接頭位置的滲水。專用止水環由三片圓弧鋼環組成,連接的時候要使用螺桿,外部要貼上止水橡膠片;二是要防止頂管施工中導軌偏移。一方面,要對導軌進行加固處理,或是根據實際情況來更換導軌。在完成導軌校正工作之后,需要對其進行固定和支撐,防止其偏移;另一方面,可使用型鋼、鋼板等材料作為墊木,并進行焊接固定;三是為避免頂管施工過程中出現頂鐵外崩情況,要防止頂力偏斜問題的發生,實際施工中盡量使用一根長頂鐵,以免縱頂鐵出現較多接縫,處理好后背墻易壓縮土;四是在應對管節破裂問題的時候,應該于施工過程中加強混凝土管質量檢測工作,必須保證混凝土管質量達標,如若混凝土管存在裂縫,或是呈現出蜂窩麻面,則不可將其運用于實際施工中。如若混凝土管的管壁較薄,而且存在管端面不平的情況,需要將墊層添加至頂鐵、管壁之間;五是為預防管節出現旋轉或是偏移情況,需要加固頂油缸后座,使之更加穩定。如若發生了偏移,則要于初識頂進實施糾偏工作。如若管道在頂出洞口的5~15m以內,那么可使用主千斤頂來進行糾偏;如若是在管節頂進中出現偏移,那么一旦發現偏差就要進行糾偏處理,遵循緩慢糾偏原則。
總而言之,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應當充分發揮頂管施工技術的作用,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來執行作業,把控好施工中的細節,規范施工流程,以保障頂管施工質量,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