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麗 陸穎 廖文秀(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 隆昌 6450)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豐富和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大力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鼓勵開發適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點的特色運動項目。“村超聯賽”成功打造了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成為中國農村地區的獨特文化現象,以其廣泛的人員參與和地區影響力,對于村莊的發展建構有深遠影響。
新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快速提升,大眾對于健康生活的要求也逐漸增高,“村超聯賽”作為一種基層體育活動,不僅實現了群眾體育的普及,帶來了許多相關的商業活動,如賽事推廣、商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等,而且帶動了相關的經濟社會效應。作為一個集體活動,也加強了村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成為了農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可以說,其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獨特的精神動力和實踐途徑,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縣域實踐的新路子。現有研究對體育活動作為健身手段的作用予以肯定,但對體育活動特別是基層體育賽事如何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的研究較少。本文旨在分析“村超聯賽”對當地經濟的積極推動作用,對我國其他區域的體育經濟發展層面提供一定借鑒。
中國當下的社區足球活動十分活躍。隨著90 后、00 后的成長,足球運動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在學校、社區甚至公司,通過參與一場足球比賽,可以增加大家的社交途徑和促進人際關系。同時,大量的草根足球隊也在全國范圍內涌現,各式各樣的非正式聯賽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然而,相比于社區足球的熱鬧,我國的校園足球的發展卻顯得相對滯后。盡管國家層面已經提出了許多鼓勵校園足球發展的政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執行力,這些政策得到的反饋和成效卻遠不如人們預期。在校園內,足球場地的數量和質量依然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對足球運動的理解和重視程度還需提升。
首先,足球運動在我國并未全面普及。雖然各地政府正在積極推廣校園足球和草根足球,但覆蓋率依然偏低,在很多地區,尤其是農村,孩子們并沒有適當的設施進行足球訓練,也沒有基本的足球啟蒙教育;其次,我國當前的足球訓練體系還不完善。在西方國家,大量的職業足球俱樂部都擁有自己的青年隊,并設有詳細的足球培訓路線圖,從少兒足球學校開始,一步步為孩子們打造成為專業足球運動員的道路。我國這方面的體系較為薄弱,缺乏長期規劃和系統訓練。再者,資金的投入和運用也是發展中較為困難的一部分,從足球場地、器材的修建購買、相關職業人員的培育,到對一場比賽的組織和運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資金的支持。而我國民間足球現今的經濟收入運行不穩定,沒有固定的組織機構進行長期投入與維護,這種情況讓我國的足球發展和一些比賽受到一定制約。此外,足球主要由體育系統運作,缺乏社會化運作的模式,這些實際境況都是阻礙民間足球發展,使其發展乏力的原因。
“村超聯賽”作為一種以足球、籃球等球類項目為主的體育賽事,其競技性和觀賞性吸引了大量村民的積極參與。最近二三十年,足球已經深入當地百姓的生活,成為當地全民共識。30 萬榕江人中有5 萬人踢足球,村村都有足球隊,全是自發組成,如同提起汨羅大家就能想到龍舟賽一樣,當地形成了獨有的特色民俗文化,表現出參與程度高、參與形式自由,表現內容自發的現象。參與群體不限于專業運動員,各行各業的村民都可以加入,這樣的普及性極大地增進了地區民族凝聚力。通過對貴州榕江縣的實際發展歷程進行分析,有利于為我國其他地區提供管理經驗和發展啟示,推動區域體育事業實現良性發展。
貴州榕江縣體育氛圍濃厚,在這里曾經先后舉辦過4 屆18 期大型斗牛賽事、1 屆冬泳友誼賽、2 屆垂釣比賽、2 次民間山地自行車友誼賽等活動,還有“貴州體操之鄉”、“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縣”之稱,這里還將以傳承和弘揚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為載體繼續進行體旅建設。
榕江足球底蘊深厚,抗日戰爭時期國立貴州師范學院遷入榕江,將足球運動傳入榕江。1944 年,隨著廣西大學和桂林漢民中學遷來,更多年輕學生把熱愛足球的種子撒在這個偏遠小城。建國初期,出過一級足球運動員20 名,二級運動員147 名,此后,足球與榕江緊緊相連,成為當地引以為傲的運動強項。六七十年代時,榕江曾獲黔東南足球比賽第一名,榕江足球開始深入人心。九十年代初,榕江成立了足球協會,足球協會聯合榕江縣體育部門開始舉行各種足球賽事,取得了豐碩成績。
隨著國家對足球運動的重視和推動,榕江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并建立了足球訓練基地,提供專業的教練和訓練設施,為熱愛足球的群眾提供了氛圍較好的學習以及練習場地,在政策推動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足球隊,展現了出色的表現,榕江縣足球隊在各級比賽中屢次獲得冠軍,并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足球比賽。
除了取得優異的競技成績,榕江縣還注重足球運動的社會效益,通過開展各類足球訓練營和活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參與其中。大范圍地宣傳出了村縣的特色,使其人氣出現爆發式增長,帶動了縣域各方面的資源流通,增加了當地各行各業的經濟收入。舉辦“村超聯賽”的鄉村,在賽事期間的消費總額明顯上升,當地產業活躍度增強,就業率提高,榕江住宿業營業收入達3714.8 萬元,同比增長172.6%。截至7 月23 日,榕江吸引游客250 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39 億元。
貴州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是由榕江縣老百姓自發組織開展的鄉村社區體育賽事。賽事由榕江縣足球協會主辦,榕江縣古州三寶侗學研究會、榕江縣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承辦。在縣內建設了現代化的足球培訓基地,該基地設有專業的訓練場地和設施,配備了一流的教練團隊,同時,榕江縣也積極與高水平的足球俱樂部建立合作關系,在訓練和比賽方面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支持。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選拔機制和培養計劃,為年輕球員搭建了展示才華的平臺,幫助他們獲得了一技之長。
變革之風帶來了明顯的經濟影響,特別是在體育賽事舉辦期間,消費者的支出需求獲得了顯著推動,如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的經濟活動。此外,各類贊助商、供應商與服務商也會因此獲得直接經濟收益。與此同時,“村超聯賽”的成功舉辦對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包括了體育設施的創建及其后續維護工作。從而促進了體育用品銷售、體育場館建設等相關行業的興旺發達。同時,隨著品牌效應的產生,“村超聯賽”可能帶動特色農產品及文化商品的銷售,作為文化及旅游項目的一環,賽事的策劃和執行能有效吸引外來觀眾的目光,帶動農村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文化旅游產業。
“村超聯賽”的出圈,使貴州榕江縣足球政府的管理模式備受矚目,其成功之處不僅在于創新的理念,更在于務實的行動,將管理和運行真正交給熱愛足球的人去發展。政府成立了專門的足球發展小組,并參與足球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對足球項目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指導,確保了項目的順利進行。同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建設足球場地、購買培訓器材等方式,合理規劃和分配足球資源,將有限的資源用于基層足球建設。此外,也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和獎勵措施,鼓勵和支持優秀的足球教練員、運動員和裁判員在榕江縣從事足球事業,當地的各行各業的村民只要喜歡足球,都可以參與其中,提高了縣內足球人才的整體水平。通過積極推動足球與教育、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鼓勵學校將足球納入體育教育課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創造了就業機會等經濟效益。榕江縣足球政府的管理模式具有可復制性和示范性,為區域體育經濟發展提供了別樣的實踐途徑。
貴州“村超”之所以取得了顯著成績,歸功于它對于當地文化傳統與市場所期望的洞察,將足球運動與貴州地區特有的文化元素相結合。通過利用當地的人文地理資源,在賽季和比賽種類的設計上,順應地方人情世故和習俗,讓比賽成為一種鄉土社會文化的延展,增強了比賽的吸引力和觀賞性。“村超聯賽”已超越了傳統的足球賽事界限,演變成一個地區性的慶典和社交活動,孕育出了一種獨特的足球文化情境。這是對土生土長策略的深層次耕作與實踐。在賽事的參與層面上,它不限于僅吸引觀眾觀看比賽,更為關鍵的是實現了多元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比如當地企業的贊助、球迷組織的形成、志愿者的加入以及與地方政府的合作等。“村超聯賽”通過創造一個共贏的生態圈,使比賽不僅僅停留在足球的角逐上,更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形成了強大的地區動力。
榕江縣政府通過建立足球學校和足球訓練基地,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足球訓練環境和機會。同時,縣足球協會積極組織各類足球比賽和活動,提升了基層足球水平。在這里,足球不單純是運動競技的展現,它還承載著深厚的社會意義。通過積極引進足球產業和賽事,吸引了更多社會資源的參與和支持。同時,縣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促進足球產業的發展,推動足球運動與社會經濟的融合,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挖掘和弘揚足球文化,舉辦足球文化展覽和演出等活動,讓足球運動更加貼近人民群眾,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由上可以看出,體育活動的持續發展與繁榮,既要重視它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又要積極推動相關的現代化革新,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推動。
對本地區的村民而言,足球不只是簡單的運動競技,它更深層次地代表了一段文化傳承和精神象征。通過足球宣傳,可以激發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和參與,并借此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宣傳中將足球運動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宣傳方式。榕江政府提出了讓手機變成新農具,讓數據變成新農資,讓直播變成新農活的“新三變”口號,并大力執行,讓新媒體賦能鄉村振興。全縣培養了1.2 萬余新媒體賬號,2200 余個本地直播營銷團隊,實現了村超賽事傳播快、輻射廣的效果。“村超”自5 月13 日開賽以來,網絡傳播量超過300 億次。僅6月17 日“超級星期六”一場友誼賽,全網播放就達60 億。同時,宣傳內容質量過硬,既滿足了觀眾的需求,又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可信度,才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
“村超聯賽”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與鄉村復興策略中發揮著不容小覷的經濟激勵作用,它有效地融合了這兩項國家重點發展計劃。在未來,區域體育經濟發展應當著重考慮妥善引領體育賽事的商業進程,抱著守正創新的精神。通過結合地方文化、政策環境和社會需求,積極探索適合各地發展的體育經濟模式,有望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進一步激發鄉村體育經濟的內生動力,促進體育產業與鄉村經濟的良性循環與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