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杜雷(齊齊哈爾大學體育學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在當今社會,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生體質強健,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著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2014 年4 月,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印發了《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以下簡稱“三個辦法”),以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為主線,以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各地學校體育統籌管理為保障,著力構建目標明確、機制健全和制度配套的學校體育評價體系。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校的體育教學,提高學生對《標準》的認識,以此來督促學生重視健康,對自身健康的關心。本文通過對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對《標準》認知情況的調查,了解學生對《標準》的理解情況及學校為貫徹《標準》所采取的措施,找出存在的問題,為《標準》的貫徹實施提供參考。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學2018 級和2019 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了解和調查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的理解度和認知度,讓學生明白和清楚《標準》的合格線、良好線、優秀線,對照《標準》進行相應鍛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體質健康的認知度和重視度,為北方民族大學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和借鑒。
(2)研究意義。
周恩來曾經說過:“只有身體好,才能學習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發展。”國家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對學生身體健康的監控,是非常有意義的政策方法。北方民族大學每年都要對全校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自身體質和健康的變化,激發學生的鍛煉意識和積極性,減少鍛煉的盲目性,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內容和方法,達到增強體質和健康的目的,并以體質健康測試為契機推動北方民族大學體育活動發展,同時為學校制定體育相關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標準》的內涵是測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評價標準,是國家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組別的測試指標均為必測指標。其中,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m 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大學生在《標準》中的測量項目包括身高、體重、50m跑、坐位體前屈、肺活量、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 分鐘仰臥起坐,男生1000m跑、女生800m 跑。2019 年秋季新增視力測試。
認知也可以叫認識,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現代心理學認為“認知的過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編碼、儲存、提取和使用的過程”。認知度是指群眾對該物體的整體印象,一個社會組織被公眾所知曉、認識的程度。在心理學中,是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而對事物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也是個體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判斷、評價的能力體現。
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學2019級和2018級本科生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北方民族大學圖書館及互聯網等方法,收集關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認知度”的中文期刊及全文數據庫的相關文獻,為課題的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
(2)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與歸納的方法,對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數據進行歸納分析與研究,對研究對象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對比。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各數據間的差異與聯系。
(3)問卷調查法。
①問卷設計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在論文指導老師的幫助以及北方民族大學體育學院相關專家的指導和建議下,設計此調查問卷。
②問卷的效度檢驗
問卷采用內容效度檢驗法,制定相關的《專家調查問卷》,向北方民族大學體育學院7 位體育教師(2 位教授,1位副教授,3 位講師,1 位助教),針對每一項指標的合適程度請專家打分(滿分為10 分,6 分及以上視為有效),各位專家最后對各項指標的認定分數均在8.43 分以上,表明問卷總體、內容、結構可靠并有效。
③問卷的發放和回收
根據相關文獻選擇自己所需的調查內容,然后根據自己在學習中的認識、經驗和老師的幫助下,設計此調查問卷并對問卷嚴格檢驗。給2018 級、2019 級公共體育課學生發放調查問卷300 份,回收293 份,回收率為97.67%,有效問卷275 份,有效率91.67%,最后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分析。
(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和相關數據,運用Excel 進行分析統計,為本文最后撰寫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
(1)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對《標準》各項目評分比例的認知情況與分析。
在對2018 級和2019 級學生的調查中發現,有41.82%的學生對測量指標所占比例不了解,在剩下的58.18%中,也僅有20%的學生知道體測各項目所占的比例,表明他們對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視程度不高。還有38.18%的學生大概知道體測項目的指標是多少,只是了解得不夠透徹。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評分標準的了解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僅僅對于能夠達到的評級水平有了解,而忽略了自身在體育鍛煉方面的發展。體質健康的監測不是目的,其最終應該是將學生的身體狀況反映給學生,讓學生以及體育教師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評價指標,但是在掌握了運動技術和技能之后,學生利用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進行相關的運動鍛煉,提高自身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學校體育的最終目的。
(2)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對《標準》測試項目目的的認知情況與分析。
有52.36%的學生知道測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我們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有18.18%的學生認為,體測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體質的健康情況;有14.55%的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就是單純地增強健康意識;有8.36%的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是要他們根據測試的結果,來促使他們給自己設定一個鍛煉目標;有5.09%的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用測試來促進他們鍛煉;還有1.46%的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還存在著其他的目的。表明學生對體測目的較明確,認知程度較高且呈現多元化趨勢,體現了體育價值觀。
(3)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對體測成績總分計算方式的認知情況與分析。
有30.18%的學生知道大學4 年體測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表明他們對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視。剩下的69.82%的學生對體測每年的成績所占總成績的比例仍然不清楚,這也就說明了他們對《標準》的認知水平不高,需要引起重視,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綜上所述,應該加強學生對《標準》的學習,讓他們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1)北方民族大學學生最不愿意參加的測試項目的認知情況與分析。
在《標準》的7 項測試項目中大學生最不愿參加的三項中,占比最高的分別是男生1000m 跑、女生800m 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 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綜上可知,大學生在耐力素質這一方面是極其不愿意參加的,可能是難以忍受長跑的折磨。其次是力量,由于現在的生活條件較好,人們都不愿意運動,每個人開始鍛煉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因此力量也存在著差異。體測不僅是一個標準,也是在督促學生去堅持鍛煉,在運動中尋找快樂。
(2)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對影響體測成績因素以及學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工作效果的情況與分析。
96.73%的學生對北方民族大學實施的體質健康測試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這也就表明該校對《標準》的重視程度較高,投入的時間、精力、物力比較大。在剩下的3.27%的學生中他們對體測總體工作不滿意,表明該校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高。比如:學生自身的原因,天氣因素,測試時間場地設施等。總體上來看,該校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是正常的,學生較滿意。
通過對北方民族大學學生對新《標準》認知情況的調查,研究結果如下:
(1)大多數學生對身體健康具有正確的理解與認識;
(2)學生對新《標準》能清楚地知道測試項目以及項目的評分標準;
(3)大部分學生對新《標準》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關于體質健康測試的相關政策;
(4)影響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因素中主要以心理因素、天氣因素以及測試時間過于集中為主,表明學生對學校開展的體測工作較滿意。
(1)提高領導的重視程度。
學校出臺相關政策,貫徹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持續推進“北方民族大學陽光體育實施方法”,舉辦各類體育競賽活動。
(2)加強對《標準》的宣傳和學習,提高認識。
①教務處協同校學生會定期組織一些講座,舉辦體質健康對抗賽和知識競賽,深入解讀《標準》;利用學校廣播站、校園網站以及宣傳欄等進行宣傳,強調《標準》的重要性;
②體育學院增加和延長體育設施的開放時間,促進學生自覺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增加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組建一個由體育教師、心理教師和保健教師三者在一起的體質健康中心。一方面可以完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給學生制定符合他們的體育健身計劃;另一方面加強對體質較弱的學生的監測,增強他們的體質和健康意識;
③學生自覺學習相關《標準》的內容,擴展知識層面;加強對薄弱項目的訓練;課余時間多參加體育活動,增強自身體質;對自己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