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鵬 施金福(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 麗江 674199)
現代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以來,經過100 多年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發展,從單純的競技運動轉變為集經濟生產力和文化傳播力于一體的文化載體。籃球運動在國內的普及發展過程中,東西方文化以籃球運動為載體進行碰撞、融合,籃球文化逐漸被中國人所接受,成為影響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文化力量。籃球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也對產業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力發展籃球文化,有助于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助力社會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因此,研究籃球文化對產業經濟的推動作用及發展路徑,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籃球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由美國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于1891 年發明,1904 年出現在圣路易斯奧運會表演賽上,1936 年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早在1896 年籃球運動便已傳入中國,1956 年成立中國籃球協會,如今已成為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體育運動,尤其深受青少年的歡迎。籃球文化是參與和觀賞籃球運動所形成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的制度化凝結,包含籃球運動知識、技能、習俗和制度等諸多內容。
廣義上來講,與籃球有關的人、事和信息都屬于籃球文化的范疇。籃球文化體現了人的生存狀況和精神追求,主要體現為個人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籃球運動由5 個人為團隊,和足球等群體性運動相比個體的作用得到凸顯,運動員不拘一格完成技術動作,往往會獲得不可思議的進球和勝利,鼓勵個體挑戰和超越自我,帶有濃郁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同時,籃球作為集體性運動,必然強調團隊成員間的密切合作,只有分工協作、團結共進,才能贏得比賽的勝利,籃球文化中滲透著合作互助的理念。在籃球運動中,可以培養從不服輸、勇于創新等精神品質,培養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性格態度,對于觀賽者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籃球文化的內在特征可視為市場文化,籃球運動承載著俱樂部、球星等主體的經濟利益,與體育用品企業、賽事贊助商、媒體等市場主體也有著密切的利益關系。籃球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現為普及性上,籃球運動作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之一,籃球文化也有著廣泛的受眾群體,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表現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由此可見,籃球文化與產業經濟具有密切的聯系,籃球文化的發展有助于為相關利益主體謀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加籃球運動和周邊產品的市場銷售額,推動籃球乃至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
籃球文化與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籃球文化本身是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籃球文化的發展能夠提高籃球運動的影響力,從而增加體育產業的經濟價值,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籃球文化的文化也受到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能夠為籃球文化發展創造良好契機,拓寬籃球文化的傳播渠道,擴大籃球文化的覆蓋范圍。
具體來說,籃球文化對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籃球文化的傳播可以提高籃球運動的影響力,增加籃球產品需求量。隨著籃球文化的深入人心,會對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挖掘人們對籃球產品的潛在需求。大力傳播籃球文化,能夠擴大籃球運動的受眾群體規模和范圍,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籃球運動,關注籃球運動,從而吸引更多的人購買籃球產品,從而促進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和壯大;第二,籃球文化的傳播有助于籃球賽事活動的蓬勃發展,可以打造具備廣泛影響力的籃球隊伍及球星,促進籃球競技事業的發展,從而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球隊和球星是籃球產業發展下的產物,著名球星和成功球隊可以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促進籃球產業發展。在籃球賽事中,會選拔球星,球星使籃球比賽的吸引力和精彩程度大大提升,使籃球賽事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增強,從而推動籃球產業經濟的發展;第三,籃球文化的傳播可以促進體育產業的集聚發展,推動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量變會引發質變,隨著籃球文化的傳播,籃球運動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籃球運動相關的生產型企業、贊助商、球迷協會等市場主體會從中獲利,推動籃球產業的集聚發展。比如,籃球文化發展有助于激勵籃球產品生產企業加大技術研發的力度、贊助商加大贊助金額、球迷協會規模擴大等,促進籃球和體育網站的發展,開發籃球競技游戲,組織籃球夏令營培訓活動等,有助于體育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體育產業經濟對于籃球文化的推動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體育產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有助于籃球文化的日益成熟,豐富籃球文化的內涵,使籃球文化與時俱進。籃球文化和體育產業經濟是不可分割的關系,籃球文化生成于籃球運動的發展過程中,自然離不開體育產業經濟的支撐。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可以擴大籃球運動的覆蓋范圍和影響力,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參與籃球運動,從而為籃球文化的生成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體育產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有助于籃球文化的傳播,可以拓展籃球文化傳播的廣度與深度。體育產業發展兼顧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目的,有了經濟發展作為助力,可以拓寬籃球文化的傳播渠道,增大籃球文化的傳播力度,推動籃球文化更好地傳播。比如,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必然依托于籃球賽事、賽場轉播、廣告、球隊、球星等渠道,產業經濟發展會促進相關領域的發展,也為籃球文化傳播提供發展契機,助力籃球文化的廣泛傳播與深度滲透,使籃球文化深入到更大群體的生活領域。因此,要想更快更好地發展和傳播籃球文化,發展體育產業經濟是必然的選擇,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能夠為籃球文化提供更好的平臺和基礎,加快籃球文化的生成與傳播速度。
結合上文的分析,籃球文化與體育產業經濟是不可分割、相互促進的關系,籃球運動對于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而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也有利于籃球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在體育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籃球文化的推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籃球文化的作用,助力體育產業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籃球運動在我國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由于籃球運動的參與門檻和成本不高,不同年齡段的人們都有一定的參與,這為籃球文化的傳播和籃球運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要想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經濟,需要進一步推動籃球運動在國內的發展,而籃球文化的宣傳與普及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應擴大籃球文化的宣傳范圍,加大籃球文化的傳播力度,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籃球運動的參與熱情,鼓勵更多的人主動參與籃球運動,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為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體育管理部門應組織舉辦高水平的籃球聯賽,并通過電視和網絡媒體轉播職業籃球賽事和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逐漸增強籃球運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全面提高籃球在人民群眾中的普及度,讓更多人了解籃球運動,進而認可籃球文化。要依托體育館、學校等開辦各個層級的籃球賽事,并在各地舉辦普通群眾也可參與的籃球賽事,使籃球運動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籃球文化傳播創造有利條件。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籃球文化的傳播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要打造專門的網站,拓寬籃球文化傳播的線上渠道,通過開辦線上籃球夏令營等方式傳播籃球文化。通過新媒體不同層次、角度的宣傳,可以大幅度提升籃球運動在國內的影響力,加大籃球文化的傳播力度。例如,籃球培訓機構不僅可以依托傳統的書籍、紙質刊物等傳播籃球文化,也可借助電視媒體轉播籃球賽事、發布籃球產業廣告等方式進行文化傳播,還可在線上開設專業的籃球課,通過官方網站、抖音、微博等渠道向大眾傳授籃球知識和技能,實現多方位、立體化的傳播籃球文化,推動全民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籃球文化的發展和傳播,離不開籃球運動自身的發展,要想提高籃球文化的影響力,需要加強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和參與籃球運動創造便利、舒適的條件,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真正參與到籃球運動之中,從而助力籃球文化的傳播,促進籃球產業的發展,以高水平的基礎設施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發展。
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要高度重視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政府財政撥款和社會資金建設高水平的籃球場地設施,提高國內籃球運動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籃球運動的普及和籃球文化的傳播提供優質的硬件條件。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很多運動場所建設了專門的籃球場,可以基本滿足場館周邊的籃球愛好者參與籃球運動的需求。然而,中小城市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仍然處于落后水平,很多籃球場地的建設質量不達標,室內籃球場地數量過少。比如,企事業單位的籃球設施并不對外開放,公共廣場等場所的籃球設施僅能滿足周邊群眾的需求,籃球場地設施的覆蓋率較低。政府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人口密度、交通條件等因素對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在內的體育場館進行合理分布,制定科學合理的場館建設標準,逐步建設一批中小型公共體育場館。同時,要鼓勵企事業單位開放現有的場館設施,提高場館設施的利用率,避免寶貴的基礎設施資源處于閑置浪費狀態。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和覆蓋率,可以為籃球文化發展和傳播提供平臺支持,也有助于體育產業經濟體系的發展與完善。體育產業包括競技體育、大眾健身、體育用品、體育旅游、體育教育、體育廣告、體育保險等眾多領域,體育產業的發展既要依靠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基礎,也要推動相關產業領域的協同發展。要將籃球運動與大眾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升籃球賽事、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服務水平,加大在體育用品、服裝、器材等生產領域的研發力度,以籃球文化為紐帶推動整個體育產業鏈的發展。比如,擴大籃球賽事活動的規模,大力扶持籃球俱樂部的發展,加強籃球球星、球隊和廣告贊助商間的合作,以全面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發展。
要充分發揮籃球文化對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需要以籃球球隊、球星為載體,擴大籃球文化的覆蓋范圍和影響力。球星和明星隊伍是籃球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籃球文化的重要載體,NBA 的成功離不開眾多舉世聞名的籃球巨星和成功球隊,然而國內仍然缺乏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球星和球隊,這必然會影響籃球文化的傳播,更會阻礙籃球運動乃至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因此,應著重培養和壯大球星和明星球隊,最大限度發揮球星和明星球隊的影響力。
籃球賽場上的個人風格是籃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鞋、服裝和周邊產品的時尚設計和文化品味也是構成籃球文化的重要基石。要做好籃球明星的培養和打造,才能通過球星形象、球技等提升籃球對球迷的吸引力,增加籃球周邊產品的市場銷量,并使籃球文化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有效的傳播。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在加強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基礎上,結合籃球運動員的個人性格、技術風格等特征,打造個人品牌形象,并結合籃球隊的歷史文化打造明星球隊品牌。在這一領域,應認真學習美國NBA 的成功經驗,如姚明加入NBA 后得到了國內外商家的青睞,這既有廣泛的中國籃球迷的基礎支撐作用,也離不開球隊的包裝和宣傳。喬丹、科比、詹姆斯等籃球巨星的成功也離不開必要的包裝,球星包裝要考慮籃球運動員本身的特征,也要考慮目標受眾的需求,賦予球星以適配的籃球文化內涵,使其成為籃球運動員乃至體育愛好者的榜樣,提升籃球隊伍、企業的文化素質,為籃球運動、體育產業乃至和諧社會發展提供間接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籃球明星,不僅是運動學習的技術偶像,也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球星的言行舉止和衣著打扮等都有著很強的感召力,要充分發揮籃球明星及球隊的商業價值,促進籃球周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實現籃球文化和產業經濟的融合發展。
綜上所述,籃球文化與產業經濟發展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關系,體育產業經濟是籃球文化生成與發展的基礎所在,發展和傳播籃球文化可以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的體育產業蘊含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在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籃球文化的價值,加大籃球文化傳播力度,加強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籃球文化品牌建設,提升體育人才培養水平,循序漸進推動體育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傳播籃球文化擴大體育產業的受眾群體規模,逐漸改變人們對體育產業的認識理念和方式,以籃球文化為紐帶構建完整的體育產業鏈條,形成集聚效應,為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