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晨
摘要: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難度系數較高,再加上復雜的施工內容和較長的周期,導致漏水、滲水問題層出不窮。本文針對造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出現滲水的主要原因及相關防滲技術展開分析,結合地理氣候、設計規劃、施工質量等因素,分別從地下防滲墻、環保型覆膜、材料灌漿以及,瀝青鋪設等防滲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從源頭順利解決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滲、漏水問題,促進工程總體質量的全面優化提升。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滲水原因;防滲技術
近幾年,為切實提高農業水資源的利用率,帶動當地農業經濟水平的穩定增長,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數量和規模得到顯著增長,但相繼出現明顯的滲水、漏水問題,以至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作用和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通過采取科學高效的農田水利工程防滲技術,不僅能夠切實保障農作物的正常用水需求,實現農作物的豐產豐收,同時,還可以有效保障農田水利工程的總體質量,促進現代農業的穩定發展。
1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現滲水的原因分析
沾化區作為山東省濱州市的市轄區,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山東的北部,與渤海灣和黃河三角洲相連,因此,地勢具有明顯的東北低、西南高的特點,作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的覆蓋區,當地四季界限分明,適合種植多種經濟農作物,具有十分卓越的地理優勢。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實現水資源的循環節約,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為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強效的支持與動力。
1.1 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
1.1.1 地理環境
山東省濱州市的沾化區處于魯西北沖積平原內,土壤類型主要分為潮土和鹽土兩類,前者本身保水保肥的性能較差,非常容易遭受干旱的威脅,后者同樣表現出明顯的疏水性,不利于農作物水資源的保持與穩定,為農田水利工程滲漏問題的出現和發生埋下安全隱患。
1.1.2 氣候條件
山東濱州市的沾化區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征,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高溫時期,容易出現洪澇問題,對農田水利工程滲漏情況的發生,具有相應的誘發影響。而且,該地區距離海洋較近,地下水位相對較高,在大量降水的情況下,無法實現快速吸收,從而造成農田水利工程滲水問題可能性顯著增長。
1.2 工程設計合理性不足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滲水問題而言,工程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是對其產生直接影響的重要因素,部分設計方案缺少對濱州市沾化區實際地形地勢,以及氣候條件等方面的深層次考慮,因此,從長期使用的角度上來看,設計的工程方案合理性不足,導致滲水問題的反復出現,不利于農田水利工程實際功能價值的有效展現與發揮。而且,在設計選材方面,一旦材料選擇出了問題,必然會造成工程總體穩定性缺失,為滲水問題的發生創造可乘之機,甚至還會對農田種植的作物生長產生威脅和影響。設計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的使用情況,比如在夏季容易出現洪水的情況下,農田水利工程需要承受強水壓的沖擊,一旦缺少對該情況的設計考慮,極有可能出現多處滲漏的問題。
1.3 工程質量沒有達到標準
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其施工質量沒有達到標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沒有嚴格遵守施工工藝的具體規范要求來進行施工。(2)缺少對工程角落的細節處理,導致其質量效果遠遠無法達到預期目標。(3)工作人員使用劣質施工材料,缺少良好的抗壓強度,在使用期間容易出現局部破損問題,造成滲漏問題的出現和發生。(4)一些施工操作人員在具體工作期間,沒有嚴格遵守設計方案的相關要求,以至于工程滲漏情況的出現概率明顯增長,對沾化區的農田種植收益,帶來嚴重的威脅和影響。
2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高效防滲技術
2.1 地下防滲墻技術
2.1.1 射水防滲墻技術
主要通過利用打孔器來噴射出高壓的水流,將目標土方分割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并在此基礎上完成防滲墻的重新構建與槽壁的順利制造,使其在形成相對較為光滑的表面后,用準備好的黃土泥漿均勻涂抹,形成合適大小的孔槽,并且,把攪拌均勻的混凝土材料灌注其中,為防滲墻的建設施工畫上圓滿句號。由于實際施工期間需要使用不同種類的機械設備,工作人員需要通過提前測試和專項檢驗等方式,確保其能夠在使用過程中發揮出良好的性能,從而預防因設備問題而產生不必要的質量缺陷。涉水防滲墻的實際厚度,通常會控制在45 cm,深度則處于30 cm左右,可以在沙土和黏土等結構中具有十分顯著的防滲效果,因此,通過將其用于濱州市沾化區的農田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能夠對漏水滲水問題的出現和發生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1]。
2.1.2 多頭深層攪拌防滲墻技術
目前,在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防滲施工中,多頭深層攪拌防滲墻技術的實際應用頻率相對較高,其通過利用多頭攪拌機械設備,將已經灌注到土體中的水泥砂漿進行充分攪拌,使兩者得到充分結合,形成文明的水泥樁,為后續的水泥防滲墻奠定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水泥砂漿在初步凝固后,可以具備相對較為顯著的防滲漏效果,能夠對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運用,提供可靠的支持與保障,搭配多頭深層攪拌技術,為防滲墻結構的修建,創造有利前提,使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防滲漏處理成效獲得顯著改善
與提升。
2.1.3 薄型抓斗防滲墻技術
與多頭深層攪拌防滲墻技術相似,薄型抓斗防滲墻技術,在使用薄型抓斗等相關工具打孔后,用準備好的水泥砂漿對其進行全面涂抹,并向其內部灌注混凝土砂漿,使其能夠具有更加堅實的穩定性與承載力,形成良好的防滲墻結構。該技術通常被用于土塊、砂石等土壤環境中,可以有效提高防滲墻的結構穩定性,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防滲作用。
2.2 環保型覆膜技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新型材料憑借其自身的優勢性能,獲得良好的應用與推廣,為各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可持續支持與助力。其中,環保型覆膜作為當前較為先進的環保型防滲材料,通過將其應用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防滲施工作業中,不僅可以為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防滲、保水等性能,同時,憑借其自身良好的透氣性和防寒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農田水利工程中農作物的健康生長,發揮出重要的積極影響。
目前,我國推出的環保型覆膜主要以生物降解膜和復合膜2種表現類型,前者主要采用具備良好生物降解性能的材料為基礎,可以針對傳統覆膜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其可以在大約2~3個月內,逐漸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因無法降解的問題而造成環境污染,對土壤環境和植物生長具有良好的效果。后者則主要以高密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構成,其表面經過一系列特殊處理,相較于傳統覆膜而言,不僅具有良好的防滲性,還對抗拒紫外線、防寒保暖,以及抗氧化抗老等方面具有相應的作用。同時,復合膜由于其本身材料構成的影響,具備卓越的耐腐蝕與機械性能,與現代自動化、機械化農業發展方向保持高度契合。通過使用環保型覆膜技術,能夠極大程度上控制目標區域土壤的水分蒸發,從而減少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為土壤帶來更高的保水、保肥效果。其作為現代可持續耕作方式,通過將其應用到農田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能夠切實發揮出自身的良好作用與價值,為農作物的穩定生長和種植環境的改善提升,具有十分顯著的積極影響[2]。
2.3 灌漿技術
作為當前農田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最為常見的應用技術,灌漿技術通過利用氣體或液體壓力,將提前準備的良好防水材料,以注入地下結構的方式來預防和解決滲水漏水問題,灌漿技術主要有兩個重要技術分支:(1)土壩壩體劈裂灌漿技術,該技術是指在提前完全了解和掌握農田水利工程壩體的應力來源情況下,將壩體軸線作為主要參考物來進行后續一系列施工的防滲處理技術,工作人員需要將黃土與砂漿進行充分混合,并利用相關機械設備,將其灌注到農田水利工程的縫隙中,使其與周邊結構有效融合,對農田水利工程的應力分布產生明顯的調整與改變,確保其壩體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順利達到防滲的預期目標。該技術在實際施工期間,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精準的數據信息展開系統分析,并結合壩體開裂的實際情況與具體位置,來開展后續的施工作業。當壩體開裂問題并不嚴重時,可以采用部分灌漿技術來對其實施處理,反之,當開裂情況過于嚴重,需要采取全壩體灌漿技術,盡可能圍繞農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提供支持與保障[3]。(2)卵礫石層帷幕灌漿技術,與土壩壩體灌漿技術不同,卵礫石層帷幕灌漿技術通過將黏土和水泥充分混合,來處理農田水利工程的滲漏區域,可以發揮出十分突出的作用。事實上,該技術主要用于卵礫石層的優化處理,憑借其本身的良好的結構強度和不易磨損的應用特點,在處理農田水利工程防滲問題時,搭配套閥管灌漿技術等處理措施,可以獲得更加顯著的應用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采取灌漿施工技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嚴格確保砂漿的質量品質,使水泥、水以及其他材料的配合比例有效滿足預期的目標,再根據實際需求適當添加不同分量的改性劑,使其能夠滿足農田水利工程的防水防滲需求,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2.4 瀝青防滲技術
除上述3種技術之外,工程建設人員也可以靈活運用瀝青等建設材料來達到理想化的防滲效果,首先,其需要做好整體的衛生清理工作,針對可能妨礙施工作業的任何細節實施全面清理。其次,還要利用機械設備充分壓實底部,使其土層內部不會因分析而影響防滲效果,在這之后要將適當的水噴灑在其表面,讓底層能夠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再次,工作人員需要在使用設備噴灑瀝青時,嚴格將其厚度控制在
6 mm左右,形成薄膜狀態,并利用素土來提供強效保護,為農田水利工程提供良好的防滲效果。最后,在實際施工期間,操作人員要借助瀝青混凝土斗完成作業,適當混合碎石等材料,以加熱的方式,提高工程的總體防護效果,促進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實際性能與價值的充分發揮[4]。
3 保證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效果的措施
3.1 強化混凝土鋪設管理與溫度控制
為確保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期間各類防滲技術應用效果的有機呈現,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的實際情況,嚴格遵守不同施工環節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加大試劑檢測力度,確保其不會對整體質量效果帶來明顯的干擾和影響。比如,在使用混凝土期間,施工人員需要對其鋪設的平整度、澆筑過程以及溫度的控制進行強化控制與管理,盡可能預防和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問題的,使其能夠在現有的狀態下,為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防水防滲目標提供高效的支持與助力。
3.2 引進新型防滲材料,提高施工質量
近期,科技水平的持續提升,為新型科技材料的提出與應用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面對水資源的大量消耗,為了能夠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須從不同方面做好資源節約。在面對農田水利工程的水資源滲漏問題,工作人員可以采用節能環保的一系列措施,通過選擇使用新型的綠色環保防滲材料,一方面,能夠為農田水利工程的防滲需求給予充分滿足。另一方面,還能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總體施工質量的優化提升,帶動當地農業經濟水平的持續發展[5]。
3.3 全面優化防滲工藝技術與施工方案
除了上述兩種途徑來加強農田水利工程防滲效果之外,還可以從完善防滲工藝技術和施工方案等方面來展開,施工人員要立足于工程當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實際情況,采取科學高效的防滲工藝技術,使其能夠在規定的工期時間內,高效完成目標的防滲作業,為濱州市沾化區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穩定運行,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同時,還需要從施工方案的角度著手,相關部門需要結合不同的防滲材料,根據實際滲水情況制定出對應的施工方案,使其不僅可以有效滿足工程項目的防滲目標,同時還能降低成本開銷,加快施工進度,為施工單位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3.4 堵住洞穴,做好表面防滲漏施工
在解決農田水利工程防滲作業期間,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針對目標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等相關信息進行實地考察,并做好數據的記錄和上傳,使設計和研究團隊以其為切入點,對于可能帶來任何風險隱患的因素提出針對性防治方案,并且在面對孔洞、裂縫等問題時,需要采取封堵措施,將施工區域恢復平整,提高對表面防滲漏施工的關注和重視,使濱州市沾化區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能夠正常運行,為農業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山東省濱州市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種植基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家糧食、蔬菜的安全供應,提供可靠的支持與保障。通過在當地建立起農田水利工程施工項目,可以有效削弱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缺點,為農田種植提供充足且穩定的水資源,結合現代科學高效的防滲漏技術,能夠為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作用和價值,創造充足的發揮空間,進而有效實現糧食、蔬菜等農作物產量的大幅度增長。
參考文獻
[1] 毛拉尼亞孜·司馬義.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滲水原因及防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3):160-161.
[2] 劉家偉.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滲水原因及防滲技術探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1(7):141-142.
[3] 高銳,陳慧,張修行.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滲水原因及防滲技術[J].科技風,2021(26):118-120.
[4] 王澤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要點探討[J].南方農業,2021,15(20):226-227.
[5] 劉蘭芳.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要點分析[J].鄉村科技,2022,13(2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