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洪濤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愿消費”。2023年以來,雖然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02281億元(1—8月份數據),同比增長7%,有力地支撐了我國經濟的穩中有進。鎮江市京口區作為全國經濟百強縣區,正在奮力譜寫商貿消費新篇章,努力為服務民生事業、促進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一、優化供給體系,提升產品質效
當前,我國消費品市場處于“供過于求、供小于求”并存的發展階段。一方面,大多數商貿商品供給大于需求;另一方面,特色實物商品、品質實物商品和優質服務類商品、體驗類商品供不應求。國內商貿消費品供給質量不能很好滿足消費品消費升級需求,是制約區域消費潛力釋放、內需拉動作用提升的關鍵問題之一。京口區現有12家綜合性商貿載體,總面積約60萬平方米,必須通過合理引導,讓商超和消費者的供求關系更加平衡。
優化消費品錯位供給。同一個商業載體在進行優化布局、準確定位之后,能夠有效改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應立足于整個京口區核心位置的大市口商圈,進行統一規劃,強化整體布局,引導商圈各大綜合體瞄準特色定位實現錯位競合發展。在高端消費方面,重點發揮八佰伴的作用,提升優質商品供給能力;在青春時尚消費方面,推動蘇寧廣場和地下步行街形成聯動,配合“網紅”餐飲集聚年輕化群體,用消費頻次來提升消費總額;在大眾消費方面,重點圍繞奧特萊斯商業城做好“性價比”文章,特別是商務鞋服、中老年服裝和運動品牌方面進行產品優化,挖掘中低端消費群體的消費潛力;在特色消費方面,重點圍繞鳳凰廣場打造文化類消費品牌,增加消費品供給的文化屬性。
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支持各大綜合體開展外立面改造和消費場景升級,優化軟硬件環境,鼓勵蘇寧廣場、八佰伴升級購物場景,不斷改善消費體驗。引導大型商業綜合體由商品銷售轉向“商品+服務”并重,從傳統的銷售場所向社交體驗消費中心轉型。支持蘇寧廣場建設觀景平臺、裸眼3D大屏,支持凱悅酒店建設鎮江特產展示館,讓消費者購物更加安心、舒暢,從而讓優質客戶能夠成為消費的中堅力量。引導傳統企業加快數字賦能,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數字商務企業,省級智慧示范商店和省級智慧商圈。
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加速壯大“批、零、住、餐”限上企業規模,發展壯大本地龍頭企業,發展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連鎖商貿企業,引導企業設立社區便利店、生鮮超市、平價菜店等“菜籃子”零售網點,推進智慧便利店進社區。按照《鎮江市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方案》要求,在有條件的重點社區開展試點,改造提升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配套設施。鼓勵汽車、電器等大宗消費品進入商場開展促銷活動,打通中間環節,讓商場的消費元素更加豐富。
二、做亮消費品牌,提升市場影響力
主題品牌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充分吸引人流。從購物中心角度看,舉辦各類主題體驗活動,能夠吸引消費群體游玩或購物,延長消費者的駐留時間,增加消費的可能性,進而帶動購物中心銷售額增長;從消費者角度看,如今消費者已不僅僅滿足于購物行為本身,他們前往購物中心的理由五花八門,可以是閑逛購物、美食聚餐,也可以是喝茶聊天、電影娛樂。因此,應增加視覺、聽覺、心理、藝術等消費元素,不斷適應和滿足消費者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
做優“京喜大市口”品牌活動。2023年上半年,京口區持續把“京喜大市口”作為商貿消費的龍頭品牌,舉辦各類促消費活動100余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4億元,同比增幅12.5%,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2%。后續將更好地統籌系列促消費活動,推動形成全覆蓋、多層次、常態化消費促進機制,實現“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續”。結合京口區特色產業,組織開展“數字生活消費節”,依托蘇寧易購、華為數字生活館、抖音本地生活等,舉辦融智慧家居、數字娛樂、綠色消費于一體的特色消費活動。
做大“京夜無眠”夜經濟品牌。以大市口商圈為重點,以第一樓街獲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為契機,擴大第一樓街步行街的“夜經濟”品牌效應,對所在街區的56家酒吧進行規范化管理,完善周邊配套特別是停車位設置,讓周邊城市消費者也能來大市口商圈進行夜間消費。發揮大學城人氣旺、消費時間集中的特點,科學管理江蘇大學周邊的香江不夜街、東風步行街,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嚴格審核、放心監管,支持沿街商鋪統一開展街景亮化,設置夜間限時免費停車區域,營造夜間消費氛圍。豐富“京夜無眠”活動內涵,聯合商超、景區、酒吧、KTV、體育場所等,延長營業時間,推出夜間微劇目、脫口秀演出等,打造24小時城市書房,支持有序擺攤、練攤,提升服務水平,豐富夜食、夜購、夜游、夜娛、夜賞消費場景。
形成特色品牌集聚態勢。實施特色品牌帶動行動,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商業企業、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開展政企聯合招商,支持蘇寧廣場、八佰伴、鳳凰廣場等綜合體引進知名企業鎮江首店,在2023年上半年已引進樂樂茶、天好咖啡等23家地區首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特色品牌的凝聚力。推動住宿餐飲業專業化發展,“松廬”特色火鍋成為鎮江首家創成“黑珍珠”的認證餐廳,要創造條件積極引進“米其林”認證品牌,努力實現高端消費品牌在京口區落地。積極培育精品企業,鼓勵企業運用標準引領、市場化運作、第三方認證等手段,培育一批特色品牌。積極開展“江蘇精品”認證工作,組織專家精準指導企業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大品牌投入力度,提升質量效能。支持宴春酒樓等老字號企業創新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商業模式,拓展營銷渠道,擴大經營規模。
打造綠色消費典型樣本。以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商場為引領,推動建設一批綠色市場、綠色超市、綠色餐飲,讓綠色消費成為京口區消費新特點。整合政策資源,強化宣傳引導,鼓勵有條件的商貿企業進行綠色節能設施設備更新和改造,鼓勵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推動流通領域節能減排。支持具備條件的流通企業回收廢舊電子電器產品,折價置換綠色、節能、智能電子電器產品,推進綠色智能消費。
三、加強文旅融合,形成疊加效應
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已成為旅游新風尚,商貿消費和景點旅游也成為很多自駕游游客的多功能選擇。“詩”和“遠方”更好地鏈接,能夠給游客類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帶動整體文旅市場,使景點周邊購物中心成為“商貿+文旅”新的增長點。目前京口區擁有兩個5A景區、39個非遺傳承項目,文旅融合大有可為。
提升文旅業態品質。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編制實施全域旅游規劃,積極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引導涉旅企業迎合多代際、強消費、重體驗的休閑文旅需求,開發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拓展研學游、親子游、鄉村游等形式,不斷培育旅游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評星級旅游飯店、綠色旅游飯店、鄉村旅游民宿,打造具有引領作用和品牌效應的龍頭企業。挖掘工藝美術、老字號、非遺等傳統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鼓勵文創企業開發特色旅游商品,通過非遺展演、手工藝體驗等形式,推出一批體現京口歷史文化底蘊的旅游文創產品。
增強文旅消費體驗。通過跨界融合,開辟實時社交、內容體驗、虛擬交互等文旅消費新場景,增強消費群體的消費體驗。豐富經營性文化演出活動內容,協助商場影院舉辦大馬戲、脫口秀、小型音樂會、幽默短劇等新型演出活動,積極吸引客流,促進消費加速升溫。適應年輕消費群體需求,引導“密室逃脫”“劇本殺”“轟趴”等場所規范有序經營,加強文化旅游新業態安全監管。優化景區入口組織、旅游廁所、停車場等旅游配套服務,健全便捷高效、多元共治的訴求處理和反饋機制,不斷提升游客滿意度。
豐富文旅營銷活動。充分發揮文旅企業營銷主體作用,積極開展互動性、參與性強的文旅活動。利用轄區書店、影院、文娛場所、體育場館等,聯合商家開展“精彩大片任你看”“購書套票任你搶”“爭當小小非遺傳承人”“京口請你來健身”等系列活動,持續釋放文旅消費潛力。鼓勵景區、酒店、商超、旅行社等實施行業聯動,推出購物節、旅游日、主題展、消費券等活動,開展聯合營銷、熱點營銷、場景營銷。暢通社區、居民、游客參與文旅融合的渠道,支持自媒體“達人”制作和傳播反映京口美食美景、人文歷史、地方特色的文旅宣傳短視頻,使其成為京口文旅形象的傳播者。
四、營造消費氛圍,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除商業場景的氛圍營造外,社會層面的消費氛圍營造也尤為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經成為過去,在信息大爆炸、消費多元化的時代,必須合理利用各類媒介,讓消費者能夠準確了解各類消費信息,從而提升消費的精準性。對不同的消費群體,要注重定制化服務,提升其消費體驗。
加強促消費工作的宣傳力度。打造立體化媒體宣傳矩陣,提升文旅宣傳的針對性。對市區消費者,通過京口發布、京江晚報、電臺、電視臺等媒體造勢,提升京口消費“首位度”;對外來游客,通過國家、省、市文旅部門及關聯市場宣傳推介平臺,以及央企國企聯盟、區域文旅產業聯盟、旅游協會、旅游學會、校友會、鄉賢會等社會資源,傳播京口商貿消費的良好形象。
靈活運用多元化宣傳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大流量、大聲勢的宣傳態勢,營造有利于釋放消費潛力的良好社會氛圍。開通并高水平運維京口商務抖音官方賬號,整合商戶促消費資源,定期開展直播領券、抽獎活動,適時直播“達人探店”,制作并傳播展現京口消費特點的短視頻,保持消費熱度不減。舉辦系列主題消費活動,并對大市口中山路沿線、解放路部分路段實施沿街燈光亮化和街景布置,串聯商業綜合體,不斷優化消費場景,持續營造消費氛圍。
打造高校學生消費亮點。圍繞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鎮江高校資源,加強京口區情區貌、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特色消費宣傳,培養大學生的“京口情懷”,努力讓京口成為大學生消費“首選地”。在開學季、返校季,引導運營商、電子產品賣場等加大電子產品優惠力度,引導旅行社推出針對學生的京口特色游線路,最大限度釋放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潛力。
五、開展綜合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規范消費秩序。強化市場秩序監管,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法律服務,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偽劣及侵權假冒商品、發布虛假廣告等違法犯罪活動,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行政保護,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持續推行柔性執法,對新業態、新模式等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企業違法行為情節輕微或者無明顯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處罰或從輕減輕處罰。
強化政策支撐。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出臺區級消費激勵政策,安排專項獎勵資金,助力商貿消費提質擴容。支持生活性服務業健康發展,對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在商貿服務、文化旅游等領域新增投資項目,根據其區級經濟貢獻情況予以綜合獎勵。鼓勵高端餐飲品牌及其他領域高端消費品牌進駐京口,對破格新入駐本區的,經綜合研判給予消費扶持或獎勵。
加強政企溝通。一直以來,京口區都有開展“服務京心辦、政企面對面”企業家下午茶座談會的傳統,2023年區委、區政府已累計開展下午茶座談會超過10場。從區級層面,要動態掌握全區264家限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動態,適時開展重點企業家座談會,解決合理訴求,掌握企業動態;從商務部門層面,要注重對企業的調研走訪和業務指導,形成行業合力,推動錯位競爭和良性競爭;從街道社區層面,要主動定期拜訪企業,時時刻刻把企業的訴求放在心上,對于可能產生的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和商務部門及時介入、有效化解,真正做到讓企業滿意、讓消費者滿意。
(作者系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責任編輯: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