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恭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強調“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因此“在新的形勢下要大力弘揚”。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調查研究,按照黨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反映福建寧德堅持35年踐行“四下基層”促發展見實效的有關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作為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黨委研究室作為從事綜合性研究的黨委工作機關,必須緊緊圍繞參謀助手定位,認真作答“調查研究下基層”這一時代考題,以高質量調查研究切實增強職能,充分發揮作用,為黨委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一、調查研究之于“四下基層”的重要意義
“四下基層”作為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踐創新,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做好群眾工作”“怎樣把群眾工作做好”等重大問題。35年前,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提出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從八閩大地的滄桑巨變中,廣大黨員干部真切體悟到科學方法制度的實踐偉力,深切領悟到“四下基層”是一個有機整體,必須一體把握一體推進,“四下基層”閃耀著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和堅持調查研究的實踐光芒。
調查研究是起步和開路的“鑰匙”。剛到寧德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堅持從調查研究起步,一個多月走遍閩東九縣,撰寫《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提出“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工作思路,實施連家船民上岸、茅草房戶下山等民心工程和幸福工程,真抓實干帶領寧德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四下基層”從思想萌芽到蔚然成風,很大程度上源于調查研究這個開路的“鑰匙”。
調查研究是干事和創業的“基本功”。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任縣委書記時,跑遍了全縣所有的村;在福建寧德任地委書記時,提倡“四下基層”并深入群眾之中;在浙江任省委書記時,調研了全省90個縣(市、區)。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工作習慣。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做細做實調查研究,構筑“四下基層”的堅實基礎,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調查研究是認識和實踐的“動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如何搞好調查研究、如何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等提出明確要求。“一定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等,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基于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作出的重要論斷。而調查研究作為貫穿“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過程的一條“動線”,生動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也充分說明了“下基層”是調查研究的題中之義、必由之路。
二、“調查研究下基層”的時代價值與實踐價值
“調查研究下基層”是“四下基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方法路徑,是增強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渠道和重要環節,從一個側面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對于新時代黨員干部轉作風、破難題、促發展、辦實事、做好各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實踐價值。
涵養了“潤初心、聚民心”的大情懷。初心的深處是民心。堅持“調查研究下基層”,就是把民心當作最大的政治,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在與人民群眾面對面的過程中增強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識踐行宗旨,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彰顯了“破難題、解新題”的大擔當。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調查研究下基層”,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把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各類問題通過調查發現出來,并通過研究找出原因所在,針對性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舉措,做到“親口嚼一嚼饃、嘗一嘗滋味,最后拿出結論和辦法來”,在攻堅克難中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構建了“轉作風、樹新風”的大格局。作風是黨的生命。堅持“調查研究下基層”,就是要堅持和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既“身入”基層更“心到”基層,帶著感情和嚴實作風走進基層、貼近群眾,戒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真正抓實工作、打實基礎、邁實步子,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
三、推動“調查研究下基層”做深做實
結合無錫市委研究室實際推動“調查研究下基層”,關鍵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調查研究下基層”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履職盡責,著力強化“公轉”意識、構筑“共轉”格局、提高“自轉”效能,在踐行黨的宗旨和群眾路線的過程中當好黨委參謀助手,全面提高“三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聚焦戰略抓謀劃。面向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準確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全面體現和落實中央要求上,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充分結合地方特點和基層實際,通過調查研究創造性提出貫徹落實目標、任務、要求的對策建議,推動各級黨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圍繞共同富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任務,組織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專題性調查研究。既當好“瞭望哨”向外學,多次到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學習調研,現場學習先進地區的好思路、好辦法;又當好“觀察哨”向內看,到市(縣、區)層面進行專題座談,深入鎮(街道)、村(社區)進行訪談,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建議,切實找準“上情”與“下情”的結合點。形成《無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路徑研究》《共同富裕理論探索與無錫實踐路徑研究》《新發展階段深度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對策建議》等調研報告,相關思路對策被采納并轉化為政策文件。只有增強對標意識,做好“吃透上情”和“摸準下情”的結合文章,才能更好掌握實情,促生耦合效應,增強調查研究的縱深感和穿透力,助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細落實。
聚焦中心抓履職。黨委研究室要真正當好以文輔政的參謀助手,就必須從“聽不到炮聲”的“參謀部”里走出來,積極貼近基層一線和發展“火線”;從切身的改革創新實踐中找重點、找亮點,進而以調研促進新的改革創新實踐。無錫市委研究室積極服務全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局,圍繞無錫“465”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從市、市(縣、區)、平臺、企業四個層面,全景式總結無錫市集成電路發展經驗,重點總結梳理基層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創新實踐和鮮活案例,相關報告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針對無錫市打造的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市委研究室牽頭擬訂了《關于加快推進無錫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同時指導相關部門制定配套政策,并開展動態政策跟蹤服務。在此過程中,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企業、面向人才。一方面,深入板塊調研并同步下沉到鎮(街道)和功能區,聽取基層關于政策運行堵點和群眾關注熱點的情況反映;另一方面,專門邀請無錫高校和科研院所負責同志、相關產業領域代表性企業家、各類優秀人才代表等,共議湖灣未來發展,共商科創扶持政策,使政策研發更加精準、務實。只有持續強化“公轉”意識、構筑“共轉”格局,才能不斷提高“自轉”效能,更好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聚焦基層抓服務。調查研究工作就如蜜蜂采蜜,只有深入基層發展實際和群眾的工作生活場景這片廣袤“花叢”中,才能真正采到新鮮和具有營養價值的“花蜜”,才能和基層群眾共享“甜蜜的味道”。近年來,無錫市委研究室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改進調研方式方法,更多實施蹲點式、沉浸式、訪談式調研,挖掘提煉基層新鮮經驗,幫助基層破解堵點、痛點、“瘀點”,幫助群眾化解煩心事、揪心事、鬧心事,實現推動“面上”創新和解決“點上”問題兩手齊抓。如高度關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針對“快遞進村”難題,會同郵政管理部門,到鎮(街道)實地調研鎮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和社區快遞運營點,了解鎮村物流體系運行情況,與快遞從業人員展開面對面交流,針對性提出優化完善的對策建議,并得到從業人員的高度認可。同時,通過調研、走訪、聯建等方式,幫助基層解決具體矛盾、現實困難,把人民群眾關心的“民生清單”變成“幸福賬單”。近年來,市委研究室圍繞完整社區建設、托育服務、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運動友好城市建設、城市更新、“口袋公園”建設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形成一批具有“顆粒度”的調研報告,有力推動相關民生工作推進落實,得到基層干部群眾好評。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調研視角放得更低、焦點對得更細,多為基層出主意、想辦法,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調查研究才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
聚焦機制抓創新。只有提振“擔使命、做貢獻”的精氣神,以“調查研究下基層”為抓手,在具體工作領域深化機制創新、促進工作創新,才能聚合力、強動能,推動“三服務”工作更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如在無錫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前,市委研究室牽頭協調在全市開展近一個月的“我為家園獻良策”活動,把調查研究從“線下”搬到“線上”,以主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方式廣泛征集“金點子”,共收到近3.5萬條建議,為黨代會提供了更為清晰的民生視角,同步形成5期《情況報告》及《活動綜述》作為黨代會附件下發。同時,堅持調研、改革、財經三路并進探索機制創新。在調研方面,注重汲取基層智慧、聽取基層聲音,與各縣(市、區)委研究室保持常態交流和動態溝通,在全市建立21個基層調研聯系點,構建“專家訪談+基層沙龍”雙通道調研“問道”品牌,推動調研主業實現橫向覆蓋、縱向貫通、靶向聚焦;在改革方面,會同市委統戰部共同打造“改革督察+民主監督”模式,推動全市各民主黨派、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與各縣(市、區)區建立“8+8”掛鉤結對工作協調機制;在財經方面,建好用好基層經濟運行觀測點,探索“聯系對接+聯席會商”的財經工作機制,實現部門基層常態化聯系、數據材料常態化報送、意見建議常態化征集。創設“青年研習小組”,引導年輕干部當好“調查研究下基層”的“輕騎兵”,進工廠車間、到街頭巷尾開展田野調查,聚焦“小切口”研究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調查研究只有踐行“深、實、細、準、效”五字訣,不斷開源拓渠、守正創新,將調查研究作為制度性安排、實現常態化推進,才能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充分汲取基層和群眾的智慧力量,為黨委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第26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中共無錫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
責任編輯: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