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慶
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中學歷史教師要從細節入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善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給學生們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能力,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歷史學習水平。
一、認真研讀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要注重三維目標教學效果。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要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有機結合。“三維目標”是新課程的“獨創”,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體現。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歷史綜合素養,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教師要在開展教學之前認真研讀教材內容,并設計出教學目標。明確的目標能夠指引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當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時,他們自然會使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得更具邏輯性,而學生們也能對歷史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吸收過程。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持與時俱進的心態,切實把學生們的知識需求放在首位,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并結合現代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通過教學設計,將多媒體計算機處理的音頻、視頻、動畫、圖像、圖形以及文體等各種教學媒體信息應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通過人機交互完成操作,不斷擴充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知,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來。為了保證教學內容的精細化,使學生們能夠通過課堂活動對歷史知識進行相應的延伸,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法,來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這樣,教師便于精簡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注重正面評價學生,增強其學習信心
歷史知識浩瀚廣闊,內容豐富多彩。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們進行正面評價,促使學生們能夠增強學好歷史課的信心。正面鼓勵可以體現在學生們學習的方方面面,如學生們的課堂表現。當學生們能夠積極配合教師,踴躍回答問題、參與課堂活動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們的表現及時加以鼓勵。正面鼓勵還可以來自于學生們的課后作業和課堂檢測完成情況,或者是階段性考核時學生們所取得的進步。
總之,當看到學生們有良好表現或者進步時,教師要看在眼里,并及時對其進行正面評價,讓學生們可以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從而不斷樹立學習的信心。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不斷創新教育策略,融合當代教學新理念,引導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帶領學生們去感受歷史知識的魅力,促使其增加對歷史學科的探究興趣,從而有效提升其歷史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