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私募股權投資開始在中國資本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在融資渠道方面,成為僅次于銀行貸款和公開上市發行的重要融資方式之一,為國內中、小民營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由此可見,私募股權對我國經濟體系的構建與完善起著重要作用。我國正處于傳統經濟模式向綠色經濟模式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威脅,實現減排減碳成了國際社會的共識,“碳中和”便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而與此同時催生出新的經濟發展領域,為私募股權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研究背景
私募股權投資的出現使我國股權投資行業有了巨大發展。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政府加大對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支持力度。國家相繼出臺關于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鼓勵政策,給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期,企業融資需求大,從而導致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市場需求也在持續增加。同時,由于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正在逐步擺脫地域限制。因此,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正處于一個高速增長期,未來仍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碳中和”是一個全球性議題,隨著全球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的增加,使減排減碳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而“碳中和”則是其中重要的解決方法之一。本文通過分析“碳中和”與私募股權投資之間的關系,進而研究“碳中和”下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情況,從而得出,此背景下私募股權投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目前來看,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十分欠缺,而“碳中和”問題的出現,以及其受重視的程度,使其為私募股權在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市場,也為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濟環境,這對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十分有利,也間接解決了私募股權投資對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的局面。
二、相關研究綜述
通過大量學者和專家的研究,可以得出關于“碳中和”的基本定義:即國家、企業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而私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非公開的投資方式,以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在交易進行的過程中考慮將來退出機制的影響,從而達到出售持股獲利。
國外學者Roosenboom(2012)指出,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進行選擇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其風險性,并對企業在評估時進行必要的考量,如經營狀況等。而Pierre Giot(2014)對此持相反意見,認為私募股權投資,能夠幫企業提高獲利能力,并增加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收益。
國內學者對此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一方面,劉勇(2012)通過研究分析,認為政府應鼓勵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設立合理監督制度,發展多元化市場主體,擴充機構類型參與私募股權投資。另一方面,張合金、徐子堯(2009)認為我國需要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私募股權投資則可以成為重要融資工具之一,可以尋求私募股權投資,幫助其解決資金問題。
通過對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簡單回顧,可以發現,針對私募股權投資帶來的影響,不同的研究角度會產生不一樣的見解,但共通之處都指出,私募股權投資要想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碳中和”與私募股權投資的聯系
私募股權投資與“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如私募股權投資的周期較長,這與“碳中和”的長期目標相吻合,兩者在時間線上有共通之處,即兩者在長期發展上可以保持步伐一致。但私募股權也存在很多與“碳中和”不一致的地方,如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信息不對稱會給企業和市場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這會對“碳中和”的發展目標產生影響。實現“碳中和”是一項長期發展目標,也是全球發展的共識。根據“碳中和”問題引發一系列的現象,我國傳統經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大環境,亟須向綠色經濟轉型。因此,私募股權投資則可以借助“碳中和”的東風,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而“碳中和”則可以借助私募股權投資實現其綠色經濟的目標,以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從資金端進行分析
由于國內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不斷建立健全,以及綠色金融標準、綠色激勵約束機制等的逐步完善,大量資金將會以市場化的方式流入到綠色投融資的活動中去,進而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注入發展能量。隨著近期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基金設立,在不久的將來,國企央企、上市公司以及產業投資機構等都會考慮設立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基金,從而支持我國實現實體經濟綠色發展。
(二)從資產端進行分析
隨著技術的創新以及產業的不斷升級,催生出大量的投資機會。建筑、制造業、工業生產、農業等領域的智能化、信息化帶來的技術變革、降本提質增效,將重塑供應鏈、消費鏈以及價值鏈等,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可以充分發揮“資本+資源”的優勢,持續加速賦能“碳中和”技術研發、場景和應用,推動零碳轉型,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和平臺。
因此,“碳中和”的實施將會為私募股權投資領域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而產生的這種影響和變化會體現在行業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這不僅對市場和企業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更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四、“碳中和”愿景下對私募股權投資的機遇與挑戰
(一)“碳中和”愿景下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機遇
1.“碳中和”愿景下,帶給私募股權的投資機會
實現“碳中和”目標任重道遠,但是“碳達峰”“碳中和”愿景的提出帶給私募股權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從資金端來看,國家層面出臺政策為“碳中和”愿景提供理論指導,構建綠色金融發展體系,著重推動傳統經濟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發展,激勵和引導各方資金進入綠色金融體系,私募股權行業也會從中受益,緩解募資難困局。“碳中和”愿景提出以來,產業龍頭、綠色科技企業、財政資金紛紛與頂級創投機構合作,成立“碳中和”主體綠色投資基金,為我國“碳中和”愿景助力,支持我國傳統經濟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發展。
2.政策頻發,推動“碳中和”進程
國家層面定準“碳中和”發展基調,各部委出臺具體措施共同推進“碳中和”進程。從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出,在“碳中和”方面,我國一方面發揮金融機構作用,通過創新金融發展模式,引導社會資金向綠色項目和低碳企業傾斜;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的方式,鼓勵各行業產業鏈逐步向綠色經濟轉型。2020年9月以來,國內政策密集發布,為“碳中和”愿景實現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持。這對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是利好信息。
3. “碳中和”愿景下,ESG投資大有可為
“碳中和”愿景下,隨著傳統經濟向綠色經濟不斷轉型發展,私募股權行業開始向綠色經濟方向轉變,ESG(即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大有可為。企業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對氣候變化做出的貢獻,以及企業廢物管理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能力,與減少碳排放直接相關,這也正是在我國“碳中和”愿景下,ESG投資理念大有可為的原因。
(二)“碳中和”愿景下帶給私募股權投資的挑戰
1.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
自2018年金融去杠桿以來,私募股權在資金端的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基金總規模的增量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的占比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同時,從2018年開始, “募資難”在私募股權市場愈演愈烈。2019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22.58萬億元,在其整體構成中,私募股權基金增量僅為1.06萬億元,新增規模占比僅有4.14%。由此可見,金融危機給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帶來的影響是持續且影響深遠的。
2. 資管新規的發布,帶來“寒冬期”
由于資管新規的發布,私募股權行業進入了“資本寒冬”期,募資金額和投資活躍度出現急劇下降,整個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在現階段“募資難”“資產荒”以及經濟增速減緩和貿易戰的影響下,投資逐漸從“追熱點”回歸到對于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的理性判斷使得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有明顯的避險偏好,從而在整體上呈現出向風險較小的中后期項目偏移的現象。
3.私募股權投資行業觀念的轉變
“碳中和”愿景的實現,離不開國家的指導、各行業的變革和全民的支持,私募股權行業也應勇于面對挑戰和發揮自身的職責。在近期國家部委層面出臺的政策中,多次提到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和社會資本的補充作用,傳統經濟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將會催生許多新技術、新場景。因此,私募股權行業需要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在資金端和投資端對“碳中和”建設進行支持,推動“碳中和”愿景的實現,才能在發展中建設自己。
五、對私募股權投資的建議及影響
(一)對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建議
1.提升對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的認識,完善相關監管制度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大類資產配置的一種資產來源,不管是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還是從短期來看,都需要提升投資者對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的認知,從而不斷優化投資者對資產配置的水平,使投資資金可以形成長期穩定的投資和配置,為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提供長期資金,從而促進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良性循環。同時,針對私募股權市場的發展,相關監管部門應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從而促進私募股權市場的健康發展。
2.促進第三方評價機構發展,加速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優勝劣汰
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使得大部分投資者在私募股權市場上無法進行有效選擇。同時,投資者在對私募股權投資進行評價時也缺乏相應的手段和信息來源。對此,可以通過官方認定,評選出資質合格的第三方機構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相關事項進行綜合評價、排名等,從而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使投資者可以對私募股權投資的認識更加直觀、具體,有助于真正引導投資者。
(二)私募股權投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影響
1. 經濟作用
現代服務業和消費服務業基本上是以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而這些企業在融資方面,渠道卻十分單一,私募股權可以很好地解決這種現象,通過對非上市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不僅可以解決非上市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可以使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相關行業從中獲取利益。同時,發展私募股權投資還有助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比如,現下有關“碳中和”的熱度,對于私募股權投資在資本市場上的發展就是一個新的契機。
2.市場作用
私募股權投資可以對市場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補充政府監管之不足。私募股權投資依據市場發展的環境變化進行審時度勢的發展判斷,針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可以及時進行敏銳的市場信息捕捉,使企業依據市場變化進行戰略決策。因而,私募股權投資可以有效推動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根據“碳中和”愿景下的若干發展問題,會對一些企業的發展具有限制作用,及時依據市場變化對企業內部發展進行適時調整,不僅可以使私募股權投資為企業發展提供超前發展和應對風險的意識,還可以極大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運轉。
3.融資新渠道
非上市的民營中小企業在向銀行融資時,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此類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而私募股權投資的出現以及發展可以解決此類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與此同時,私募股權投資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進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同時,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收益。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使我國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更加完整。
結語:
“碳中和”愿景下的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既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同時也具有極大的機遇。一方面,企業需要提升自身實力,以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還需要政府加大對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支持力度,規范相關發展制度,使其可以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在面對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結構仍不完善的情況下,不應該將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直接否定。當然我國私募股權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的發展并不完善,應加大資本市場對內的開放力度,政府應轉換角色,更多放權,讓市場去做,讓企業去發展。政府需要積極引導,讓市場釋放信號,讓企業自身去迎合經濟的發展變化。只有在不斷嘗試與改變中,才能更好地迎合“碳中和”愿景下私募股權在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為國內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機遇,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