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全, 楊 軍, 聶升波, 樊 勇, 陳 辰, 王連新
啟東市人民醫院 普外科,江蘇 啟東 226200
創面感染常由于缺乏皮膚屏障或血運障礙導致各種病菌感染,即使積極采用手術清創和抗生素抗感染等治療方法,但依舊會發生嚴重創面感染,不僅使患者身心痛苦,還給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2]。感染控制和預防中的關鍵環節是徹底清除創面病菌、促進創面組織生長和妥善覆蓋創面等。此外,感染性創面可能伴有缺血缺氧發生,對創面愈合不利[3-4]。負壓封閉引流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由1個密封系統組成,該系統向傷口表面施加負壓。傷口采用開孔泡沫或紗布進行覆蓋或填塞,并用封閉的蓋布密封。通過將抽吸管從傷口敷料連接到真空泵和液體廢物收集器來維持間歇或連續抽吸。VSD雖為有效且安全的感染創面治療方法,但其花費較大,因相對封閉容易出現局部缺氧致組織愈合緩慢,厭氧菌的生長致感染加重[5]。雙氧水(hdrogen proxide,H2O2)具有強氧化性和非特異性殺菌作用,分解物為氧氣和水,已被廣泛應用于皮膚、口腔感染等治療中[6-7]。本研究旨在探討VSD聯合H2O2沖洗在感染創面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啟東市人民醫院自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創面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滿足感染性創面診斷標準(創面經細菌培養顯示陽性或創面出現明顯壞死、膿液);創面均不能采用植皮或縫合方式治療;愿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創面有明顯活動性出血者;有癌變或可疑癌變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A組與B組,每組各30例。A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45.3±2.8)歲;平均病程(3.2±0.6)年。B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46.8±2.6)歲;平均病程(3.3±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A組患者給予VSD+生理鹽水間斷沖洗治療。B組患者給予VSD+低濃度H2O2間斷沖洗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對創面缺血失活和壞死的組織進行清除,將污染傷口轉變為清潔傷口。根據傷口的形狀和大小,采用合適類型的聚乙烯醇水合海藻泡沫敷料(山東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修剪拼接后,覆蓋并固定傷口。依次使用生理鹽水和乙醇清潔切口周圍皮膚。傷口自然干燥后,采用生物膜密封并連接吸管。負壓吸引裝置與吸引管連接后立即啟動,并進行間歇性負壓密封引流。A組采用生理鹽水間斷沖洗治療,2次/d,負壓調整為100 mmHg(1 mmHg=0.133 kPa)。B組采用H2O2間斷沖洗,2次/d,調整負壓100 mmHg。負壓抽吸模式為10 min抽吸,間隔5 min;每7 d更換1次負壓引流材料。注意保持VSD負壓引流通暢,防止移植皮瓣受壓,密切觀察系統密封是否有效。移去后根據創面情況決定是否再次行VS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取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感染創面組織,經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后制作成病理切片,顯微鏡下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創面病理結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原體檢測陽性率。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7 d,測定并比較兩組患者血清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WBC)、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Western blot法測定并比較兩組患者創面組織炎癥因子蛋白,包括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蛋白。療效評價標準[1]:痊愈,創面完全愈合,肉芽已完全長出;顯效,創面減少76%~99%;有效,創面減少20%~75%,已長出新鮮肉芽;無效,創面減少<20%,肉芽長出較少。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患者創面治療效果比較 A組:痊愈1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6例。B組:痊愈3例,顯效20例,有效7例。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30/30),高于A組的80.00%(24/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創面病理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創面細胞均排列紊亂,纖維斷裂,結構不清晰,大量炎細胞浸潤。治療后,兩組炎癥病理均好轉,且B組病理炎癥情況優于A組。見圖1。

圖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創面病理結果比較(HE×10)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原體檢測陽性率比較 治療前、治療后3 d,兩組患者病原體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 d,B組患者病原體檢測陽性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原體檢測陽性率比較/例(百分率/%)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WBC、TNF-α、CRP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 d,B組患者WBC、TNF-α、CRP均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創面組織炎癥因子蛋白表達比較 Western blot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創面組織TNF-α、IL-1β、IL-6、IL-8蛋白表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 d,B組患者創面組織TNF-α、IL-1β、IL-6、IL-8蛋白表達均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2。

圖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創面組織炎癥因子蛋白表達比較
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進展,褥瘡、手術后切口感染、膿腫,血栓血管性創面感染等感染性創面發生率明顯升高[8-10]。近年來,由外傷引起的皮膚軟組織大面積缺損,導致肌肉、骨骼、血管和神經等重要組織結構顯露,感染創面的發生率不斷上升[11-12]。VSD在較大范圍的皮膚軟組織缺損、不適用I期清創縫合和皮瓣轉移等情況中均取得良好療效。有研究報道,VSD可通過增加傷口局部血流量和肉芽組織的產生幫助傷口愈合,并可通過減少細菌污染、水腫和滲出物促進傷口微環境的其他變化[13-14]。一旦出現創面組織缺氧等情況,負壓裝置需要立即拆除或更換。再次手術會加重患者痛苦、延長住院時長和增加治療費用等[15-16]。目前,臨床已采用一些自帶沖洗管道的VSD,通過沖洗管道內滴注不同種類的沖洗液(如生理鹽水),可以減少引流管堵塞發生、稀釋感染性分泌物和避免創面厭氧環境形成[17-18]。但生理鹽水缺乏抗菌作用,創面感染仍在發生。H2O2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改善創面缺氧環境,從而促進愈合。H2O2具有細菌不耐藥的優點,可以殺滅一些細菌、真菌和病毒,減少創面感染的風險[19-20]。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炎癥病理均好轉,且B組病理炎癥情況優于A組。這提示,VSD治療感染創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是VSD聯合H2O2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VSD能夠有效促進傷口組織血液的循環、刺激肉芽組織的生長。局部缺氧會增加厭氧菌感染概率,H2O2具有高效殺菌的作用,進而促進創面愈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7 d,B組患者病原體檢測陽性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VSD聯合生理鹽水沖或H2O2間斷沖洗治療均可降低患者傷口部位病原體,但H2O2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以通過氧化作用殺死細菌、真菌和病毒,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7 d,B組患者WBC、TNF-α、CRP均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VSD聯合生理鹽水沖洗或H2O2間斷沖洗治療均能夠降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但由于H2O2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B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更低。有研究報道,通過檢測血液循環和局部組織中TNF-α、IL-1β、IL-6和IL-8的表達水平,可以對患者機體和局部的炎癥反應嚴重程度進行評估[18]。本研究中Western blot結果顯示:治療后7 d,B組患者創面組織TNF-α、IL-1β、IL-6、IL-8蛋白表達均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VSD聯合H2O2沖洗在感染創面中治療效果較好的原因為VSD可促進患者局部血液循環,同時H2O2間斷沖洗可降低密閉壞境中病原體感染發生率,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促進傷口愈合。
綜上所述,VSD聯合H2O2沖洗治療方案能夠促進感染創面愈合,降低病原體檢測陽性率及血清炎癥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