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順東
在一些邊疆民族縣,民政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社工人才存量不足、專業社工服務機構少且服務能力弱,基層民政服務能力需進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要實現民政部提出的到“十四五”末鄉鎮(街道)社工站基本全覆蓋的目標,邊疆民族縣鄉鎮(街道)社工站需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合理的發展策略。
溫宿縣制定民族縣域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方案及實施細則,對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的總體目標、服務內容、職責分工、建設方式、建設標準、實施準備等進行了整體設計規劃,并推行123456工作機制。明確要求:一個引領,即鄉(鎮)社工站要堅持黨建引領。兩種能力,即培養提升鄉(鎮)社工站與社會工作人才的民政事務辦理能力和社會工作服務能力。三個維度,即以點帶面推進鄉(鎮)社工站建設,提升鄉(鎮)社工站服務質量,打造特色品牌,確保鄉(鎮)社工站可持續發展。四級架構,即在全縣范圍內搭建縣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站—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村際社會工作機動站—村級社會工作服務室四級平臺體系。五個定位,即將鄉(鎮)社工站打造成群眾需求調研評估、專業社工服務集成、多方資源精準對接、基層民族團結示范、本土人才發掘培養“五位一體”的服務平臺。六大領域,即確保鄉(鎮)社工站在社會救助、養老、兒童、社會事務、社區治理、人才培養方面發揮專業效力。
以多方資源整合推動四級布局建設,建立縣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全縣社工站的日常管理、專業培訓以及資源協調;建成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開展社工培訓、專業實務以及宣傳推廣等工作。在鄉鎮社工站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推動村際社會工作機動站建設,在鎮—村、村—村之間協調人財物資源的調配,實現資源合理、有效、最大程度利用。在“十五五”期間,進一步推動村級社會工作服務室建設,形成村村“來即能服務、來即能調研”的良好基礎,早日實現基層社會工作服務滲透,打通社會服務的“最后一米”。
溫宿縣在堅持黨建引領的前提下,加快社會工作人才培養。一是加強對社會工作人才技能實訓,通過實地調研、社區服務、小組活動等形式為各類有需求的群體提供服務,在實際工作中磨煉專業服務能力與技巧。二是通過提供專業培訓、加強繼續教育、人才補貼激勵等措施,鼓勵本地社工人才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提升鄉(鎮)社會工作人才的專業性。邊疆民族縣未來的社工主力多為如今的民政協理員等,他們的成長速度關聯著社工站持久的專業服務能力。必須通過與高校社工專業師生、優質機構社工共同開展實務、開展專業培訓,將民政協理員等對家鄉、對鄉親的熱愛轉化為充滿溫度的服務行動,使他們通過刻苦學習成長為合格的社會工作者,成為家鄉社會工作事業的中堅骨干力量。
溫宿縣建立群眾需求調研評估平臺。鄉(鎮)社工每季度都參加由縣級總站舉行的理論知識講解培訓;課后,縣級總站會根據實際情況,布置調研工作,鄉(鎮)社工通過學到的訪談、問卷等專業方法與技巧,深入基層發掘服務對象、評估社區需求,如老人的社區活動需求、兒童的人際關系提升需求及學習方法需求等。
形成專業社工服務集成平臺。鄉(鎮)社工站著重培養社工人才的服務技能,通過多元專業服務來對接群眾多元需求。各社工站需專注于“一老一小”“一危一困”4個服務人群的摸排調查、個性建檔、資源對接、社區工作等服務。
搭建多方資源精準對接平臺。各社工站需與專業社工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展合作,提供個性化心理輔導等豐富的專業內容,將更多的專業資源引進基層,為群眾提供更加高質、有效的專業服務。
做好基層民族團結示范平臺建設。鄉(鎮)社工站中的社工深入農村基層,在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也有效促進民族團結,通過協理民政事務、宣傳國家政策等服務實踐,加深各族人民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各社工站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專業服務,將各族人民緊密地聯系到一起,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營造有利于社區中各族人民相知相愛的良好氛圍。
建設人才培養平臺。在地社工人才培養是鄉(鎮)社工站的一項重要職責。首先,要通過良好的政策來激勵本地人才參與社會工作;其次,通過推廣社工服務,提升公眾對社會工作的認知度與認同度;此外,通過完善的培訓+實訓制度,為社工人才提供常態化專業素養支持。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和發揮縣級社工總站的中介和平臺功能,定期為基層社會工作人才及時“充電”,并通過安排實訓作業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消化所學內容。
發揮社會工作力量在基層治理中的專業優勢,建設鄉鎮(街道)社工站和培育本地社工機構都是必要舉措。本地社工機構發展不起來,既不利于社工站建設的順利推進,也不利于社工站持久運行和能力提升。利用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的契機,加大本地社工機構的培育和孵化力度,再利用成長起來的社工機構推進社工站建設,才能實現本地社工力量的良性循環發展。培育本地社工機構,一方面,要讓本地社工機構盡可能參與社工站建設,另一方面,要引進域外優質社工機構和專業社工力量示范和孵化本地社工機構,同時鼓勵本地社工機構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
邊疆民族縣基層民政服務能力不足,需要充分發揮好社會工作人才在基層民政服務供給中的專業優勢和積極作用。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為加強邊疆民族縣社會治理提供了一個有效抓手,利用好了,可以助力邊疆民族縣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邊疆民族縣必須精準設計制度、狠抓落實落細,協同推進社工站建設和社工機構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