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暉
中國是兩輪電動車大國。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電動自行車產品累計銷量超過5000萬輛。據營商電動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已達到4.2億輛,約每3個人就擁有一輛兩輪電動車。無論是接送子女上學放學的家長,還是通勤路上的上班族,或是穿梭在街頭巷尾的外賣小哥,二輪電動車是最常見、最便捷的短途交通工具。
過去20余年間,中國二輪電動車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大變強,走出了一條強勁的上揚曲線。巨大保有量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產業板塊。參與其中的,既有扎根多年的老牌企業,也有懷揣資本入局的新品牌。

在南京舉行的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現場,老牌車企“永久”展臺吸引觀眾。
如果要感受這股猛烈的電動車產業浪潮,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在長三角,而長三角兩輪電動車產業最為密集的區域,很多人并不知道,竟然都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錫山電動車產業園和園中的企業,就是當前中國兩輪電動車產業發展的縮影。
從上海乘坐高鐵到無錫東站,打車往東南方行駛不到20分鐘,就來到了錫山電動車產業園。在位于錫山大道的錫山電動車產業園,園區的招牌背后就是行業龍頭雅迪的總部大樓;馬路對面,是業內首家A股上市公司新日;再往前走數百米,是臺鈴、小刀等企業。
以產業園所在的安鎮街道為中心,在錫山區乘車轉上一圈,路邊零件銷售商鱗次櫛比,和電動自行車相關的企業工廠星羅棋布,沿街各式電動車川流不息……你仿佛進入了兩輪電動車的世界。
“全國每3輛電動車,就有1輛錫山造?!?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錫山電動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產業規模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規模達到662億元。
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錫山電動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產業規模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規模達到662億元。
據了解,截至2023年底,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共有電動車規上企業146家,主要生產電動兩輪、三輪及低速四輪車。全國電動自行車整車企業前10強中,有6家落戶在錫山,形成了以雅迪、愛瑪、新日、臺鈴、小刀、金箭為第一梯隊,新大洲等為第二梯隊的整車企業雁陣。這些企業還帶動控制器、減震器、車架、電機等大批上下游企業就近協作配套。同時,還建有江蘇長江國際電動車城、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區域性交易平臺和技術檢驗服務機構。
錫山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無錫市東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交通十分便利,處在蘇南的中心地區。錫山先后被科技部、商務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無錫輕型多功能電動車產業基地”“國家摩托車及零部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級電動車、摩托車出口安全示范區”。在2015年,錫山電動車產業集聚區被認定為江蘇省第六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去年9月,工信部中小企業局發布了《關于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的公示》,“無錫市錫山區電動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入選,這是無錫電動車產業拿下的又一個國家級殊榮。
“世界電動車看中國,中國電動車看江蘇,江蘇電動車看錫山。”這是電動自行車界流傳的一句話,可見錫山電動車產業地位。行業規模大、企業集聚度高、產業體系完整的特點,讓錫山成為全國最大電動車整車生產研發基地和零部件集散地。
錫山區電動車產業的繁榮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其摩托車的產業基礎上發展而來。
記者和當地一家電動車專賣店的店主閑聊時得知,當地一直流傳著如今兩輪電動車的行業老大雅迪的創始人董經貴和錢靜紅夫婦做摩托車配件生意起家的故事。
董經貴夫婦最初還只是在無錫開著一家小飯店。他們發現,小店里來來往往的客人們,總是從蛇皮袋里拿出一捆一捆的錢擺在桌上數,向人打聽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做摩托車配件生意的。上世紀90年代,摩托車風靡全國。而彼時位于長三角腹地、蘇南中心地帶的錫山,鄉鎮工業發展如火如荼,大批摩托車和配套廠商如雨后春筍涌現,錫山成了國內知名摩托車生產基地,做摩托車配件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
董經貴夫婦一咬牙,把才開了四個月的飯店關了,投身摩托車配件批發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但隨著“禁摩令”開始在各省市陸續推行,歷史進程下的摩托車產業開始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主要在江蘇省內和周邊銷售,并未輻射到全國的無錫摩托車產業也開始尋求轉型。
彼時恰逢電動車萌芽,無錫本土企業順勢開始對電動車進行摸索和研發。董氏夫婦也把摩托車廠改成了電動車廠,取名為“雅迪”。
錫山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錫山從1996年就開始了對電動車產業的摸索和研發。憑借大量零部件生產經驗、技術工人和設施配套,許多像董氏夫婦一樣的摩托車廠商開始研發電動車,并依托原有銷售渠道迅速占領市場。
面對日漸提升的市場需求,急于擴大產能的無錫電動車企業,幾乎無縫銜接了無錫摩托車生產的技術和人力資源。2000年至2004年錫山的電動車企業的規模嶄露頭角,逐漸擴大了自己的生產規模。到2004年,江蘇省的電動車產量超過半數集中在錫山,引發了無錫乃至江蘇的電動車浪潮。2006年,全區電動車整車產量已經達到350萬輛,實現產值超過100億元。
2006年,無錫錫山區(電動車產業集中地)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摩托車電動車生產出口基地建設工作的意見》,將電動車產業作為當地重點支柱型產業來發展。鼓勵企業進行品牌建設工作、開拓國際市場、開展技術創新活動。
除了新日、雅迪是錫山的本地企業,憑借完善的配套和繼承自摩托車時代的研發制造能力,在2010年前,無錫還吸引了大批北方品牌南下,產業集聚優勢愈發凸顯,比如天津的愛瑪電動車于2009年南下,將自己的核心工廠建在了錫山。而更為優渥的區位優勢,也讓一批臺州電動車企業轉投無錫。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無錫之所以能有現在的行業地位,龍頭企業的作用顯而易見:“行業需要領頭羊的牽引,這個規律在任何行業都適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因為新日、雅迪釋放出的品牌勢能,才引來了后來的愛瑪、臺鈴,進而在無錫形成產業集群?!?p>
員工們在生產線上忙碌地生產電動自行車。
“在20平方公里范圍內,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配件?!边@是一位業內人士對錫山電動車產業的評價。完備的配套產業吸引著整車企業的入駐,而知名企業的入駐又吸引著更多的零配件企業到來。無錫的電動車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了顯著的正向效應。
2013年,以國家對電動車“四大件”之一蓄電池行業的整肅為標志,電動車產業開始進一步規范化。2018年5月,電動車“新國標”靴子落地,《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正式發布,并于次年4月開始施行。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提出了更為具體、全面的要求,包括車身、車座規格、整車質量、最高速度等各項參數均做了限制。同時,電動自行車也需要3C強制認證后方可上市。
在國家政策推動的行業規范化和市場的質量、科技和價格等競爭的進程中,一些不具備綜合制造、產品研發、資源整合和服務能力的電動車企業,在失去了過往野蠻生長的土壤后,即便做到了一定規模,也難以為繼。2021年以來,國內中小電動車廠商倒閉的消息不時傳出。但是錫山的電動車產業,在不斷以科技創新的驅動中,始終保持著龍頭地位。
政府持續有序引導,在不斷向上的過程中,讓錫山電動車產業逐漸形成集群和創新優勢。借力國家級摩托車及零部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無錫輕型多功能電動車產業基地等“國字號”品牌,錫山重點電動車企業累計擁有超千項專利,每年推出逾百個新品。
從充電1小時行駛200公里的石墨烯電池,到遠程監控車輛狀態的智慧平臺,再到集成導航、娛樂等功能的液晶操作模塊……雅迪公司執行董事沈瑜表示,在錫山,這些誕生于城鎮化浪潮、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電動”,正朝著個性化、高端化、國際化蛻變。
目前錫山正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千億級電動車產業集群。計劃至2025年,電動車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除了兩輪電動車,錫山電動車企業華晨新日還開始了四輪電動汽車的制造,以向更高的臺階進行發展轉型,尋找新的發展動能?!稛o錫“十四五”車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錫山區要“強化路側基礎設施領域能力,提升整體解決方案和應用服務水平,推進傳統電動自行車企業向無人車、智能車轉型升級”。
錫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產業集群+特色專業園區”的思路,目前錫山正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千億級電動車產業集群,進一步擦亮錫山電動車制造高地和品牌高地辨識度。根據規劃,園區定位打造全國電動車產業核心引領區、創新策源區和尖端制造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動車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資源配置中心和應用示范中心,讓電動車產業真正成為錫山的地標產業。計劃至2025年,電動車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今年1月,國產電動“三蹦子”在國外街頭火出圈。一下子被封為“網紅神車”的這輛“三蹦子”,也出自錫山電動車產業園。生產這種車的江蘇國威公司介紹,今年元旦以來,美國本土消費者從各電商平臺下單的數量持續猛增。除了新近熱起來的美國三輪車定制市場,他們每年生產的二輪、三輪電動車總量中有二至四成會走出國門,產品遠銷歐洲、南美、中東、非洲等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一種名為E-Bike的電動自行車也正在歐美受到追捧,以前,電動車出海大多是電摩和電動滑板車,但這兩年在亞馬遜平臺上,E-Bike成為了沖進跨境平臺的新品類。

國產電動“三蹦子”在國外街頭火出圈。

電助力自行車(E-bike)讓騎行成為一種愉悅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E-Bike并非等同于國內的兩輪電動車,在車體兩側仍然有腳踏板,核心是在自行車上安裝了蓄電池,讓傳統的自行車變得“更好騎”。歐美市場的這個特點,吸引了國內電動車的龍頭企業漂洋過海,去歐美賣E-Bike賺錢。雅迪同樣意識到了E-bike的巨大風口,2021年4月雅迪正式上線亞馬遜并開售。
作為二輪電動車最大的生產國,“中國制造”出海有巨大想象空間。錫山區政府明確提出,搶抓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機遇,依托國家摩托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進一步加強出口培育,推動區內電動車企業積極出海、開拓市場,支持企業全球布局,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無錫市錫山區電動車對外貿易協會秘書長沈瑜介紹,近年來,錫山區電動車行業響應國家“走出去”的號召,出口總量不斷攀升。2023年行業平均外貿增幅達到了20%,個別企業甚至達到了50%。錫山區現有電動車出口企業160多家,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品牌專賣店。今年,錫山區電動車對外貿易協會將組織企業參加更多的國際電動車展會,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拓展更大的海外市場。
去年10月,長三角(無錫)電動車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啟用,為錫山加快打造千億級電動車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業內人士表示,按照規劃目標,到2025年,長三角(無錫)電動車跨境電商產業園將形成本土跨境電商平臺雛形,孵化6家億級跨境電商賣家,打造10家跨境電商品牌,培養1000名跨境電商人才,實現10億+的跨境出口額。這一目標的實現將進一步推動錫山電動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