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一架從澳大利亞悉尼飛往新西蘭奧克蘭的波音787-9“夢幻”客機發生“空中急降”事故,造成至少50名乘客受傷。據外媒梳理,波音客機今年已發生10次左右故障或緊急狀況。對于麻煩纏身的波音,眾多國際媒體都在發問,它到底怎么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受“空中急降”事件影響,波音3月11日的股價下跌了3%,次日又下跌4.5%。“然而,波音2024年糟糕的開局遠不只是股價。”CNN說,該公司聲譽已經受損,隨著每一起新事故、每一則負面新聞的出現,恢復航空公司、監管機構、乘客的信心將變得更加困難。英國i新聞網稱,“夢幻”客機是航空史上最暢銷的寬體飛機之一,但如今,它對波音公司的重要性與威脅其生存能力的嚴重問題相比不值得一提。與此同時,波音737 MAX已經將該公司帶到“災難的邊緣”。
“美監管部門發現波音737 MAX生產過程存在大量問題。”就在3月11日,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了聯邦航空管理局對波音為期6周的生產審查的詳細情況。在89項審查內容中,波音通過56項、未通過33項,不少問題被歸類為未遵循既定制造工序、程序或操作說明,部分為質量控制記錄問題。
據報道,波音機身供應商勢必銳航空系統公司在接受的13項審查內容中,7項存在問題。一份文件顯示,聯邦航空管理局發現的情況包括:勢必銳的機械師使用酒店門卡檢查艙門的密封性,以及將肥皂液涂抹在門封上,“作為安裝過程中的潤滑劑”。
據法新社報道,波音公司旗下波音民用飛機集團首席執行官斯坦·迪爾3月12日在一封內部郵件中呼吁員工為加強安全、提高質量而“立即采取行動”。
上述審查是因“艙門脫落”事件而啟動的,1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起飛后不久上演了這一“驚魂時刻”。為此,美國司法部和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也都進行了調查。CNN稱,“艙門脫落”事件帶來了一系列后果:聯邦航空管理局停飛了171架737 MAX 9飛機;相關國會聽證會召開;生產與交付推遲;多個聯邦調查展開;公司市值蒸發逾400億美元……“但壞消息不止于此”。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梳理,1月13日至1月20日,波音飛機發生了4起事故,問題包括駕駛艙窗戶破裂、氧氣泄漏、發動機故障、機輪松動。CNN說,2月,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737 MAX客機上的飛行員報告說,在新澤西州紐瓦克降落時,方向舵腳蹬出現“卡阻”。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也羅列了波音飛機近期在美國發生的4起事故,包括發動機起火、機艙冒煙、機輪脫落、飛機沖出跑道。
“波音最近陷入的困境讓一些飛行員在進入駕駛艙時保持高度警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稱,美國航空飛行員塔耶曾在參加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時駕駛過波音707飛機,他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擔心飛行安全,“我在軍隊服役時,敵人在飛機外面,現在感覺敵人就在里面”。
“艙門脫落”事件后,國際輿論場出現各種剖析波音危機原因的文章。“波音曾以安全和工程實力聞名,如今批評者認為它變得過于追求盈利。”CNN稱,51家美國大型國防和航空航天企業整合為5家超大型企業,波音是其中之一。1997年與麥道合并前,波音的高管多有工科背景;整合后,高管多為財務背景。美國銀行航空業分析師愛潑斯坦稱,波音由此開始信奉,“每一件事的成本必須合理”。
CNN稱,2022年,波音公司將總部遷到弗吉尼亞州阿靈頓,不是抵近生產線,而是靠近華盛頓,靠近國防部、國會山以及多個政府監管機構,此舉仿佛是在說,“我們將加強游說,爭取更多防務資金”。另外,波音越來越依賴供應商,也剝離了不少制造業務。
據報道,曾在波音737工廠擔任高級經理的皮爾森表示,自己因不滿管理層對安全問題的忽視而于2018年離職。那一年6月,他曾對波音737 MAX的缺陷發出警告。不久之后,兩起致命事故發生了: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兩架波音737 MAX 8飛機分別在印尼和埃塞俄比亞墜毀,共造成346人死亡。
英國i新聞網說,皮爾森稱,自己不會搭乘波音737 MAX,它是匆匆投入生產的。在他看來,波音表現出一種“自負和傲慢”的文化。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過去10年來,波音管理層一直強調全速推進飛機交付工作,但一線員工認為,高管設定的目標不現實且并不了解相關工作情況,這帶來的結果是為按時完成任務,員工在某些環節草率應付。
美國《財富》雜志網站披露了波音品控噩夢另一個重要原因。據報道,新冠疫情期間,大量經驗豐富的組裝人員離職,新入職員工培訓不足。數據顯示,疫情前,波音工廠員工半數以上有至少6年工作經驗,但目前這一比例不到1/4。
曾在波音的航空電子設備工程團隊工作16年的彼得·萊姆對英國i新聞網說,在高品質制造方面,波音已迷失了。他說,過去,波音的領導層知道,控制產品質量與供應商合作才能完成;但現在,波音卻承諾對成品飛機進行“徹底的檢查和維護過程”,相關方式“永遠無法實現他們所追求的目標”。
(摘自《環球時報》李勇、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