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
夢想是一顆種子,只需熱血的澆灌、勇氣的滋養、激情的照耀、信念的呵護,便能沖過困難的阻擋、坎坷的歷練,綻放生命的花朵,結出希望的果實。2024上海歌劇院演出季將與大家分享的,正是古今中外一個個、一群群可愛而偉大的“追夢人”,和他們以激情和理想追夢、以奮斗和奉獻圓夢、演繹一次次夢想成真的精彩人生。
“偉大事業始于偉大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而上海正是這個夢開始的地方。百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歷史使命。作為上海歌劇院2024全新演出季的開幕大戲,原創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講述的,恰是百年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群追夢青年。他們成立電影小組,開展左翼文化運動,在“光影世界”中宣傳新思想新文化,想象新中國。一部《風云兒女》,一首《義勇軍進行曲》,在那個“風云時代”發出了“最后的吼聲”,聲聲“起來”,催人“前進”。直到今天,這首歷經滄桑、見證輝煌的歌曲,已然成為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神圣激昂的旋律。當《義勇軍進行曲》唱響在歌劇的舞臺,我們堅信每一位觀眾也將在這同一首歌中,感受到同一份榮光、同一種驕傲,暢想著同一個中國夢。而原創歌劇《晨鐘》里,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共產主義先驅們,為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高舉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之光照亮暗夜。他們以生命敲響覺醒的“晨鐘”,燃燒自己的革命之心把光明灑遍華夏大地,從此揭開嶄新的時代。
時空從來不能阻擋夢想的腳步,夢想卻能在時空的穿越中迸發出藝術的靈感。當1000多年前的“書圣”王羲之酒酣意暢、揮毫著墨,定然想不到自己的《蘭亭集序》會成為流芳千古的“天下第一行書”;更無法想象“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的感慨,竟被千年之后太空中的意大利宇航員引用,以中、意、英三種文字沖上社交平臺的熱搜,并憑借如此酷炫而浪漫的方式與今人、與世界產生共鳴。對生命的尊重、對人生的求索,是人類共同且永恒的夢想,也是上海歌劇院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原創舞劇《永和九年》以這件超越時空、跨越國界仍魅力四射的中華文化瑰寶為題材,全景勾畫其從誕生到傳世的非凡歷程,展現中國古人對人與天地、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的哲思,向世界展示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無論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還是對擺脫現狀的渴望,夢想總能激人奮進、追求自我價值與意義,指引人生前進的方向。當普契尼步行數十公里,去追求那令他傾慕已久的《阿依達》,歌劇的夢想照亮了他的人生。經過兩部歌劇的摸索之后,普契尼在夢想的激勵下創造出一部又一部傳世杰作。從《曼儂·萊斯科》《波西米亞人》《托斯卡》到《西部女郎》《圖蘭朵》,一部部歌劇的上演為他贏得不斷的成功。而當莫扎特為了追尋自己熱愛的歌劇夢想,從小籠罩在“天才”光環下的他毅然放棄了衣食無憂的工作,奔赴他向往已久的音樂之都維也納。即便面對生活的困境、精神的壓力,莫扎特對音樂,尤其歌劇的熱愛與執著,仍然給予他無窮的創作動力與思緒,在其短暫的一生中為后世留下豐厚的藝術遺產。在新演出季中,繼與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合作之后,上海歌劇院將繼續與世界一流的英國皇家歌劇院聯合制作歌劇《蝴蝶夫人》,還將再度亮相上海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為大家獻上普契尼歌劇GALA音樂會,在華麗而優美的旋律、豐富而細膩的色彩、極具張力與鮮明個性的經典音樂中,紀念普契尼逝世100周年。與此同時,也將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聯合制作歌劇《唐璜》,在這部經典劇作中感受這位音樂神童心中的情感與思想。


“盡管追逐夢想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逐夢之路上的思考卻會讓人擺脫平庸,艱辛之路上的堅持與堅強,終將成就更好的自己。”當面對命運的玩笑,貝多芬選擇“扼住命運的喉嚨”,用音樂表達自己對人類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他那極具人民性的音樂中,一切困惑、掙扎、斗爭、悲壯,最終都化成樂觀、奮進、激昂與博愛,在崇高的品格中成為不朽。當站在愛情幻想、艱難生活與嚴酷現實之間彷徨,對音樂理想的追尋,讓柏遼茲成為法國浪漫主義的開創者,開辟出交響音樂的新局面,更在“音樂與文學、與戲劇緊密結合”的實踐中完成了他最富創新性與傳奇性的戲劇交響作品。當人生不盡如人意,馬勒將對心靈之所的追尋、對生命意義的求索,注入其一生的創作。在其最愛的交響曲中,音樂帶領我們經歷恐懼、憤怒、反抗與釋然,最終完成精神的升華。當身處于世紀之交的理查·施特勞斯以獨樹一幟、標新立異的創作技法與藝術理念探索音樂的心靈表達,這位德奧浪漫主義最后一位音樂大師以全然不同的姿態開啟了新浪漫主義時期,造就了一個新的藝術奇境。2024年,我們將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傾情演繹柏遼茲獨一無二的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門德爾松215周年誕辰之際策劃紀念音樂會;以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八交響曲》、馬勒《第二交響曲》向這些音樂先驅者們致敬。

“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光榮之城、創新之城、開放之城、夢想之城。而作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中堅力量,有著深厚紅色基因的上海歌劇院也從未停下逐夢的腳步,在奮力奔跑和接續奮斗中成就夢想。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奮力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刻,上海歌劇院不僅力邀作曲家孟衛東、導演廖向紅、歌唱家石倚潔、歌唱家孫礫等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一起,為人民、為大眾創作,打造緊扣新時代主題、展現新時代氣象、謳歌新時代精神、凝聚新時代力量的原創新作,還邀請合唱指揮馬丁·懷特、藝術指導亞歷山德羅·阿莫雷蒂,與和慧、安努齊亞塔·維斯特里、豪爾格·德·萊昂、馬可·貝爾蒂、維羅妮卡·吉奧耶娃、皮耶特羅·泰拉諾瓦、德爾德雷·安根特、安德里亞斯·康拉德、海倫娜·祖巴諾維奇、莎冰娜·斯維洛等國際著名歌唱家一起,積極推動世界經典作品的國際合作,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此外,上海歌劇院更會以創新的思維、開放的態度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歌劇領域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首度攜手騰訊、大膽嘗試影視IP《夢華錄》向舞臺藝術的轉化,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以更加多元、新銳的方式賡續中華文脈,以世界通行的音樂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全力以赴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
夢之所往,心之所向。2024年,讓我們一同仰望星空,在充滿光榮與夢想的新征程上,“我們都是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