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赫哲族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表演形式為一個人說唱結合地進行徒口敘述,大體上以說為主,以唱為輔,沒有樂器伴奏。其篇幅長短不一,有長篇、中篇、短篇之分;題材內容豐富,有生活習俗、部落征戰、愛情等,數量最多的是贊頌英雄。由于伊瑪堪與生產實踐活動息息相關,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會受到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這也使伊瑪堪的內容更加豐富。
二、赫哲族伊瑪堪概述
文學藝術的產生不僅和人們的生產實踐活動息息相關,也和長期生活的環境有著密切聯系。赫哲族一直沿三江流域生活,漁獵文化也因此形成,伊瑪堪正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不斷地發展創新,伊瑪堪逐漸演變為赫哲族獨有的反映本民族歷史文化、世代傳承的古老民間說唱藝術,主要流傳于同江、饒河等赫哲人聚居地,是其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被學術界稱為“赫哲族的英雄史詩”,同時也是反映該民族古老歷史、漁獵、愛情、生活和風俗信仰的“活化石”和“百科全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此外,伊瑪堪還具有重要的文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及語言學等研究價值。2006 年5 月20 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傳統漁獵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伊瑪堪一度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窘境。
三、赫哲族伊瑪堪的主要內容及藝術特色
(一)主要內容
首先,伊瑪堪描繪了許多具有漁獵文化特色的生活場景,在敘述中有大量與漁獵相關的唱詞,例如“穿上兩塊板能穿山越嶺,踩著三塊板可過海漂洋”,切實體現出赫哲族的漁獵文化特色。其次,在較為傳統的伊瑪堪故事中,以英雄為主題的故事數量最多,歌手稱贊部落征戰中的英雄為“莫日根”?!澳崭痹嵌鮽惔鹤宓恼Z言,意思為“好獵手”。伊瑪堪的故事主線往往是主人公歷經種種磨難后,決定率領族人英勇抗爭,最終勝利,成為部落首領,并且和族人一起重建家園,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最后,伊瑪堪也有歌頌赫哲族人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的內容,同時還有一些贊揚高尚情操、歌頌忠貞愛情的社會生活題材故事。
(二)藝術特色
1. 地域性
地域文化指一個固定區域經過漫長歷史時期形成的一種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地域色彩濃厚的伊瑪堪,同樣反映出其藝術產生的環境。赫哲族長期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這一帶既有原始莽林、白山黑土,又有江河密布,魚類資源豐富。在伊瑪堪故事中,有大量對生存環境的描述,例如《滿斗莫日根》找妹妹唱段中,很多內容可以體現當地赫哲族的生存環境。主角滿斗在獲得妹妹指點的時候,出現的松花江上游、松花江中游南岸、三江等名詞,都體現了故事產生的地域背景。除此之外,伊瑪堪故事中還體現出具有地域性的生產生活方式,例如,故事中常常形容莫日根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是捕獵好手等,反映出赫哲族在特殊的生存環境下必備的生存本領以及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當滿斗找到母親時,描述母親所進行的勞動工作是“用鹿筋縫狍皮手悶子”,體現了三江流域內赫哲族所需的生產生活資料。
2. 敘事性
在伊瑪堪的表演中,重要的故事情節總是以較強的敘述性語言來描述,也常常采用半說半唱的形式講述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由于許多伊瑪堪作品中都有莫日根故事,內容大多圍繞部落戰爭、婚姻等故事框架展開,故事結構完整,情節跌宕起伏,其中不乏對人物情感的描述。因此,敘述性是伊瑪堪中較為常見的藝術特色。以《滿斗莫日根》為例,滿斗以父母被擄,孤身一人生活為背景展開故事情節,故事內容十分豐富,歌手表演時,敘述也較為細膩。在滿斗走過三個霍通(城堡)時,歌手對禮儀、風俗等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講述,使觀眾聽后能充分理解民族文化和故事情節。其中,滿斗到了第三個霍通,在降服飛勒魯莫日根之后,表示要與他一同暢飲三天三夜,此處歌手用十分詳細且充滿感情的說書藝術,將主要人物的外貌和性格,以及喝酒的場面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其中也不乏對赫哲族風俗、文化的描述,使《滿斗莫日根》內容更加充實。
3. 傳承性
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伊瑪堪同樣具有傳承性。首先,歌手唱伊瑪堪時,通常有一群聽眾圍在一起聆聽。在這個過程中,故事情節、音樂曲調、風俗信仰等潛移默化地傳遞給聽眾,在聆聽的同時,使這一口頭藝術得以傳播,伊瑪堪歌手的說唱水平也在不斷的表演中大幅提升。其次,從伊瑪堪的語言特色看,伊瑪堪在敘事結構中多使用程式語,即模式化的語言結構,具有完整的結構、意義和功能。這種程式化的故事框架使伊瑪堪傳唱度高,并代代相傳,也使赫哲族獨特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烙印在人們心中,從而更好地傳承這項優秀的文化藝術。
四、赫哲族伊瑪堪的保護與傳承
伊瑪堪的傳承方式大多為心口相傳,在傳承的過程中易導致與原版不一致等問題,傳承與發展難度大。所以,當下伊瑪堪的保護與傳承方式也應更加靈活,在順應當前大環境的同時,在不破壞其文化內涵的前提下,進行多角度、多領域的傳播,創新其傳承方式。
(一)進行文字化傳播
文字化的傳播方式,簡單來講就是用文字將伊瑪堪的內容進行記錄,在不同門類中,文字化的傳播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將伊瑪堪中的主要故事情節用文字單獨記錄,采用敘事方式將其改編為小說或是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進行傳播。這樣可以使赫哲族伊瑪堪的內容更通俗易懂,并充滿趣味,有利于赫哲族文化理念的傳播。另外,傳統的文字記錄方式有利于伊瑪堪理論成果的傳播。例如,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伊瑪堪集成》中,完整地記錄了伊瑪堪說唱48 部,以及關于伊瑪堪說唱傳承區域、傳承人、歷史文化、外在形式等的重要理論學術文章。著名的英雄史詩故事《安徒莫日根》《滿斗莫日根》《香叟莫日根》等說唱名篇,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這些作品為研究伊瑪堪的學者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對非遺保護工作的研究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梢姡淖只瘋鞑シ绞接欣谝连斂暗膫鞒泻桶l展。
(二)從民族音樂角度創新與保存
當前,對伊瑪堪中“唱”的部分的傳承,可以從民族音樂的角度出發,進行創新與保存。在民族音樂研究中,許多學者以及民族音樂工作者都從不同角度對伊瑪堪中“唱”的部分,也就是音樂部分展開研究,具體包括樂譜的節拍、歌詞、音調等,結合赫哲族文化信仰等進行分析,并通過大量調查及程式化的方式整理出較為完整的伊瑪堪曲譜,并在伊瑪堪歌手演唱的同時進行錄音、錄像,以作留存。此外,成立專業的組織來傳承赫哲族伊瑪堪音樂文化也十分重要,例如2014年成立的伊瑪堪傳習所,就一直在進行探索與研究,為伊瑪堪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三)利用視覺傳達設計進行傳播
現代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對伊瑪堪的保護與傳承起到了推動作用,例如,運用視覺傳達設計,使伊瑪堪中的人物形象具象化。視覺傳達是指運用圖形、圖案,塑造出可以進行文化傳播的藝術形象,來傳遞文化藝術等信息。在具體實踐方面,可以根據伊瑪堪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或是語言中所描繪的典型形象,配合視覺傳達手段,制作出可以進行藝術傳播的視覺形象。例如,可以將英雄莫日根形象提煉出來,通過視覺圖案設計或是IP 形象設計,使莫日根具象化,用于宣傳、推廣,在歌手說唱莫日根故事時,使聽眾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角色。
(四)多途徑培養傳承人
由于伊瑪堪的表演形式是歌手一人以說唱結合進行敘事的,因此對傳承人的能力要求較高。整部作品之中的男調、女調、歡樂調、悲傷調等都由歌手一個人完成,故事篇幅較長,表演連續數天,所以歌手的個人特色、說唱風格,以及對赫哲族語言的掌握情況都會影響說唱的效果。
伊瑪堪的傳承一般分為社會傳承和家庭傳承,隨著新時代科技水平的進步,也有錄音傳承和錄像傳承等方式,但由于老一輩藝術家人數不斷減少,同時年輕人又對伊瑪堪缺乏興趣,導致固有的“傳幫帶”方式難以保持伊瑪堪文化的延續性,不能滿足現代傳承需求,因此,培養傳承人要探索不同的方式方法。
1. 廣泛創辦非遺工作坊
在特定的場所,由傳承人進行教授,將伊瑪堪的知識、技能傳授給感興趣的人,這樣既可以吸引更多對此感興趣的人深入學習,也可以推廣、傳播此項非遺。
2. 推進非遺進校園
結合教育部近期發布的關于“推進將非遺傳承特長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相關要求,可以積極推廣“伊瑪堪進校園”活動,邀請專業伊瑪堪藝術家或當地傳承人進校園,將此項非遺融入學生的課外活動中,積極構建“藝術基礎知識+ 藝術基本素養+ 非遺技藝特長”的教育模式,對強化非遺專業建設、培育人才力量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五)運用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
新媒體的優勢在于除文字形式外,還可以用視頻等形式,將伊瑪堪歌手的表演全程記錄下來,表演者的表情、聲音、肢體語言等都包含在內,這種記錄形式比文字更為直觀。當前,傳播伊瑪堪的新媒體平臺主要有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微信公眾號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對伊瑪堪語言、民族文化進行普及和推廣,伊瑪堪傳承人和相關研究者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專業的學術觀點,進行分享與交流,加速伊瑪堪的傳播;而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可以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在已有視頻宣傳的基礎上,與當下熱點相結合,也可在本民族節日、慶典等活動中主動創造熱點,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充分表達赫哲族的精神內涵,吸引更多年輕力量接受、了解伊瑪堪。如在東北流域文化研究學者劉雁賓的東北流域文化影像展“流淌的文化記憶”中,伊瑪堪歌手尤忠美在開幕式上進行了表演,并吸引了一大批愛好者參與到伊瑪堪的自主學習中。在利用新媒體進行文化傳播的基礎上,利用電商、“博主探店”的營銷方式,宣傳伊瑪堪的文化聚集地,吸引游客旅游觀光,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使年輕人看到伊瑪堪未來的發展空間,形成良性循環,促使年輕人參與到伊瑪堪藝術的保護和傳承中來。
(六)設立赫哲族風情的文化生態環境旅游區
在赫哲族聚居地興建具有濃郁赫哲族風情的文化生態環境旅游區,為當代伊瑪堪的活態傳承提供有利的環境。例如,饒河縣四排鄉赫哲族民間風情園是集旅游、民風民俗、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為一體的赫哲民族的風情建筑。園內主要建設有赫哲族發展史館、民族工藝作坊、傳統民居建筑等。建筑外觀全部采用赫哲族民間傳統的木刻楞式建筑風格,具有濃郁的赫哲民間風情。此外,在當地民俗文化節、社區等公共場合,可以請伊瑪堪歌手進行表演。伊瑪堪歌手表演得好,現場氛圍熱烈,可以使伊瑪堪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五、結語
伊瑪堪作為赫哲族流傳下來的經典口傳文化,其藝術特色鮮明。作為赫哲族的歷史記錄方式,伊瑪堪融合了赫哲族漁獵生活、風土人情等元素;作為優秀傳統文化,伊瑪堪不乏口傳文化的音樂性、文學性。因此,對伊瑪堪進行深入研究,總結伊瑪堪的多種藝術特色,探尋其創新發展方式,對伊瑪堪的保護和傳承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簡介:張鑫冉,女,碩士研究生,吉林藝術學院東北民間藝術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東北口傳文化與非遺)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