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根 張小輝 鄧嬌夢 華俊鋒 翁仙平
摘要:? 為探索適宜黃精種子育苗的覆蓋物,以多花黃精為試驗材料,通過覆蓋芒萁、干稻草、秕谷和不覆蓋4種方法對帶皮種子裝入透氣塑料編織袋中進行室外挖坑貯藏種子育苗的試驗,結果顯示:覆蓋芒萁的苗木產量、苗木高度、葉片長寬乘積、須根數量、須根長度、塊根質量(鮮重)較干稻草分別提高15.85%、20.13%、24.63%、19.26%、28.21%、13.15%;較秕谷分別提高48.44%、77.95%、84.27%、66.62%、72.16%、76.19%,效果最好;覆蓋秕谷的效果最差,各項指標分別比對照下降9.88%、9.32%、8.09%、24.53%,28.87%、33.33%。由此可見,芒萁可作為多花黃精種子育苗的覆蓋物,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多花黃精;? 種子育苗;? 覆蓋物;? 苗木;? 生長量
中圖分類號:? ?S 567. 239?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 - 9499(2024)02 - 0022 - 04
多花黃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是中藥材黃精( Polygonati sibiricum)的基源植物之一[ 1 ], 屬藥食同源,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抑菌、抗炎及防衰抗老等功效 [ 2 - 5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黃精在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的開發應用也逐漸增加,需求量越來越大,造成野生黃精原料供不應求 [ 6 - 8 ]。為滿足市場需求,保護生態環境,專家開始采用人工栽培黃精,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已在苗床覆蓋物種類方面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有4針線的黑色遮陽網、干稻草、白色地膜覆蓋[ 9 ]、鋪碎秸稈[ 10 ]的案例,但均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 11 ]。覆蓋在苗床上既透水又透氣的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目前鮮有報道。為此,本試驗通過芒萁、干稻草、秕谷3種覆蓋物和不覆蓋4種方式育苗,觀測多花黃精苗木生長發育指標對不同覆蓋方式的響應,旨在為多花黃精種子繁殖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浙江省遂昌縣大柘鎮雙溪新村東岱村腳,地處119°6′33.7″E,28°30′30.3″N,海拔400 m,圃地為種植水稻的農田,面積3 000 m2,土壤為稻田沙壤土,全年平均氣溫16.8 ℃,1月平均氣溫5.3 ℃,7月平均氣溫27.7 ℃,極端最低氣溫-9.7 ℃,極端最高氣溫為40.1 ℃,無霜期為25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 510 mm,屬中亞熱帶季風類型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地垂直氣候差異明顯,試驗區域有野生黃精分布。
1. 2 試驗材料
從浙江省淳安縣臨歧鎮振燕家庭農場采購的多花黃精帶皮種子,將其裝入透氣塑料編織袋,然后進行室外挖坑整袋貯藏,于采種次年3月份春播的苗床為供試對象,在農村隨處可見的芒萁、干稻草、廢棄的秕谷為苗床覆蓋物材料。
1. 3 試驗方法
試驗均采用隨機區組設計, 在室外挖坑貯藏的種子苗床中,設芒萁、干稻草、秕谷和不覆蓋4種處理;各處理設3個重復,共12個試驗小區,每個試驗小區12 m2(寬1.2 m,長10 m)。
1. 4 貯藏與育苗管理
于2021年3月,采用室外挖坑貯藏的種子,在準備好的苗床上進行撒播,播種后,根據設計要求覆蓋1 層覆蓋物,其厚度以不露表土為宜。田間管理:播種后的田間育苗管理技術均參照多花黃精種子育苗技術規程進行。
1. 5 數據采集與分析
于2023年6月17日,調查每個試驗小區多花黃精的苗木數量、高度、葉片面積(每株葉片面積=每株每張葉片長×寬的乘積總和/每株葉片數;每個試驗小區葉片平均面積=每株葉片面積之和/試驗小區總株數),并以試驗小區內多花黃精的平均高、平均葉片面積為參照標準,在試驗小區內隨機挖取標準株 20 株(誤差±5%),測定根莖須根數、最長須根長度、根莖鮮重。量測工具:高度、葉片、根莖最長須根用200 cm的鋼卷尺,根莖鮮重用USB充電家用電子稱稱重。采用DPS軟件LSD法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 1 苗木產量
將不同覆蓋物覆蓋條件下種子播種3 a時,苗木產量整理分析的結果(表1)表明,覆蓋芒萁的苗木產量最高,平均苗木產量達38.0株/m2;其次為干稻草,平均苗木產量達32.8株/m2; 秕谷的平均苗木產量最低,僅有25.6株/m2,較不覆蓋的28.1株/m2少2.5株/m2。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覆蓋芒萁和覆蓋干稻草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值<0.01),但這兩種處理與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值<0.01),然而,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平均苗木產量雖然沒有達到極顯著差異(P值<0.01),但已達到顯著差異(P值<0.05)。由此可見,秕谷覆蓋不如不覆蓋,所以秕谷不宜作多花黃精種子育苗的苗床覆蓋物。
2. 2 不同覆蓋物對苗木高生長的影響
將不同覆蓋物覆蓋條件下種子播種3 a時,苗木高度進行整理分析的結果(表2)表明,覆蓋芒萁的苗木最高,平均苗木高度達5.7 cm;其次為干稻草,平均苗木高度達4.8 cm; 秕谷的平均苗木高度最低,僅有3.2 cm,較不覆蓋的3.5 cm少0.3 cm。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覆蓋芒萁與覆蓋干稻草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P值<0.05),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但覆蓋芒萁和覆蓋干稻草這兩種處理與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卻存在極顯著差異(P值<0.01),由此可見,芒萁和干稻草可作為多花黃精種子育苗的苗床覆蓋物的首選。
2. 3 不同覆蓋物對苗木每株葉片長寬乘積的影響
將不同覆蓋物覆蓋條件下種子播種3 a時,苗木平均每株葉片長寬乘積進行整理分析的結果(表3)表明,覆蓋芒萁的每株葉片長寬乘積最高,平均每株葉片長寬乘積高度達16.75 cm2;其次為干稻草,平均每株葉片長寬乘積達13.44 cm2; 秕谷的平均每株葉片長寬乘積最低,僅有9.09 cm2,較不覆蓋的9.89 cm2少0.8 cm2。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覆蓋芒萁與覆蓋干稻草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值<0.01),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但覆蓋芒萁和覆蓋干稻草這兩種處理與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卻存在極顯著差異(P值<0.01),由此可見,覆蓋芒萁和干稻草可有效促進多花黃精葉片的生長。
2. 4 不同覆蓋物對苗木須根數量的影響
將不同覆蓋物覆蓋條件下種子播種3 a時,對苗木平均每株須根數量進行整理分析,結果(表4)表明覆蓋芒萁的每株須根數量最高,平均每株須根數量達11.33支;其次為干稻草,平均每株須根數量達9.50支; 秕谷的平均每株須根數量最低,僅有6.80支,較不覆蓋的9.07支少2.27支。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覆蓋芒萁與覆蓋干稻草之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覆蓋秕谷與不覆蓋之間差異達到1%顯著水平,干稻草與不覆蓋之間沒有達到5%顯著水平。
2. 5 不同覆蓋物對苗木須根長度的影響
將不同覆蓋物覆蓋條件下種子播種3 a時,對苗木平均每株須根長度進行整理分析(表5),結果表明覆蓋芒萁的須根長度最長,平均每株須根長度達6.68 cm;其次為干稻草,平均每株須根長度達5.21 cm; 秕谷的平均每株須根長度最低,僅有3.88 cm,較不覆蓋的5.00 cm少1.12 cm。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覆蓋芒萁與覆蓋干稻草之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與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差異達到1%顯著水平,干稻草與不覆蓋之間沒有達到5%顯著水平,干稻草和不覆蓋與秕谷之間差異達到5%顯著水平。
2. 6 不同覆蓋物對苗木塊根質量的影響
將不同覆蓋物覆蓋條件下種子播種3 a時,對苗木平均每株塊根質量進行整理分析,結果(表6)表明覆蓋芒萁的塊根質量最重,平均每株塊根質量達3.70 g;其次為干稻草,平均每株塊根質量達3.27 g; 秕谷的平均每株塊根質量最輕,僅有2.10 g,較不覆蓋的2.77 g少0.67 g。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覆蓋芒萁與覆蓋干稻草之間差異沒有達5%顯著水平,覆蓋秕谷和不覆蓋之間差異也沒有達到5%顯著水平,干稻草與不覆蓋之間沒有達到5%顯著水平,干稻草和不覆蓋與秕谷之間差異達到5%顯著水平,覆蓋芒萁與覆蓋秕谷之間差異達到1%極顯著水平。
3 結論與討論
3. 1 結 論
經過覆蓋芒萁、干稻草、秕谷和不覆蓋4種方法對帶皮種子裝入透氣塑料編織袋中進行室外挖坑貯藏種子育苗的試驗,覆蓋芒萁育苗效果最好,覆蓋干稻草育苗效果次之,覆蓋秕谷育苗效果最差,使用秕谷覆蓋的苗木生長量比不覆蓋的還低,說明苗床覆蓋秕谷不能滿足多花黃精種子發芽成苗的生理特性要求。為此,在生產中芒萁可作為多花黃精種子育苗的理想覆蓋物,不可使用秕谷覆蓋。
3. 2 討 論
黃精是禾木科狗尾草屬種質植物,其種子存在嚴重休眠和自然萌發率低等現象[ 12 - 13 ],本試驗覆蓋芒萁的苗木數量只有38.0株/m2,但比覆蓋干稻草、秕谷、不覆蓋的效果要好。
芒萁、干稻草、秕谷這3種覆蓋物中覆蓋芒萁的苗木產量、苗木高度、葉片長寬乘積、須根數量、須根長度、塊根質量較干稻草分別提高15.85%、20.13%、24.63%、19.26%、28.21%、13.15%;較秕谷分別提高48.44%、77.95%、84.27%、66.62%、72.16%、76.19%,效果最好。究其原因,首先從這3種覆蓋物的性質來看:芒萁覆蓋孔隙較大,具備透水透氣的特點,透水可促使露水天氣或降雨量較小時的部分水分進入到苗床土壤中[ 14 ],彌補夏季高溫季節苗床土壤中的水分損失,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維持種苗在極端溫度下正常生長。透氣可使苗床土壤中的空氣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有利于種子生根、發芽。稻草覆蓋較芒萁孔隙小,雖然也具有相當的透水透氣性,但干稻草還具有吸水性,吸水后稻草容易腐爛,致使其透水透氣性降低,造成苗床土壤中水分減少和空氣流動受阻,氧氣不足,致使種苗生長受影響。秕谷覆蓋雖能對地表起到保溫作用[ 15 ],但因透水、透氣性差,阻隔雨水和空氣流動,因而導致了苗床水分、氧氣不足,影響種子正常發芽;無法發芽且缺水、缺氧的種苗終因水分、氧氣缺失而生長緩慢,或部分死亡。其次,多花黃精種子生根發芽的主要因素是適宜的水分,溫度高低只能延緩其發芽速度,但不影響其總發芽率[ 16 ],由此可見,覆蓋物的透水、透氣性對多花黃精種子生根發芽和苗木生長量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多花黃精種子育苗的苗床覆蓋物,應選擇透水、透氣性能較好的芒萁或干稻草。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015 年版一部)[S].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5.
[2] 李友元,? 鄧洪波,? 張萍,? 等.? 黃精多糖對糖尿病模型小鼠糖代謝的影響[J].? 中國臨床康復, 2005(27): 90.
[3] 李友元,? 鄧洪波,? 向大雄,? 等.? 黃精多糖的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05(4): 429.
[4] 葉紅翠,? 張小平,? 余紅,? 等.? 多花黃精粗多糖抗腫瘤活性研究[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08(6): 34.
[5] 鄭春艷,? 汪好芬,? 張庭延.? 黃精多糖的抗菌和抗炎作用研究[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33(3): 272.
[6] 婁帥,? 李永紅,? 韓光,? 等.? 黃精研究進展.? 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 2005, 18(10): 1527 - 1528
[7] 張英,? 田源紅,? 王建科,? 等.? 均勻設計優化清蒸黃精的炮制工藝.?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l, 26(8): 1862 - 1864
[8] 羅敏,? 章文偉,? 鄧才富,? 等.? 藥用植物多花黃精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 2016, 27( 6 ): 1467 - 1469.
[9] 劉大偉.? 黃精種子高效育苗實用技術[J].? 數字農業與智能農機, 2022(21): 120 - 122.
[10] 鄭文偉.? 多花黃精育苗技術[J].? 農機與農藝, 2021(11):46 - 47.
[11] 張 煜,? 張 旭,? 邱子豪,? 等.? 芒萁的生態學與資源利用研究進展[J].? 草業科學, 2021, 38(8): 1525 - 1536.
[12] 祝明珠,? 俞年軍,? 史素影,? 等.? 多花黃精種子結構與休眠及萌發的關系研究[J].? 種子, 2020, 39(3): 7 - 12.
[13] 劉佳,? 朱翔,? 王文祥,? 等.? 黃精種子休眠的研究進展[J].? 農學學報, 2018, 8(3): 1l - 15.
[14] 楊繼芬,? 丁志偉,? 張興飛.? 防草布覆蓋技術在桑園中的綜合效果研究[J].? 云南農業科技, 2019(5): 38 - 39.
[15] 周紫球,? 周成敏,? 宋艷冬,? 等.? 林地覆蓋對黃甜竹土壤溫度及生長的影響[J].? 湖南林業科技, 2019, 46(4): 28 - 31.
[16] 劉保財,? 黃穎楨,? 趙云青,? 等.? 不同處理對多花黃精種子的影響[J].? 福建農業學報, 2015, 30(5): 469 -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