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厚,孔令太,朱廣祿
(濱州市水文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水面蒸發是水體生態系統中較為關鍵和重要的問題,也是水資源的三大平衡因素之一。同時,水面蒸發是水庫、湖泊等水體水分流失的重要組成成分,是陸地蒸騰過程中的重要參考數據,同時在產流計算、水資源評價、洪水預報、水量平衡計算、旱情分析、水資源利用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1]。
濱州市位于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南北,位于北緯36°41′19″~38°16′14″、東經117°15′27″~118°37′03″,南北最長縱距175 km,東西最大跨徑120 km,總面積9 660 km2。下轄2 區4 縣,代管鄒平縣級市,全市常駐人口約為393 萬人。地處中緯度,屬東亞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因受太陽輻射、季風和自然地理環境影響,形成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的基本氣候特征。河流冰期大致分為結冰期、封凍期和解凍期3個階段,結凍期一般在12月初至翌年2月底;封凍期多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約60 d。
濱州市境內除過境黃河外,以黃河為界,南部為小清河流域,北部為海河流域,各河大致流向東北,注入渤海。黃河自鄒平市西北部的苗家入境,東至博興縣老蓋家村附近入東營市,境內河段長94 km,南堤長99.3 km,北堤長91.6 km,兩堤間灘區面積為158.8 km2;小清河水系包括小清河、孝婦河、杏花河、支脈河4條主要河流;海河水系包括徒駭河、德惠新河、馬頰河、漳衛新河、秦口河、潮河6條主要河流。
本文選取堡集閘水文站、白鶴觀閘水文站實測系列水文資料。堡集閘水文站位于濱州市三河湖鎮的二十里堡閘,白鶴觀閘水文站位于濱州市無棣縣車王鎮白鶴觀閘,兩站均建于1971 年,蒸發觀測情況相同,均為不同時段分別使用20 cm 口徑蒸發器、E601蒸發器、80 cm 口徑套盆蒸發器,不同蒸發器觀測結果均折算至E601蒸發器蒸發量,折算系數詳見表1[2]。

表1 不同型號蒸發器與E601蒸發器折算系數匯總
對于水平蒸發來說,其站網布局要能充分反映蒸發量的空間變異,并能適應區域內的蒸發率和地表蒸發區的分布特征。水面蒸發站網密度根據本地區的分析成果來確定,應采用2 000~5 000 km2設一站的標準[3]。山東省濱州市位于魯北平原地區,總面積9 660 km2,現有2處蒸發站,蒸發站布設密度為4 830 km2設一站,滿足密度要求。
白鶴觀閘水文站、堡集閘水文站均為國家重要水文站,測站設立時即含有蒸發觀測項目。依托各類水文設施工程,2 處測站相應水文要素觀測設施均及時進行更新換代,設備均符合現行國家相關規范要求。2 處水文站均由水文職工常年駐守,觀測數據真實可靠,并全部納入水文年鑒刊印。本文采用1971—2021年實測蒸發量與鄰近水文站蒸發資料進行對比,數據可靠度高,可用于蒸發變化趨勢分析。
Mann-Kendall 趨勢檢驗法是Mann 在1945 年首次提出來的,而后Kendall 在1975 年對該方法進行了改進,形成了標準的Mann-Kendall 趨勢檢驗法。該方法屬于非參數檢驗,由于不受樣本值、分布類型等的影響,因此在水文學中有著十分廣泛的運用[4]。本文以Mann-Kendall 趨勢檢驗法為基礎,通過Mann-Kendall 趨勢檢驗,分析了蒸發序列數據的變化趨勢并進行置信檢驗。
在Mann-Kendall 趨勢檢驗過程中,在序列Xi=(X1,X2,…,Xn)中,對全部的對偶值(Xi,Xj,j>1)進行確定,得出Xi、Xj之間的關系[4],統計量S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sign()是一個符號函數,Xi-Xj在大于、等于、小于零時,sign(Xi-Xj)對應的是1、0、-1。
M-K統計量Z的計算公式如下[4]:
在雙邊趨勢檢驗中,對于給定的置信水平α,若|Z|≥Z1-α/2時,則原假設H0不成立,即在置信水平α上時間序列數據存在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Z為正值代表上升的趨勢,為負值代表下降的趨勢。|Z|的值大于等于1.28、1.64、2.32時,表示變化趨勢通過了90%、95%、99%置信度顯著性檢驗[5]。
通過使用Mann- Kendall 趨勢檢驗法確定蒸發序列數據變化傾向后,使用Mann-Kendall 突變檢驗法做進一步分析,確定變化趨勢的突變節點及趨勢顯著變化情況。定義統計量,給出顯著程度,按時間順序求UF統計量,逆時序求UB統計量。UF>0 時表示該序列在上升,UF<0 時表示該序列有下降的趨勢;超出臨界點時,表明該序列有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超出臨界點的區域發生突變;若UF與UB在臨界線上相交,則該交叉點為突變起始時刻[6]。
小波分析是在Fourier分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時間-尺度(頻率)分析方法。小波方差圖能反映能量隨尺度的分布,可以確定一個時間序列中各種尺度擾動的相對強度,進而確定一個時間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7]。本文使用Matlab程序對1971—2021年山東省濱州市年均蒸發量進行小波分析。
根據計算,山東省濱州市年蒸發量變化趨勢的Mann-Kendall 統計量結果詳見表2,Z=-5.26,|Z|>2.32>0,由此可得出山東省濱州市年蒸發量表現出較為顯著的下降態勢,同時通過了顯著性99%的檢驗。利用Mann-Kendall 突變檢驗法對年蒸發量資料做突變檢驗,將獲得的UB統計量和UF統計量繪于圖1。從圖1可以看出,山東省濱州市年蒸發量的UF統計量曲線從1973 年開始小于零,1984—1986、1994年之后超出臨界線范圍,即自1973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1984—1986、1994 年以后下降更為明顯。UF、UB的統計量曲線,并沒有在臨界線內發生相交。

圖1 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年蒸發量Mann-Kendall檢驗曲線

表2 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年蒸發量變化情況檢驗
利用Matlab 程序,對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年蒸發量進行小波分析,繪制小波方差,如圖2 所示。從圖2 可以看出,山東省濱州市年蒸發量存在較為明顯的2個波峰,分別對應時間為18、28 a。其中,波峰最高為28 a處,即年蒸發量數據序列主要時間尺度為28 a,也是該數據序列的主要震蕩周期;時間尺度18 a 處對應另一波峰,為該數據序列的次要震蕩周期。

圖2 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年蒸發量小波方差示意
利用Matlab程序,計算小波方差,分別制作時間尺度18、28 a 的實部過程線,如圖3—4 所示。從圖3—4 可以看出,在18 a 時間尺度內,平均蒸發量的變化周期大約是10 a;在28 a 時間尺度內,平均蒸發量的變化周期大約是17 a。

圖3 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年蒸發量18 a時間尺度小波實部過程線

圖4 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年蒸發量28 a時間尺度小波實部過程線
本文對山東省濱州市1971—2021 年多年蒸發量進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該時間序列動態變化規律。
(1)濱州市多年平均蒸發量為977.1 mm,最大年蒸發量為1972 年的1 160.9 mm,最小年蒸發量為2010年的771.1 mm。
(2)濱州市年均蒸發量隨時間變化存在下降趨勢,1994年之后下降趨勢顯著。
(3)年蒸發量在18、28 a時間尺度表現出強烈的波動,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其中,以28 a為一個主要的震蕩周期,年蒸發量變幅在17 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