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第二中學 林國勝
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 楊春飛 楊廣生
地理教育過程中融合勞動教育,要運用測驗試題導向,內化勞動教育成果,一份優質測試題的命制要突出立德樹人導向,既能體現落實核心素養,又能體現對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考查??偨Y筆者高中地理融合勞動教育命題實踐,主要從五大方向進行設計。
【例1】材料一:坎兒井是勤勞聰明的勞動人民應對新疆一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發明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從山坡到地頭每隔二、三十米挖一豎井,再把井底挖通,連成暗渠,把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出地表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明渠、暗渠、豎井和澇壩(小型蓄水池)是組成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的四個部分。
材料二:坎兒井示意圖
(1)坎兒井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地區。
(2)坎兒井所處的地區為
A.濕潤地區 B.半濕潤地區
C.干旱地區 D.半干旱地區
(3)根據材料提示,分別說明豎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的作用?
(4)假如你生活在該地,除了坎兒井,你還能想到哪些措施滿足當地用水需求呢?請簡要說明。
答案:(1)西北;(2)C;(3)豎井:便于通風采光和輸送物資;暗渠:主要是將地層中水資源匯集,最終匯入明渠的工程;明渠:作為暗渠和蓄水池的中間通道;蓄水池:承擔儲存水資源的功能,供給生產生活用水。(4)言之可行,即可給分。
【例2】材料一:一百多年前,我國鐵路專家詹天佑主持修建國內第一條鐵路干線—京張鐵路。在建設八達嶺線路段時,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他經過勘探后,創造性地提出將線路設計成“人”字形,成為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個杰出作品。
材料二:“人”字形線路示意圖
(1)結合材料和地貌觀察的知識,簡述詹天佑勘探線路的基本情況可能選擇的地方以及如何進行觀察?
(2)根據所學的知識,在修建八達嶺線路段時,詹天佑設計八達嶺線路為“人”字形的原因和意義?
答案:(1)在觀察地貌時,盡可能選擇視野開闊的觀察點;觀察原則:從大范圍到小范圍、從全局到局部、從面到點。(2)修建“人”字形的原因:該路段地形地勢起伏大(坡度大),火車爬坡受限,“人”字形有利于減緩坡度。意義:“人”字形鐵路有利于降低坡度,減短隧道施工長度,節約施工時間,減少工程費用。
【例3】魏格納有“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地質學家”等之稱,他對地球的認識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有一天,他生病住院,無意中發現南美洲和非洲的輪廓貌似可以吻合,為了尋找證據,他爬山涉水,最終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并在學說中提出了聯合古陸的概念。
(1)聯合古陸形成于哪個地質年代?最終解體是哪個地質年代?
(2)關于最終解體的地質年代描述正確的是()
A.成礦時期
B.重要的成煤期
C.形成現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
D.恐龍大滅絕
答案:(1)古生代;新生代;(2)C
【例4】毛烏素沙漠某段省道的沿線大風天數多,流動沙丘多,公路受到比較嚴重的風沙威脅。為解決此問題,當地修筑了沙柳防護林帶,并在公路與防護林之間的地區鋪上了草方格沙障。這一防沙體系,綜合運用了阻沙、固沙、疏導沙的基本原理。在這里,疏導沙并非阻擋風沙,而是讓風沙迅速通過,從而減少了風沙的危害。
毛烏素沙漠南緣的某省道沿線防沙系統示意圖
(1)簡要說明流動沙丘對公路運輸的不利影響。
(2)簡述沙柳防護帶、草方格沙障能起到防風固沙作用的原因。
(3)結合相關知識,分析公路兩側的沙障出現“風吹沙不動”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提供沙源,侵蝕道路設施,存在塌陷風險;沙丘移動,掩埋路面,阻礙正常通行;風沙活動多發影響能見度,威脅行車安全。
(2)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風速,風沙分離,沙物質沉積(起到阻沙作用);下風向(邊坡)風速降低,難以就地起沙(起到固沙作用)。
(3)經過沙柳防護帶削減,風速較低,起沙動力較弱;沙柳帶主要削弱下層風速,經過沙柳帶后,(氣流紊亂,)降低了下層氣流的輸沙能力;公路兩側方格沙障可以攔截水分,沙層含水率較高,起沙阻力較大。
【例5】2020 年9 月29 日,廣東省內唯一以海蝕遺址為主題的省級地質公園—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其中,海蝕遺址園區是廣東沿海目前所發現規模最大、也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公園內的古海蝕地貌延伸超過200 米,有保存完好的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臺等,為研究區域海陸變遷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由于長時期的風化,巖層產生裂隙和剝落,形成了玉泉洞、鼻管石、蟾蜍石、穿狗徑、滴水巖等形態各異的山體奇觀,在省內具有典型地質科學意義、重要科學研究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
中山黃圃海蝕崖遺址
(1)海蝕柱的形成過程可反映出
A.巖石堅硬度不同
B.山脈的走向不同
C.海水運動方向不同
D.巖石新老關系不同
(2)根據侵蝕程度,寫出海蝕地貌的形成的先后次序。
(3)根據黃圃鎮出現海蝕遺址這一信息,推斷珠三角地區幾千年來的海岸線變化特征,并說明其原因。
參考答案:(1)A;(2)海蝕穴一海蝕崖一海蝕平臺;(3)變化特征:陸地前進進,海洋后退。原因:自然方面受海平面升降影響,在高海平面時期,海岸線推進減慢,低海平面期則較快;潮汐作用和上游來沙來水。人為方面主要是圍海造田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例6】洋蔥時很多人喜愛的食物,然而在切洋蔥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熱淚盈眶”。利用熱力環流相關知識,可以有效避免切洋蔥時“哭泣”。下圖是這一做法的示意圖。
切洋蔥新做法示意圖
(1)圖中有幾個熱力環流圈?
A.1 B.2 C.3 D.4
(2)畫出圖中點燃后的熱力環流示意圖。
(3)請說明點蠟燭可以緩解切洋蔥時“熱淚盈眶”的原因。
參考答案:(1)B;(2)略;(3)從熱力環流的角度解釋,點燃蠟燭處為熱源,空氣受熱膨脹上升,使得辛辣的物質遠離眼部;切洋蔥處為冷源,空氣收縮下沉,從而緩解切洋蔥對眼部的刺激。
【例7】通常漁業活動位于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很少有漁業活動。但在我國新疆,也可以生產“海鮮”。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騰湖是中國內陸最大淡水湖,該湖投放了鯽魚、鯉魚、草魚等多種魚類,是新疆重要的漁業基地。該湖水溫總體較低,水質優良,水中溶解氧較豐富,有大量浮游生物。該地執行嚴格的漁業標準,禁止在湖中投放飼料,對所捕魚類重量和生長年限都有要求。
新疆博斯騰湖
(1)為什么通常內陸地區很少漁業活動?
(2)分析該湖所產魚類品質極佳的原因.
(3)說明近幾年該湖的特有優質魚類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內陸地區距離海洋遙遠,沒有近海,不便于進行漁業活動;內陸地區距離海洋遙遠,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晴天多,氣候干旱,也不便于進行漁業活動;內陸地區河流稀少,加之氣候干旱,徑流量小,也不便于進行漁業活動;發展漁業的歷史傳統較簡短。
(2)該湖水溫偏低,影響魚類生長;水質優良,魚類生長環境污染小;魚類以湖中浮游生物為食,未喂食人工飼料;所捕魚類都有嚴格重量和生長年限要求。
(3)漁產品獨特優質,對日韓的消費者吸引力大;日韓地區居民喜食魚類,消費市場廣;冷藏保鮮技術進步和新疆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例8】通常我們說“南米北面”、“南稻北麥”,是反映我國南北方農業上的差異。我國南北方的農業差異較大,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南北方農業差異的表格。(表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