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

根據《城南行動計劃2023 年重點任務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去年城南地區共有重點任務45 項、重點項目231 個,計劃投資1184 億元。日前,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消息,2023年,城南各區累計完成投資約1337 億元,超額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城市南部地區是“一核兩翼”的腹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是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空間。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南部地區綜合承載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南北均衡發展和共同富裕,2010 年,北京市啟動城南行動計劃,十一年間,接連實施的三輪行動計劃讓城南地區的發展從“打基礎、補短板”變為“筑高地、上水平”。2021 年,北京市發布《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的通知,第四輪城南行動計劃由此開啟。五年中,城南地區將重點實施十大工程包,包含260 余項重大項目,完成投資約5900 億元。
2023 年,本輪城南行動計劃進入中期階段。市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消息,去年,城南各區有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重點產業園區高速高效發展。累計完成投資約1337 億元,超額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產業發展方面,經開區小米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完成竣工備案。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國際航空總部園項目全部樓棟主體結構實現封頂,再生醫學產業園項目實現開工。城市更新方面,房山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開工。豐臺區久敬莊南側棚改安置房項目提前50天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大興區市場路城市更新項目精品酒店模塊已進場施工,運動健身綜合體及地下車庫模塊已取得多規合一會商意見,正在開展規劃許可手續辦理。
基礎設施方面,房山區燕山公路綜合檢查站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豐臺區地鐵16 號線剩余段開通運行、16 號線全線通車。公共服務方面,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建設項目正在開展基礎施工。房山區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二期學生宿舍項目已竣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興院區建成投用。生態環境方面,大興區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
重點產業園區中的各項建設與合作也紛紛落地。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引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高新等企業140 余家。麗澤金融商務區引進企業約100 家, 中信證券資管、Thunes 中國總部(易付達)、中國物流資本等重量級跨境支付公司和央企下設板塊企業陸續落戶麗澤。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引入優質企業112 家,成功舉辦“一帶一路”高新企業入駐儀式。生物醫藥基地完成南擴區5 個批次征地結案,北擴區土地及開發項目方案啟動編制。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南區一期、二期已全面投用,三期實現開工。完成大興臨空經濟區國際會展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征集及專家評審,成功召開商業航空航天大興論壇。良鄉大學城大學聯盟成立,與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經開區集成電路雙“1+1”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信創園一期主體結構封頂,2023年共引入信創產業鏈企業60 余家,累計達271 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啟動改建。恒瑞北方運營總部和產業化基地、艾美疫苗中國總部及新型疫苗產業化基地等重點項目開工。推進北京市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落地,實現小米機器人、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等行業頭部企業落地。
促進營商環境全域優化
伴隨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穩步推進,城南地區通過多項改革創新手段,促進營商環境實現全域優化。去年,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首個數據安全與治理公共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豐臺區成功舉辦首屆倍增追趕合作發展大會,首批確定456 家發展伙伴和45 家鏈長單位。重點行業增勢明顯,金融業、商務服務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深入推進“1511”產業發展提質工程,實施“3 個100”招商工作方案,舉辦營商環境發展論壇。房山區系統推進6.0 版營商環境改革任務,發布八大助企賦能行動計劃,制定并實施“聚源計劃”“1+6”公共服務保障政策。經開區聚焦大平臺、大品種、大生態發展,發布醫藥健康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出臺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搭建“1+N”政策體系。
今年,北京市“兩會”召開期間,市委書記尹力參加大興團審議時指出,深入實施新一輪城南行動計劃,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大興區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疊加”政策的區域。尹力強調,要用足用好這些優勢,全力以赴做好新機場這篇大文章,抓好機場綜合服務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建設運營自貿區、綜保區,與河北緊密協作配合,深化與民航戰略合作,共同建設展示國家形象的新國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都是產業高地,要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實現重點突破。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促進新能源、商業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辟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繼續堅持產業強區、大抓招商、項目為王,全面融入參與“五群六鏈五廊”建設,在推動區域強鏈補鏈延鏈的同時,持續提升自身發展能級。
根據本輪城南行動計劃的目標要求,到2025 年,城市南部地區在支撐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在引領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強作用,實現經濟發展規模質量雙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面貌明顯改善,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面向未來的首都發展新高地基本形成。
目前,距離實現該目標還有兩年時間。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城南各區,按照《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要求,結合各區下一步重點推進事項和工作需求,加快推進2024 年重點任務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編制工作,聚焦重點功能區建設和重大產業項目落地,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加速優質企業入駐和產業項目釋放產能,助力城南地區2024 年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