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洋/江蘇省揚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牢固樹立鄉村振興“項目為王”理念,深入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市縣鄉三級合力協作,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全年實施重大項目109個,完成投資55.48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新開工建設92個,同比增長8.2%,建成項目92個,建成率84.4%,工作成效明顯。
組織項目“深”謀劃,工作合力進一步凝聚。堅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壓艙石”“增長極”地位,將其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源動能、主抓手,高站位認識、高起點謀劃。一是制定發展規劃。結合揚州“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圍繞農業全產業鏈打造、和美鄉村建設,摸排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需求,積極培育符合本地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研究繪制產業發展規劃圖和項目建設布局圖,制定重大項目三年行動計劃。二是實行高位推進。引導各級樹立農業項目與工業項目同等重要的工作導向,將農業項目與工業項目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一線抓、農業農村部門領導具體抓的良好局面。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嚴格落實支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的專屬政策文件,擦亮“好地方、事好辦”營商環境品牌,營造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濃厚氛圍,確保各路資本引得來、留得住、能發展,持續促進農業農村投資穩定和可持續。
力抓項目“大”招引,工作模式進一步創新。堅持立足全市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農業資源稟賦、政策扶持方向,招引儲備一批項目,為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實施建立“蓄水池”。一是制定項目清單。依托揚州鄉村振興“三個示范帶”建設,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形態鄉村產業、高技術農業等“加、新、高”項目,梳理建立2023重點招商項目庫,實施季度動態調整更新機制,并同步更新至“江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投資地圖”。二是明確招商重點。錨定央企國企、上市企業、中國農業百強企業等頭部企業和上海、山東、河南等農業發展優勢區域,重點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基地型、龍頭型、鏈主型項目,為全產業鏈打造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三是拓展招商方式。采取多元招商,統籌云推介與線下展會、云招商與上門拜訪,用活用好節慶招商、以商引商、鄉賢推商等舉措,全年開展各類農業招商活動290場次,簽約重大項目17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9個,項目儲備常態化保持90個。
護航項目“快”建設,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堅持目標導向,強化責任意識、時效意識,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快建設、建成項目快投產。一是建立掛鉤聯系機制。實行重大項目建設領導掛鉤聯系制度,結合重點企業政務服務,建立市農業農村局領導掛鉤服務企業清單,全年組織走訪重大項目建設主體40多次,詳細了解企業需求和訴求,積極協調解決難點堵點等問題20余條。二是建立督查通報機制。成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督導組,單月調度、雙月督查、半年調研,通過數據調度及時掌握重大項目實施進度,通過現場督查準確研判重大項目實施水平,通過實地調研梳理分析重大項目實施問題,及時將實施情況通報至各地黨委政府。三是建立考核考評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實施水平列入了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中,明確未完成年度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任務的縣(市、區),不得評為考核第一等次。

寶應縣寵物兔養殖電商銷售項目
做實項目“硬”支撐,服務保障進一步強化。堅持服務為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全周期管理服務,以服務溫度保證項目建設力度。一是實施財政獎補。貫徹落實揚州市政府辦《關于進一步加快推動財政金融支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招商引資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10萬到50萬元不等的資金獎勵,對重大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的投資主體給予20萬到100萬元不等的資金獎勵。二是深化金融支持。與農擔、金融機構開展戰略合作,為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供長期穩定的金融服務和差別化信貸支持,實現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健全融資機制的有機結合和雙向發力,目前全市農業擔保在保余額19.3億元,在保戶數3108戶。三是加大土地供應。加強與自規、發改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積極協調解決土地報批問題,合力推動全市5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重大項目138.71畝土地完成保障,其余需求410畝地的20個項目也已納入全市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用地項目庫跟蹤服務保障。
揚州市將繼續發揮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政策牽引、資源整合、力量集聚的優勢,謀劃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聯農帶農緊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以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推動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提質增效,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符”,實行農業精準招商。靶向農業頭部企業和發達區域,重點招引一批符合揚州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形態鄉村產業、高技術農業等項目。既要圍繞農業園區抓招商,按照園區產業化、集聚化發展導向,以農業園區為載體開展專項招引,也要圍繞產業鏈條抓招商,開展優質稻麥、規模畜禽、精品蝦蟹、特色花卉、名優茶果、生態荷藕等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招商。
突出“服”,推動項目落地見效。聚焦項目簽約、注冊、備案、審批、開工、驗收等全環節,主動對接、靠前服務。深入開展“解難題、快推進、促發展”項目建設服務活動,定期走訪投資主體,逐一摸排痛點難題,定期召開工作會議,逐月制定具體推進措施,定期調度建設進度,逐家通報問題清單,切實做到倒排序時、掛圖作戰,保持壓茬推進、批次開工、接續竣工的良好態勢。
突出“扶”,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探索財政、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的有效途徑。繼續實施農業招商和重大項目建設獎補政策,以真金白銀激勵重大項目招引和建設;繼續加強與自規、發改等部門的協作,挖潛盤活合法合規土地吸引項目落地;繼續深化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開發出更多門檻低、額度大、成本少的惠農產品,提升民間資本投資的意愿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