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松
老趙退休了。他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有了新任務。
老趙退休時正逢學生放暑假,孫女嬌嬌剛念完三年幼兒園。嬌嬌上幼兒園小班時,她的爸媽替她報了舞蹈課;上中班時,替她報了英語課;上大班時,替她報了鋼琴課。好在老趙的妻子是個勤勞能干的人,嬌嬌的生活和學習她一人全包了,老趙基本上無需過問。
暑假后,嬌嬌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老趙的兒子兒媳和許多家長抱有同樣的想法,替嬌嬌報了“幼小銜接”課。一天上午,老趙的妻子在陪嬌嬌上課的途中突發腦溢血,離開了人世。
老趙的兒子兒媳在一家私企工作,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照顧女兒。老趙責無旁貸,擦干悲傷的淚水,接過妻子丟下的重任。
老趙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工作之余創作了許多詩歌。他打算退休后把散見于報刊上的詩歌收集起來,出一本集子,然后靜下心來,再寫寫詩歌。他還計劃出去走走,到那些他向往的地方看看。可這些美好的愿望隨著妻子的猝然離世化為了泡影。
嬌嬌上一年級時,兒子兒媳又替她報了書法、繪畫、圍棋三個興趣班,加上先前報的三個班,嬌嬌上的興趣班多達六個。
興趣班的上課時間基本上安排在下午放學后和雙休日,寒暑假更是各類興趣班的活躍期。老趙隨身裝著一張課表,課表上注明了每個興趣班上下課的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倒無所謂,最讓老趙傷腦筋的就是陪孩子上興趣班。這些興趣班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從一個興趣班到另一個興趣班,有時要轉好幾路車才能到達。老趙每天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東奔西跑、不斷轉場中度過的。
為了孫女的未來,老趙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可這并不代表他心中沒有困惑。有次,他跟兒子兒媳說:“嬌嬌真的有必要上這么多興趣班嗎?”兒子說:“咋沒有必要,別人家的孩子不都是這樣嗎?我有個同事家的小孩,報了八個興趣班呢?!崩馅w說:“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貪多嚼不爛,耗費了這么多時間和金錢,與其學得不深不透,還不如挑她最感興趣的學。”兒媳說:“您的這種觀點是錯的。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只有多才多藝的人才能出人頭地。什么叫多才多藝?什么都會一點,才叫多才多藝。”老趙搖搖頭,嘆口氣:“這么點大的孩子,我是怕她吃不消啊?!?/p>
可是嬌嬌沒說吃不消,老趙倒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有時候來了靈感,想寫幾行詩,可一想到某個時間點要接送嬌嬌上下學,或陪她去上某個興趣班,老趙的心里就會一激靈,剛剛醞釀起的那點詩情也就頓時消失了。
一個周六的下午,嬌嬌上完書法課后,老趙陪她去上圍棋課。因為公交車出了故障,遲到了十幾分鐘。偏巧圍棋興趣班所在的小區停電了。圍棋班在十二樓,老趙站在電梯前愣怔片刻,毅然決定背嬌嬌上樓。開始老趙覺得還行,爬著爬著就氣喘吁吁了。爬到八樓時,雙腿酸軟無力的老趙想停下來歇歇,可又怕耽誤嬌嬌上課,就咬著牙繼續向上爬。把嬌嬌背進教室時,老趙渾身像散了架似的,早已精疲力竭。看著一臉嚴肅的老師,老趙的臉上堆滿了凄苦的笑。
晚上回到家,老趙突然覺得心臟很不舒服,就吃了顆速效救心丸,可并不見好轉。老趙有心臟病,兒子不敢大意,開著車把他送進了醫院。到醫院不久,老趙就昏迷了,經過一番搶救才脫離了危險。
第二天,兒媳帶嬌嬌來醫院看望老趙。老趙面容憔悴,左手打著點滴,鼻孔里插著輸氧管。見此情景,嬌嬌哭了,抽噎著說:“爺爺,您好好治病,我再也不要上那些討厭的興趣班了!”
老趙輕撫著嬌嬌稚嫩的小手,凄然一笑,聲音微弱地說:“那怎么行呢,過兩天爺爺就出院,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