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 王道麗
甜菜夜蛾是一種世界性分布、抗藥性強、間歇性暴發的重要農作物害蟲。隨著農田生態系統的變化和甜菜夜蛾抗藥性的提高,其發生規律也相應發生變化。為減輕作物受害程度,確保焦作市農作物增產豐收,必須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受害面積,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掌握甜菜夜蛾的發生規律,探索出綜合防治措施,在生產中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對減少作物受害、維護農業生產安全意義重大。
甜菜夜蛾屬于鱗翅目夜蛾科害蟲,又稱夜盜蛾、貪夜蛾、白菜褐夜蛾。以幼蟲為害為主,食性雜,能損害植株的葉片、幼嫩生長點、花蕾和果實等多種器官。初孵幼蟲群集葉片背面取食葉肉,僅留下表皮,形成透明的小孔。幼蟲還可吐絲結網,隨風擴散,3 齡后,幼蟲食量大增,開始分散損害葉片、嫩莖和果實,可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大齡幼蟲還可鉆蛀青椒、番茄果實,造成落果、爛果。老齡幼蟲蛀食果實,形成暴食,是一種為害性很強的害蟲。受害作物主要是玉米、花生、大豆等。蔬菜田嚴重受害地塊每平方米有蟲30 多頭,一般受害減產20%~30%,高者在80%以上,嚴重威脅農業生產安全。
華中地區一年發生3~4 代,長江流域一年發生5~6 代。世代重疊嚴重,以蛹在7~10 cm 土中滯育越冬,成蟲白天躲在雜草及作物的隱蔽處,夜間活動,以20~23 時活動最盛,有趨光性。產卵前期每頭雌蟲可產卵5 塊左右(100~600 粒),產卵期為3~5 d。
加強監測預報,狠抓早期寄主田防治,掌握卵期用藥,注意輪換用藥。堅持成蟲和卵期監測,準確掌握防治時機,在初發期及早清除田內外雜草,注意在大蔥、玉米等早發田防治甜菜夜蛾,7—8 月以藥劑防治為主,主要應用米滿、菜喜、綠茵特靈、除盡等藥劑。重發生田塊可以采用藥劑噴霧+地面撒施毒餌的辦法。藥液中加入中性洗衣粉、柴油等,以提高防效。施藥旺盛期的早晨或傍晚,注意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交替使用,避免使用高毒的有機農藥或多次連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同時結合使用人工捉蟲、抹卵、燈光誘殺、性誘芯誘殺。
目前,在全市范圍內共建立綜合治理技術示范基地88 個,示范面積0.08 萬hm2,示范區平均防治效果為86.4%,比常規防效普遍提高20%以上,減少施藥2~4 次,挽回經濟損失307.4 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治理示范效果。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1.蛹期澆水。7—8 月,在甜菜夜蛾蛹盛期,田間澆水至飽和,利用高溫滅蛹,降低羽化率,減少下一代成蟲量。
2.中耕滅蛹。在秋冬季或夏季,結合休田,進行中耕深翻、凍垡或曬垡,利用高溫(曬)和低溫(凍)殺死蟲蛹,其滅蛹率達30%,對降低下一代發生基數有一定的作用。
3.清除雜草。甜菜夜蛾喜好在灰灰菜、藜草、莧菜等雜草上產卵為害,及時清除田間、地邊雜草,對減少蟲源具有顯著效果。
4.間作套種、輪作。利用甜菜夜蛾對寄主作物喜好程度的差異,采取間作套種或輪作,降低為害。
5.精細整地。利用播種前翻耕和中耕,將蛹翻入深土層,或破壞蛹室直接殺滅蟲蛹。春季3—4 月,結合中耕松土,清除雜草,消滅雜草上的初齡幼蟲。
1.楊樹枝把誘殺。在成蟲發生期,利用甜菜夜蛾成蟲趨性,在田間用楊樹枝把,每667 m2均勻插放10~15 把。08:00 前檢查枝條把,殺滅成蟲。楊樹枝把每10 d 換1 次,防治效果可在60%。
2.燈光誘殺。安裝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等誘殺成蟲,每3.33 hm2設燈1 盞,該燈在甜菜夜蛾防治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是誘殺成蟲數量大,誘殺甜菜夜蛾成蟲915~1134 頭,占總誘蛾量的50%~70%;二是田間卵量、蟲量明顯減少,百株卵量掛燈區較不掛燈區平均減少60%,百株蟲量減少43.5%;三是保護了天敵,有利于生態防治,掛燈區平均益害比為1:7,不掛燈區益害比為1:28,同時掛燈區大白菜平均百株天敵單位為4,不掛燈區只有0.5;四是省工節支,殺蟲燈安裝后,只需幾天清理1次接蟲袋,使用非常方便,每年至少節省5 次施藥,每667 m2節約資金25 元,單燈控制面積3.33 hm2,使用壽命5 年,單燈節資6250 元。
3.人工抹卵捉蟲。在蟲卵盛期結合田間管理,人工抹卵;利用幼蟲強假死性,將其震落地面,人工捕殺,效果明顯。晚秋或初冬翻土滅蛹。
4.利用防蟲網,阻隔田間害蟲遷移為害。防蟲網的利用是以無公害生產為目的的防蟲新措施,它使農田生物群落最大程度地與外界隔離,而不受外界生物的影響,營造了良性的農田生態系統,使中大體形昆蟲不可能遷入而對蔬菜造成為害,大大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杜絕了殺蟲劑帶來的農藥污染和殘留。在焦作市博愛縣獅口村種植的大蔥、白菜、甘藍、甜椒等2 hm2蔬菜田進行了利用防蟲網防治甜菜夜蛾試驗示范,拉網后,整個生育期間,沒有針對甜菜夜蛾、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進行施藥防治,較對照區減少施藥5~8 次,防效達到93.8%,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生態效果。
1.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捕殺。天敵能起到自然控制甜菜夜蛾種群的作用,因此,要注意保護利用天敵,藥劑防治應盡量選用生物藥劑,不用廣譜性殺蟲劑,避開天敵活動盛期,以減輕對天敵的殺傷作用。
2.性誘捕器誘殺。在甜菜夜蛾喜歡取食的作物田塊,每667 m2按棋盤式設置誘捕器5~10 枚,可以明顯降低田間蟲口密度,減輕為害。
3.利用生物藥劑防治。選用20%滅幼脲3號懸浮劑、千勝BT 懸浮劑等生物制劑,在田間卵盛期和低齡幼蟲盛期噴霧防治。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無公害農藥適時防治。甜菜夜蛾的蟲體壁厚,排泄效應快,抗藥性強,所以防治該蟲一定要趁早防治。最好在甜菜夜蛾幼蟲3 齡以前防治,初卵幼蟲未發生為害前,噴藥防治,推薦藥劑為征四方、金米爾,輪流使用。防止甜菜夜蛾對藥物產生抗性,選用如0.9%蟲螨克乳油、20%米滿懸浮劑、90%綠茵特靈可濕性粉劑、2.5%菜喜懸浮劑、10%除盡浮油、20%氰·馬乳油、5%夜蛾必殺乳油、40%辛硫磷乳油藥劑等。在卵盛期和低齡幼蟲盛期的早晨或傍晚施殺乳油、40%辛硫磷乳油藥劑等,在卵盛期和低齡幼蟲盛期的早晨或傍晚施藥,幾種藥劑與生物制劑要交替輪換使用,以免產生抗性。將選用的生物藥劑、化學藥劑,在糧食、油料、蔬菜等作物田進行較大面積防治示范。施藥后5 d 防治效果在78.3%~95.5%,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比對照區常規防治效果普遍提高20%以上,減少施藥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