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豁口》
1.(1)把棗紅馬比作“一道紅色的閃電”,形象生動地表現出馬奔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老趙頭策馬疾馳的勇武,表明了老趙頭給游擊隊送糧的急切心情和無所畏懼、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2)老趙頭帶領“爬犁幫”給北山里的抗日游擊隊送糧食時,遇到了鬼子的巡邏隊,冒險走“龍豁口”,勝利完成任務;敵人為了追趕他們,掉進“龍豁口”喪命。表達了老趙頭對敵人的痛恨之情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2.示例一:可以。選文通過記敘老趙頭帶領“爬犁幫”出發給北山里的抗日游擊隊送糧食,遇到了鬼子的巡邏隊,冒險走“龍豁口”,最終勝利完成任務的故事,贊美了老趙頭等人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寶貴品質。以“老趙頭”為題,突出了主要人物,簡潔醒目。
示例二:不可以。選文通過記敘老趙頭帶領“爬犁幫”出發給北山里的抗日游擊隊送糧食,遇到鬼子的巡邏隊,冒險走“龍豁口”,最終勝利完成任務的故事,贊美了老趙頭等人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寶貴品質。而“龍豁口”正是突出人物形象的主要情境,新穎生動,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勇士的背影》
1.示例:伏筆:只見老人一邊走一邊用留戀的眼光注視著周圍,像是在回憶什么。或:“我走不動了,這夾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們。”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說,“小伙子,幫我個忙,到上面替我敬個軍禮吧。”照應:老人深邃的眼神給了扎西答案。或:“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紅軍吧?”扎西突然意識到什么。作用: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前后照應,使揭示老人身份的情節自然合理。
2.示例一:我認為老人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的主要情節是“老人上山敬軍禮”,贊美的是老人及紅軍戰士的革命精神,而扎西報名參軍正是因為受到老一輩革命精神的感召;標題“勇士的背影”贊美的正是以這位老紅軍戰士為代表的革命前輩。
示例二:我認為扎西才是本文的主人公。小說以藏族小伙扎西的見聞和感想組織材料是為了表現他的性格和精神。小說是通過扎西來表現革命精神代人相傳這一主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