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柳
(池州市公路管理服務東至分中心)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也在不斷進行優化,而公路工程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作為基層的施工較為常見,不僅可以提升施工的整體質量和效率,還能夠滿足綠色施工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等一系列節能減排需求。該項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各項工作的細節控制,能夠大大提升施工質量。本文則是從大厚度、寬幅攤鋪的角度出發,明確了具體的施工方向以及技術體系,確保能夠為工程的開展提供根本保障。
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在當前的公路工程中有著較強的應用前景,而結合不同工程的實際需求也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例如一部分公路的整體質量要求和標準較高,在基層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圍繞大厚度、寬幅攤鋪的施工背景進行技術調整。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穩定性和整體承載能力,大厚度、寬幅攤鋪的施工背景,對于該項技術體系的要求更高。在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會采用一臺攤鋪機進行施工,取代了多臺攤鋪機分層施工的模式,這種方法能夠促使基層達到一定厚度,同時可以解決上下層結合問題,也可以滿足具體的施工質量要求。
綜合當前的公路路面基層施工規范來看該項技術體系,在應用的過程中更需要將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混合料的配比設計必須滿足實際施工標準,達到相應強度的要求,進一步減少裂縫產生的概率;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大功率的攤鋪機械設備以及壓實設備,能夠同時滿足大厚度、寬幅攤鋪的需求。
原材料拌合過程中需要選擇與攤鋪機械設備相配套的設備,產能需要控制在每小時500 噸以上。施工結束之后需要采取工程試驗和檢測,確保最終的施工質量符合實際標準。
為了提升文章論述的科學性,本文建立在具體工程案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公路施工的背景和要求,圍繞大厚度、寬幅攤鋪的施工要求進行分析,確保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的應用具備可行性和規范性。
某公路工程全長為98.6 千米,設計速度為100km/h,由于該項目位于山嶺地區,周邊地形結構較為復雜,工程中還涉及多座大橋、隧道,橋隧比50%左右。在項目施工期間,對于基層穩定性和整體性的要求較高。初步確定面層為4 厘米厚的細粒式瀝青混凝土+5 厘米厚的中粒式瀝青混凝土+8 厘米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外加0.7厘米厚的乳化瀝青碎石封層,基層為37厘米厚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底基層厚度為19 厘米,整體的路面厚度達到了73.7厘米。
由于整體工程的施工內容較為復雜,對于技術的要求較高,在選擇水泥穩定碎石技術進行施工時,必須要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細節上的調整。
2.1.1混合料配比情況
綜合工程的整體施工需求項目,選擇了PC32.5 水泥作為原材料,在施工前期,針對原材料的整體性能進行了檢測,其中采用T0505-2005 試驗方法測得水泥初凝時間為299min,終凝時間366min,抗壓強度3 天18.0MPa,28 天43.2MPa,抗 折 強 度3 天3.8MPa,28 天8.8MPa,安定性1.6mm。
工程選擇的礦料,嚴格按照前期的設計方案進行配比,比例為1#:2#:3#:4#=17:31:19:33。
確定原材料的最大干密度以及最佳的含水率,能夠為后續的施工質量提升奠定基礎。工程中主要選擇振動壓實的方式確定以上兩項參數,結合試驗的具體規范以及實際施工情況,調整其中水泥的劑量,主要選擇3%,3.5%、4%三個不同的條件進行試驗,最終的振動壓實試驗結果水泥劑量3%,3.5%、4%最佳含水率分別為:4.3%,4.4%,4.4,最大干密度(g/cm)分別為:2.521、2.533、2.545。
在確定了工程的原材料以及相關施工方法之后,結合工程實際需求進行施工,嚴格按照具體的公路基層施工規范進行全過程控制。
2.1.2工程施工重點
⑴攤鋪施工
結合工程的實際施工需求,攤鋪設備選擇了大型攤鋪機。在開工之前需要進行攤鋪設備的檢查,損壞零件及時更換,嚴格按照專業操作技術標準進行調試,確保其性能符合實際施工需求。
在攤鋪之前需要進行基層處理。灑少量的水確保基面濕潤,清除雜物,確保場地平整。在攤鋪施工的過程中高程控制主要靠攤鋪機的感應器搭在兩側鋼絲繩上,速度控制在每分鐘1.5~2.5 米左右,當作業的長度到達了50 米之后,進行高程以及壓實度數據檢測,高程點沿縱向10 米、橫向為距中樁,1.5、5.25、9、11.5 米分別進行檢測。壓實度則結合工程的整體結構隨機進行檢測,檢測完成之后進行碾壓。
⑵碾壓施工
由于本工程為大厚度一次攤鋪施工,在碾壓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壓實度,確保滿足前期的設計需求。
初次碾壓選擇12 噸光輪碾壓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復壓選擇26t 單鋼輪、32t 單鋼輪、26t 膠輪設備進行碾壓。最終收壓采用12t 光輪壓路機靜壓,26t 單鋼輪壓路機靜壓、微振,32t 中大壓路機強振2~3 遍,強振2 遍后進行壓實度檢測,嚴格做好檢測記錄,并且分析是否滿足施工需求,在壓實度達到了標準之后,再次利用26噸膠輪壓路機進行表面粗集料的碾壓,碾壓次數為1~2 遍,最后利用12 噸鋼輪壓路機,將前期的碾壓痕跡消除。
在碾壓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后中,先低后高的原則,工程的直線段需要從路間兩側向中心進行碾壓,超高地段需要從低處向高處進行碾壓。每次碾壓路線需要有1/2 輪寬重疊度。壓路機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得隨意掉頭和急剎。若在碾壓作業期間出現了局部填充料不足、原材料松散以及離析現象,要及時人工翻開重新回填混合料。
⑶橫縫處理
每一個路段施工結束之后,會存在橫向施工縫,便于下一個路段的施工,在兩個路段施工之前,需要針對橫縫進行處理,本工程在每一個工序碾壓結束之后,利用三米直尺測定端部,若縫隙大于10 毫米及時進行標記,然后通過人工填料的方法,將其中的余料清除到承層頂面,封閉交通進行養生。
⑷工程養護
在底基層碾壓結束之后,及時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結果滿足規范后,利用灑水車進行灑水,保持表面濕潤。結合外部氣候情況以及溫濕度在表層覆蓋養生膜進行養生。養生膜的有效保水率需要控制在90%以上一次性的保水時間,要控制在7 天以上,單位面積吸蒸餾水為每平方米0.5 千克左右。在養護的過程中,保水膜上需要撒料進行壓實,避免受到外界影響,從而影響養護效果。
⑸質量檢測
水穩基層施工結束之后,需要及時進行各項參數的檢測,其中包含了高程、壓實度、平整度、寬度、厚度、橫坡度等等。在達到養生周期之后,再進行常規的彎沉檢測以及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檢測的結果需要匯總成施工總結,能夠為后續的工程優化以及調整提供保障。
總體來講,本工程建立在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細節把控,圍繞著大厚度、寬幅攤鋪的施工需求進行施工,整體的施工過程進行了精細化管理,最終的施工結果滿足具體的施工標準和要求。
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有較大的應用優勢為了提升其綜合質量,還需要結合施工期間以及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細節分析,在提升施工穩定性和規范性的同時,也要做好應急管理和質量管理,才能夠為工程的整體質量提升提供根本保障。
3.1.1溫度裂縫
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期間,由于養護不當導致內部水熱化反應較為嚴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溫度裂縫。溫度裂縫的出現,對于路基結構的后續使用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公路路基性能及穩定性下降等問題。
3.1.2干縮裂縫
干縮裂縫通常會發生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結束之后,這段時間是整體結構強度提升的重點階段,在內部所發生的一系列反應會導致水分流失較為嚴重,在養護的過程中,若未能提供科學的溫濕度調控方案,結構便會出現干縮裂縫,干縮裂縫通常會呈現為淺細的網狀結構或者縱橫交錯的平行結構,在后續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外界影響,不斷進行發酵,從而影響整體結構的質量。
3.1.3離析現象
離析現象主要出現在前期的水泥材料攪拌以及運輸過程中。例如在材料拌合的過程中,若拌合得不夠均勻,會導致骨料和粉料分離,在設備內部若未能有效進行攪拌,往往會出現結塊或者粗細骨料分布不均的現象。而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不平穩的道路路況以及時間,會導致一部分顆粒較大的原材料沉入底部,從而出現離析情況。這種類型的材料對于工程后續的施工會造成嚴重影響,難以提升整體結構的強度。
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的應用本身有較強的復雜性,在實際施工期間還需要考慮各項細節,把控具體的施工重難點,能夠為工程的整體質量提升奠定基礎,針對施工以及養護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更需要制定科學的優化方案。
3.2.1嚴格進行混合料級配的控制
在工程前期選擇原材料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的施工需求以及道路等級進行選擇,混合料的級配控制更要考慮壓碎值和磨耗值,確保滿足具體的施工標準。
原材料拌合期間,要針對拌合站的所有工作人員落實技術交底以及全過程培訓,確保人工作業質量符合要求。在裝卸料的過程中,要調整裝載機與料斗之間的垂直度,不能直接在料斗的內部傾倒原材料。原材料拌和結束之后需要及時進行質量檢查,若相關參數不符合標準,需要及時調整。經過檢測并且合格之后才可以運輸到施工場地進行施工。
3.2.2水泥劑量的控制
在原材料正式拌和之前,需要調整水泥及調的參數和相關細節,確保滿足具體的精準度要求。在調整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四分法取樣和EDTA 滴定方式,保障混合料中的水泥占比符合具體的施工需求。若在后續檢測的過程中出現了水泥劑量不穩定的現象,要及時改正,必要情況下要重新進行原材料的配比。
3.2.3嚴格進行含水率檢測
控制原材料中的含水率,對于提升整體工程施工的穩定性有極強促進作用,在施工期間要注重周邊環境的溫濕度條件,避免原材料含水量過高,導致后續的質量不穩定。同時在原材料運輸和堆放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防排水措施,原材料運達拌和站之后,要及時檢測內部的含水率,并且確保檢測數據具備精準性。
在工程攤鋪的過程中,結合攤鋪之后的養護需求,合理噴灑清水進行適度養護,清水噴灑的含量要結合具體的養護周期以及不同的養護環境進行調整,避免灑水過多影響結構的綜合質量。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構建完善的施工技術體系,成了多方關注的重點其中,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的應用能夠大幅提升公路基礎的綜合質量,而在大厚度、寬幅攤鋪的施工背景下,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的應用也要及時進行調整,選擇一次攤鋪碾壓成型的方式,能夠提升施工效率,通過多種類型壓路機協同進行碾壓,可以增加壓實度。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后續的養護以及檢測對于提升工程的基礎穩定性有一定促進作用,同時還需要結合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項隱患問題進行檢測,把控施工重難點,制定科學的優化方案,才可以為道路工程的整體性能提升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