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統籌推進電視頻道高清化建設和標清同播頻道關停工作
各地統籌推進電視頻道高清化建設和標清同播頻道關停工作。陜西廣播電視局一方面主動上門指導省級臺和部分財政緊張的市級臺,找準癥結、提實對策,加強同相關部門間的溝通,協調解決資金、技術等實際難題。另一方面加強對縣級臺的指導,聘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專家授課,印發電視頻道高清化審批事項服務指南;針對縣級臺設備落后、人員技術素質良莠不齊等情況,抽調省市縣三級播出機構技術人員組成聯合調研組,研究形成多套可行性強、符合基層實際的技術方案,為縣級臺提供參考。目前,陜西全省10個省級、25個地市級電視頻道已全部實現高清化;53個縣級電視頻道實現高清化,縣級臺高清化率達60%。吉林廣播電視局強化分類指導,要求尚未實現頻道高清化的地級臺進一步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重視和支持,加快工作進度;要求已實現高清化的廣播電視臺科學評估自身資源,制訂合理有效的標清信號關停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湖南廣播電視局發揮應急廣播作用深入開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宣傳
湖南廣播電視局發揮應急廣播作用,深入開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宣傳。一方面,組織全省111個縣級“村村響”和45萬余個應急廣播大喇叭(音柱),每天早晚兩次面向全省農村播發“抗雨雪保安全”等主題節目,全力以赴開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范宣傳。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應急廣播媒體矩陣作用,制作《全省應急信息聯播》節目和數字人短視頻,利用全省應急廣播短信平臺、高速收費站戶外大屏等,多渠道、廣覆蓋、高頻次地向廣大群眾實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和安全提示,助力維護群眾生產生活正常秩序與社會穩定。
江西廣播電視局全過程加強演員片酬管理
江西廣播電視局全過程加強演員片酬管理。一是健全事前“先告知后承諾”制度,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對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制作機構在劇本創作階段和拍攝制作階段進行兩次告知,既告知其相關規定,也告知其如果出現簽訂“陰陽合同”、偷逃稅等違法違規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二是健全事中“先審片酬再審內容”制度,切實加強配置成本審核。在完成片審查階段,制作機構須提交制作成本決算配置比例情況報告、演員片酬合同復印件,不符合管理規定的不得進入內容審查階段。三是健全事后聯合核查制度,防止隱形變異獲取“天價片酬”。建立廣電部門與稅務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印發《關于建立江西省電視劇片酬管理聯動機制的通知》,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協作配合,堅決打擊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行業環境。
內蒙古廣播電視局有序推進“十四冬”安全保障工作
內蒙古廣播電視局有序推進“十四冬”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召開全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安全生產、安全播出部署會,對“十四冬”安全生產、安全播出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局主要負責人帶隊對呼倫貝爾“十四冬”賽事場館安全播出保障、賽事現場直轉播保障、賽事信號傳輸系統建設和運行等情況進行實地調研,提出工作要求。二是開展安全評估。委托專業機構對內蒙古臺、中國廣電內蒙古公司、12個盟市廣播電視臺開展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檢查評估,制定印發《“十四冬”網絡安全保障方案》,明確“十四冬”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舉措。三是推動問題整改。成立6個工作組對內蒙古臺、中國廣電內蒙古公司、IPTV傳輸分發機構等共計71個單位進行安全生產、“十四冬”安全播出檢查,及時反饋問題隱患,持續推動問題整改。
河北廣播電視局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河北廣播電視局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一方面積極搭建新技術交流運用平臺。組織召開媒體融合優秀技術推介會(河北專場),以“人工智能與數字虛擬技術賦能京津冀融媒體發展”為主題,邀請優秀企業介紹技術發展趨勢及實踐運用經驗案例,推動京津技術資源向河北優化傾斜配置。另一方面做好廣播電視科技創新項目推廣應用。在總局主辦的第三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第三屆高新視頻創新應用大賽中,河北局推薦的7個參賽項目中有3個項目獲獎,其中,《河北廣播電視臺虛擬數字人技術應用》獲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虛擬數字人技術應用類二等獎。
黑龍江省節目資源庫共創共享運行良好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資源庫啟用兩年多來,征集到“黨課開講啦”“龍江講壇”“鄉村振興”“生活服務”“人物專訪”等主題優秀節目2200余件,涵蓋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短視頻、公益廣告等節目類型,總時長達3萬分鐘。2023年,全省共有84家機構下載了1424件節目,累計1.98萬次,有效提升了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收聽收視需求。
廣科院持續推進數字版權管理(DRM)服務認證工作
為促進視音頻內容分發數字版權管理(DRM)標準體系建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科院按照國家關于服務認證的有關要求,持續推進數字版權管理(DRM)服務認證工作,保障DRM產品和系統在研發生產、規劃設計、集成部署和運行維護等環節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有效提升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視音頻內容版權保護能力。截至目前,共認證廣東南方新媒體等7家機構具備數字版權管理(DRM)視音頻內容運營服務資質;數碼視訊等6家機構具備DRM集成研發服務資質;永新視博等5家機構具備DRM運行維護服務資質。
云南廣播電視局完成民族地區有線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機頂盒推廣普及項目建設
2023年,云南廣播電視局完成76個縣(市)共21.63萬套有線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機頂盒的安裝,項目完成率100%,資金執行率100%,群眾滿意度達到95%以上。3年來,云南全省共完成38.72萬套的安裝工作,有效提升了云南省民族地區有線電視網絡的承載能力和內容支撐能力,持續推動民族地區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數字化、高清化和均等化,實現民族地區人民群眾實現由“看電視”向“用電視”的新跨越。
山東廣播電視局組織開展優秀原創動畫片集中展播活動
山東廣播電視局組織開展優秀原創動畫片集中展播活動。精選18部全省原創優秀動畫片作品,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山東教育電視臺、各市廣播電視臺和縣級融媒體中心電視頻道進行展播。近年來,山東局大力實施“動畫片精品突破工程”, 2021年以來發行動畫片40部、總時長1.5萬分鐘。全省動畫制作機構深耕文化“兩創”,加強題材創新和藝術創新,創作推出了一批品質精良、收視口碑俱佳的原創動畫作品,動畫片推優和平臺播出取得歷史性突破。《絲路》登陸央視一套和少兒頻道,《節氣小精靈》《動車俠·未來高鐵城》在頭部卡通頻道、省級衛視和網絡視聽平臺熱播。
福建電視劇創作生產成果豐碩
福建電視劇創作生產成果豐碩。一是“福建原創”能力顯著提升。2023年全年共有43部電視劇通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立項,《浴血榮光》《幸福草》《你的世界如此美麗》《執行局》等電視劇獲中宣部和廣電總局重點扶持。二是“拍在福建”得到業界共識。打造全省電視劇拍攝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動廈門、平潭、泰寧等影視基地聯動發展,構建“廈漳泉”1小時拍攝圈,2023年共吸引電視劇《三大隊》等119個劇組落地拍攝。三是“福建故事”得到廣泛傳播。《一代匠師》等7部電視劇上星首播。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福建出品的電視劇《此心安處是吾鄉》《畫眉》每集平均收視率均位列全國2023年度所播電視劇前列。
內蒙古廣播電視局多措并舉大力推動短視頻創作傳播
內蒙古廣播電視局多措并舉大力推動短視頻創作傳播。一是開展優秀短視頻作品征集展播等活動。主辦“奔騰吧內蒙古”第二屆短視頻大賽,共征集到原創短視頻作品1395部,評審出81部優秀作品。開展為期3個月的“亮麗北疆——百部優秀視聽節目展播”活動,150部優秀作品得到展播。二是做好網絡視聽節目重點選題規劃。在全過程管理、政策激勵引導等方面集中發力,推優評選出《總書記為什么來到這里》《“紅星”閃耀新時代》等39部優秀作品。三是積極宣傳推廣區內優秀短視頻作品。與北京廣播電視局合作,在抖音、快手、微博等主流平臺賬號上宣傳推廣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短視頻作品。
北京廣播電視局組織開展“北京大視聽過大年——視聽春天來了”系列主題活動
北京廣播電視局組織開展“北京大視聽過大年——視聽春天來了”系列主題活動。一是創新打造“視聽新年俗”。統籌全市廣播電視機構、網絡視聽平臺推出“春天的呼喚”“春天的旋律”“春天的禮物”等十大主題活動。發布北京祝福電子賀卡,在“視聽北京傳播矩陣”全面宣推。二是創新打造“視聽新盛宴”。春節晚會類節目《2024年BRTV春晚》《2024卡酷動畫春晚》精彩不斷。電視劇《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南來北往》、網絡電影《浴血突圍1942》等集中播出,30余家重點平臺上線“北京大視聽過大年”網絡專區,展播1000部30000集視聽作品,開展云上廟會、直播演出、話題互動、線上演唱會等50余場線上年味主題活動。三是創新打造“視聽新服務”。聯合市商務局舉辦“春天的禮物”超高清視聽產品、裝備惠民消費活動,聯動小米、京東等企業打造線上線下超高清視聽產品裝備專區。開展“2024尋龍探訪”主題活動,賦能多種旅游業態,促進節日文化消費。W